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瓷器演變與鑒賞

中國瓷器演變與鑒賞

GIF

「瓷器」的發明始於漢代,至唐、五代時漸趨成熟;至宋代為瓷業蓬勃發展時期,定、汝、官、哥、均等窯。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紅等新品迭出;明代繼承並發展了宋瓷傳統,宣德。成化窯製品,尤為突出;清代風格古雅渾樸,比前時稍遜,卻勝在精巧華麗、美妙絕倫,康熙、雍正、乾隆時所制器物,更是出類拔萃,令人叫絕。

脫胎於陶器

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制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燒制瓷器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二是燒成溫度須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面。

唐代:三彩瓷

明 三彩騎馬男像瓦一對

寬26.5厘米

2016年9月15日在佳士得紐約

25000美元成交

「三彩」的意思是「三種色彩」,但其實只是統稱,因為有些三彩瓷不止有三種顏色。常見的基本顏色包括綠色、米白色和黃色(西方稱為「卵青釉」),但亦有棕色、藍色及紫色。唐朝年間,三彩瓷常用作容器及人像等陪葬品。這些人像有不少地方都刻意沒有上釉,因為彩釉稀薄,在燒制時不同顏色會混成一團,破壞人像的五官,因此工匠不會在這位置上釉,而是在完成後再以顏料上色。現時發現的大部分人像,其顏料部分大多已經脫落,因為顏料主要為有機物質;但彩釉部分則仍然鮮艷明亮。

宋代彩釉印象

北宋 耀州黑釉油滴瓶

高22厘米

張為君:宋代瓷器有別於唐代,以單色及類似翡翠銀器和冰雪的冷色調彩釉為主。宋代單色彩釉雖然已有逾千年歷史,但流傳至今仍然時尚高雅。宋瓷的形態及彩釉配合得和諧完美,總會使我為之驚艷。最著名的宋瓷產自五大瓷窯,分別為汝窯、官窯、哥窯、定窯及鈞窯。

宋代:汝窯瓷

清雍正 仿汝窯花口碟

直徑14.3公分

張為君:現時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瓷器是汝窯瓷。出自此窯的瓷器非常罕有,已知的現存珍品只有約70件。這種彩釉的特別之處,為當中含有當時極難開採的瑪瑙。這些瓷器與龍泉青瓷一樣含有氧化鐵,令其呈現翡翠綠色調。汝窯瓷通常會加入裂紋效果,這種效果是由於彩釉冷卻速度比瓷器快,並於表面收縮而造成。

宋代:哥窯瓷及官窯瓷

清雍正 仿官釉雙龍耳壺

六字篆書款

高50厘米

張為君:我們通常將哥窯及官窯的彩釉分為兩個不同種類,縱使許多學者皆爭論到底哥窯是否真正存在。但無論如何,大家都普遍認同官窯瓷及哥窯瓷都有獨特的裂紋彩釉;一組幼細的金線,以及另一組色彩較深也較粗的線條,此種裂紋被稱為「金絲鐵線」。

宋代:定窯瓷

宋明 定窯魚藻紋碗

直徑16.2厘米

張為君:定窯瓷的特點是以象牙白色配上壓花或雕刻裝飾。除了白瓷,定窯亦有出產黑釉或棕釉,極為罕有。定窯瓷的特色是「淚痕」,這是部分定窯瓷表面像淚珠一樣的痕迹,可證明定窯瓷的真偽,因為後期的仿製品通常沒有淚痕。

宋代:鈞窯瓷

明 鈞窯天青釉渣斗

高11.7厘米

張為君:鈞釉比其他四個窯的彩釉更加色彩鮮明。鈞窯瓷以濃厚明亮的偏藍彩釉聞名,每件瓷器的彩釉都獨一無二。這種藍色並非由顏料造成,而是由二液相分離的現象引致的錯覺,形成乳白色的效果。由於彩釉中含有銅,因此部分鈞窯瓷也有紅色或紫色的色塊。另外,大部分鈞窯瓷均有「蚯蚓走泥紋」,形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由於後期的仿製品鮮有這種「蚯蚓走泥紋」,因此也是辨別瓷器真偽的理想特徵。

宋代:青瓷

元明 14世紀

龍泉青釉花卉紋蓋罐

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細緻,光澤美觀

窯變釉瓷器

清18-19世紀 窯變釉長頸瓶

高59.6厘米

在南方起源地上又有兩說,一說是江西景德鎮;一說是浙江紹興或溫州。就瓷器起源年代而言,一說是誕生在1600年前的晉代,依據是晉代出現「瓷」字,並出現有關瓷器顏色的描寫和瓷器產地的記載;一說是在1300年前的唐代,認為唐代越窯青瓷是瓷器,悠悠歷史,千古之謎,因此揭開中國瓷器起源之謎,是本研究的宗旨和主要內容。

康熙:五彩瓷、粉彩瓷及素三彩瓷

清康熙 白地素三彩暗龍花蝶紋碗

雙圈雙行六字楷書款

直徑14.9厘米

「五彩」原本指明朝,特別是嘉靖及萬曆年間以五種顏色裝飾的瓷器。因為明朝尚未有藍色琺琅,因此五彩瓷會首先焙燒一次後再塗上鈷藍釉下彩裝飾,然後再塗上紅、綠、藍、黃、紫色的釉上彩,焙燒第二次。到了康熙年間,五彩瓷演變成現時西方學者所指的素三彩(famille verte),法文解作「綠色的系列」。這段時期的彩釉以清雅的綠色為主,並以其他顏色的琺琅點綴。康熙年末,中國引入粉彩瓷。粉彩釉主要為從膠體金提取的不透明白色及粉紅色琺琅,由清朝的耶穌會教士帶到中國。這種新穎的色彩,在雍正及乾隆年間也大受歡迎。雍正時期的粉彩瓷特點為精巧柔美,鑒賞家視之為最上等的粉彩瓷。

宋代瓷器,

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

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成熟的程度。

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

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

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世而昨非

我們驚嘆於古瓷拍賣高昂的價格

也無奈於衰敗慘淡的現實。

如此往後,不經自問

今後

中國還能做出驚艷世界的奢侈品嗎?

西安聚藝私人定製

品味精緻生活,傳承世家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