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路邊的野蘑菇別亂采!浙江又有吃貨中招

路邊的野蘑菇別亂采!浙江又有吃貨中招

春季,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色彩鮮艷的各種野生蘑菇進入「食神」們的視野。3月21日,衢州開化縣中醫院接到一位疑似誤食野生蘑菇中毒患者。經全力救治,這位送醫患者目前病情穩定。

據悉,3月21日中午,縣城石井嶺大麥塢附近的一位村民食用了采自山中不知名野菇做成的菇湯後,出現頭暈、嘔吐等癥狀。縣市場監管局餐飲科和縣食安辦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縣中醫院,開展調查、處置工作。

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近些年屢見不鮮。有專家提醒,在大約6000種傘類菌中,無論從生物學性狀或生態、習性、形態結構上,均未能找出某種規律來區分有毒或無毒蘑菇。對於野生蘑菇,不要隨便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也不要食用。開化地處山區,野生蘑菇資源十分豐富,但是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種有毒品種,毒性成分複雜,中毒表現各異。近期,相關監管部門經常接到消費者關於野生蘑菇能否食用的諮詢。怎樣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當地食安辦給出了以下風險提示。

作為消費者請勿採食野生蘑菇。鑒別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鑒別方法,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要採食野生蘑菇。不要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野生蘑菇。對於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購買或食用。消費者如發現出售、加工野生蘑菇的單位和個人,請撥打電話12331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電話,向轄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食品生產經營者要加強自我管理,嚴格把好原料進貨關,並做好原料進貨登記台賬;嚴禁採購和烹制來源不明的、不常見的、可能有毒有害的野生蘑菇;對可食用的蘑菇要嚴格挑選,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混入其中,不認識的蘑菇應做到「三不」,即不採摘、不加工、不經營。

餐飲服務提供者,切勿採摘、購買、食用野生可疑蘑菇,尤其是不要採購、加工和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蘑菇,以免發生意外,危害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餐館、食堂、旅遊景區飯店、農家樂等各類餐飲單位嚴禁私自採摘、採購野生蘑菇;嚴禁使用野生蘑菇作為食品原料加工制售餐飲食品。對於蘑菇食用,還經常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鮮艷菇有毒,樸素菇無毒。這毫不起眼的白色蘑菇就是大名鼎鼎的毀滅天使白毒傘,擁有極高的死亡率,是近年來多起蘑菇中毒事件的元兇。橙蓋鵝膏菌,也叫「雞蛋菌」,色彩很鮮艷,但卻是一種很安全很美味的食用蘑菇。

誤區二:潔凈環境的是無毒蘑菇,骯髒環境的是有毒蘑菇。圖為我們很熟悉的食用菌雞腿菇,野生環境下經常長在糞便上,人工栽培時也常用牛馬糞作為培養基,屬於「骯髒環境的無毒可食用蘑菇」。長在櫟樹底下的致命白毒傘,生長環境很好吧,但卻是一種致命的毒蘑菇!

誤區三:毒菇有鱗片、粘液、菌托和菌環。這張圖片上的蘑菇是亞稀褶黑菇,沒有菌環、菌托和鱗片,誤食會導致溶血癥狀,嚴重時會死亡。

誤區四:毒菇蟲蟻不食。紅絨蓋牛肝菌,對果蠅有致命的毒性,而人類食用卻沒有事。這個是豹紋鵝膏,蛞蝓經常會食用,對人類卻是致命的。

轉載自:浙江24小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浙網綜合 的精彩文章:

金華妹子抱著「難產」豬求助 把櫃員們都看呆了
緩刑期還未過 男子難擋「誘惑」再伸手

TAG:大浙網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