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蘇東坡》有感

觀《蘇東坡》有感

這首《念奴嬌》作於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和友人坐船夜遊赤壁之時。抒發了詞人對昔日英雄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也表達了詞人對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懷古抒情,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

以前對蘇東坡的作品感受多的是他的感慨,今年春節,在觀看了央視人文紀錄片《蘇東坡》後,對蘇東坡的作品和他的人生有了全面的感悟和認知。紀錄片從蘇東坡貶謫黃州開始,講解了他一生心路歷程,從文學、藝術、美食、情感等多維度,解讀了他的生命感悟、精神嬗變和藝術升華的過程。再現了一個最豐富、最接近本真的蘇東坡形象。

每個人生來都不是大徹大悟的,更多的都要經過「鳳凰涅槃」。秉性樂天的人也是如此。古今中外,文人志士對蘇東坡的評價都很高。蘇軾在二十歲考取進士,歐陽修在看過他的作品後對蘇軾寄予厚望,認為三十年後會取代自己。仕途平坦,意氣風發的蘇軾也有過少不更事,陳希虎讓他寫的《凌虛台記》暗含諷刺,卻沒成想被一字不動的刻在石碑上。面對王安石變法的節奏之快,蘇軾的辭官隱退也有著文人的「清高」。但「烏台詩案」使他深切地領略了朝廷的黑暗,經歷了精神的煉獄。那時的他是感性的,面對生死,再清高的人也會折腰。黃州是他的精神地標,一蓑煙雨任平生給了他喘息的機會,領悟了道家和佛家的智慧,使他的精神世界多了宗教的寧靜和超脫。

解決了思想困擾的他,耕種著東面山坡田地改變著經濟困境,並從此以東坡自居。深夜出城,喝酒吃肉,寺廟夜談,發明「東坡餅」,後來的「東坡肉」,火烤羊脊骨,「東坡笠」足以看出他雖身處逆境、卻讓貧困生活多了興趣盎然的境界。面對逆境,他將別人嘲諷轉化為人性的寬容和溫暖。他任由大自然變化,定風坡的雨使他將自我突破和超越。

有人說蘇東坡是流行歌的先驅者,他改變了北宋「流行曲歌王」柳永的詞風格,《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對詞賦予了自由洒脫的定義。他的人生是可樂的,夜遊赤壁問自然,大自然的回應使他發怵。半夜敲門不應,重回江邊的《臨江仙》,使他的監管官以為他「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些烏龍也是他在死亡邊緣獲得重生後的了悟。

四十六歲他了悟,藝術之難,不是難在技巧,難在不粉飾、不賣弄,自由準確的呈現人的內心世界。《枯木怪石圖》,成竹在胸成就了他繪畫的成就;柔奴「此心安處,便是吾鄉」給了他全新的價值觀;對朝雲寫的詞和墓志銘抒發了他的眷愛和感激之情;王安石的江邊相迎、徹夜長談政見,懟了一輩子,臨了評價蘇軾「不知更幾百年才出此人物」。

也有人說蘇東坡是網路語言的鼻祖,「呵呵」在他流放儋州期間寫給友人的信里出現多次,「呵呵」是他不加掩飾的自得,是他心裡不得志的豁達。

我敬佩蘇東坡,敬佩他熱愛生活,敬佩他把自視甚高的理想主義置換為溫暖的人間情懷。彌留之際,面對生死,他說用心過了每一天,西方的極樂世界就存在每一天。他為官救世濟民,興修水利;為兄「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為情「歸卧竹根無遠近,夜燈勤禮塔中仙」。他是散文作家、新派畫家、美食家、偉大的工程師、詩人……

當一個偉大的人物成為過去的時候,人們總是追尋他的蹤跡,發一種遙遠的幽古之思。他身處逆境超越苦難,善於思考的曠達情懷是我們當代人需要學習的生活態度。(韓城公司 薛曉瑞)

為你的2018點贊

關注陝西鋼鐵 每天如期相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鋼鐵 的精彩文章:

TAG:陝西鋼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