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淺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淺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作者:吳又洛

《三國志·吳志·呂傳》有言「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現在常常聽人動不動便講,「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顯然已經用熟用濫。殊不知這其中包含了很多道理,中國文化很多東西講究一個「悟」字,那麼這句話細細品來至少有三點:

一、「士」究竟指誰?

並不是說誰隨隨便便別三日便能刮目相看的,大部分人別說別三日,便是別了三十日,別了三年,依然如故。反而很多人會懷疑,這話真是沒道理。其實,這沒有弄清楚主語是誰,主語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什麼人,你首先得是「士」。

那麼什麼才是「士」呢?「士」,按照字典的解釋是上古掌刑獄之官。商、西周、春秋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稱。戰國時的「士」,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曆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如:荊軻為燕太子丹刺秦王、馮諼客孟嘗君、蘇秦連橫等。戰國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通稱。也就是說,並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稱為「士」,而應該是從政的知識分子,更多的指的是從政的君子,是從政的德才兼備的人。

二、「士」有何不同?

我認為能真正稱得上「士」的人,都至少有三點:

1.知恥。有道是「知恥而後勇」,所以蘇秦遊說秦國失敗後遭受家人羞辱,便會「頭懸樑,錐刺股」的讀書,最終佩戴五國相印,縱橫天下。而這句話的引用處《三國志·吳志·呂傳》裡面的呂蒙,正是受了孫權的激發,才埋頭讀書,終於成為一代名將,而不是「吳下阿蒙」(沒學問的阿蒙)。

2.自省。《論語·學而》篇中有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千百年來儒家知識分子遵從的金科玉律,每日反省自身。清末名臣曾國藩更是每日寫日記,總結自身不足,及時改正,日漸完善自我,這本身便是自省的一種重要表現,這也是幾千年來「士」自在修為的一個典型和縮影。

3.自新。中國儒家經典《大學》第二章,主要講述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就是從勤於省身和動態的角度來強調及時反省和不斷革新。每日革新,每日都有進步,那麼三天之後,必然有所不同。有道是「一日不練功,自己知道;二日不練功,老師(評委)知道;三日不練功,觀眾知道。」作為演員,三天疏於學習尚且有明顯變化,那麼作為君子,每天勤勉自新,三天之後也必然迥然有異。

三、為什麼「刮目相看」?

正如劉邦、劉裕、韓信等英雄一樣,「士」常常出於寒微之末,可能就是哪個村子裡的「張小毛」「李小狗」,他們可能泥巴窩裡長大,也有很多光屁股玩大的朋友。有一天突然被人發現成了了不起的人物,往往會流露出一副「鄙夷」的表情,「那不就是隔壁村裡的小毛子嗎?」小時候還干過什麼什麼糗事,「還偷過我家的紅薯哩」,也沒看出有什麼出息。他們說的沒錯,那確實是「張小毛」「李小狗」,不過他們認識的「張小毛」「李小狗」,就像《如果愛》的孫納說的那樣「早已經死了」,現在脫胎換骨成為了另外一個人,而他們認識的不過還是昨天那個已經死去的人物,現在這兩者沒有任何關係。所以,朱元璋稱帝後,那個跑到朝堂上與他回憶一起偷豆子的可憐舊日同伴,大概永遠不會明白這些道理。

「士」的一生要經歷很多次脫胎換骨,要經歷很多次「鳳凰涅槃」,他的人生也要經歷過很多階段,每一個階段之後,他便不再是從前那個人,他要在似乎不變的外表下,完成一場又一場精神和思想的蛻變。而他的朋友,也總是那些與他一起變化的人,最終達到共同境界和思想高度的人。

今日之「士」已非昨日之「士」,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便是變化,「士」別三日,需刮目相看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樂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至樂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