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棅《唐詩品彙》概說

高棅《唐詩品彙》概說

歷來唐詩的選本數量浩如煙海,有入門的《唐詩三百首》,也有較為專業《唐詩別裁集》、《唐詩品彙》等。我之所以會挑《唐詩品彙》來做一個概說,主要是因為《唐詩品彙》基本奠定了日後的唐詩學觀念和唐詩學的評價維度,對於研究唐詩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選本。相比於《唐詩三百首》,《唐詩品彙》無論是在體量上(選近7000首詩)還是詩學思想上,都是非常專業和深入的。

一、編者及編寫概況

編者高棅是明太祖時期,即明朝前期的人。《明史》記載其「性善飲,工書畫,尤專於詩。其所選《唐詩品彙》、《唐詩正聲》,終明之世,館閣宗之。」

《唐詩品彙》成書於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西元1393年),其書共九十卷,選錄作者620人,詩作5769首。高棅在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又對《唐詩品彙》進行了增訂,增補作者61人,詩作954首。至此,《唐詩品彙》的編纂最終成形,流傳下來的全本共收錄681位作者,6723首唐詩。關於《唐詩品彙》名稱的由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品」指類而定品,品定高下,類似於鍾嶸《詩品》給詩人之詩定上中下品。「匯」指匯總,巨細靡遺。所以《唐詩品彙》在選詩的標準上強調序(定高下)、全(數量多)。

二、《唐詩品彙》的編排體例

高棅編纂《唐詩品彙》直接受元楊士弘所編《唐音》的影響,在體例方面尤為相似。《唐詩品彙》的編排共有七個部分:

1??總敘(概述唐詩史之流遍)

2??歷代名公敘論(唐至元歷代詩話選)

3??諸家評論(引述歷代學者評論附於正文之中)

4??凡例(凡例之宗旨:是編之選,詳於盛唐,次則初唐、中唐,其晚唐則略矣)

5??引用諸書(「正詩所集」共三十一種,「夾注所引」共一百九十種)

6??詩人爵里詳節(即為作者小傳)

7??敘目(單獨以體例分的目錄)

這七個部分既涵蓋了詩作的解讀也包含了詩人的概述。內容相當全面和豐富,不足之處在於作者想要包羅一切,但最終稍顯混亂。

三、《唐詩品彙》的詩學維度

這部分是《唐詩品彙》影響最大的一個部分,奠定了日後的唐詩學觀念和唐詩學的評價維度。《唐詩品彙》對於詩作和詩人的評價維度主要有三個方面:

1??關於唐詩史的「分期維度」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序》中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則唐為唐詩,但唐詩內部的變化與差異同樣相當的大,故對於唐詩史的分期問題歷來都是研究唐詩所繞不開的話題。在《唐詩品彙》之前主要有三種較為流行的唐詩分期說:

①「文章三變」。《新唐書·文藝傳》中提出「文章三變」的觀點,其實是也是歐陽修、宋祁的觀點(新唐書由歐陽修和宋祁主持編修),將唐詩分為三個階段:「唐高祖/太宗時期」、「唐玄宗」時期、「大曆和貞元」時期。

②「五體說」。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提出「唐詩五體說」,將唐詩分為「唐初體」、「盛唐體」、「大曆體」、「元和體」、「晚唐體」五種。

③「三體說」。楊士弘在《唐音》中以詩之音作為評判標準,提出「三體說」,分別為「始音(四傑)」、「正音(盛唐」、「餘響(大曆以降)」。

而高棅借鑒前三種較為流行的說法,提出「四分法」,分別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這種分期法一出,就在學界獲得廣泛認同,一直沿用至今。「四分法」的意義在於比較明確的用四個階段區分了唐代詩歌的發展歷程,且每一階段之中分別列若干代表性的詩人並簡要評述其創作特色或詩史作用。

2??關於唐詩體式的「分體維度」

對於中國詩來說,主要有五/七言古詩、五/七言絕句(包括六言)、五/七言律詩和五/七言排律這幾種體式。而對於不同體式的詩的數量選擇也是直接體現一個唐詩選本的詩學觀念。據統計,《唐詩品彙》各體式的選文數量分別為:

五言古詩:24卷+2卷(拾遺)

七言古詩:13卷+1卷(拾遺)

五言絕句:8卷

七言絕句:10卷+1卷(與五絕同為一卷拾遺)

五言律詩:15卷+3卷(拾遺)

七言律詩:9卷+1卷(拾遺)

五言排律:11卷+2卷(拾遺)

這時候再把關於《全唐詩》中各體體式數量的統計圖搬出來

可見,《唐詩品彙》這個選本基本遵循了唐詩體式的發展規律。同時,以體為綱可以顯現整個唐代詩歌在體式上的偏重和趨尚。而在每種詩體的敘目中,高棅對這一詩體的源流正變也作了提綱挈領式的梳理。

3??關於唐詩優劣的「分品維度」

如果說「分期」可觀流變沿革,「分體」可觀趨尚便好,那「分品」可觀高下盛衰。對詩歌進行分品最早是從鍾嶸《詩品》而來,鍾嶸將魏晉以來的詩人分為「上、中、下」三個品類,我們現在最為推崇的陶淵明在《詩品》中其實只在「中品」。所以一個詩詞選本或是文學理論文本是最能直接反應和體現那個時代的文學審美風氣和評價標準。那麼在《唐詩品彙》中,高棅共分九種品類:

正始:指詩體或詩風的本源

正宗:指最具有代表性和典範意義(醇正可仿)

大家:專為地位特殊、風格獨異的杜甫所設

名家:僅次於正宗且各有所長,足以自立的詩人

羽翼:正宗、名家之外詩名稍低但仍循正途之人

接武:承接踵武之意

正變:或由正生變,或變而存正,尚有正宗遺風

餘響:雖為正音餘波,但不可廢棄

旁流:指方外、女冠、閨秀等詩人

以上大致對高棅編纂的《唐詩品彙》做了一篇簡單的概述,對於唐詩的選本,我只寫這麼兩篇(加上前一篇《〈唐詩三百首〉概說》),一易一難、一少一多,想深入了解唐詩的朋友只需從《唐詩三百首》讀到《唐詩品彙》即可。唐詩的選本太多,僅僅探討選本的特點和意義本身對於理解唐詩和唐詩史作用並不大,只是能幫助大家在汗牛充棟的唐詩選本中找到一些較為優秀的選本,省下了一些精力,並以概說的方式讓大家能迅速掌握這本書的特點和讀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海焉窮 的精彩文章:

不知乘月幾人歸:《春江花月夜》賞讀

TAG:四海焉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