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的歷史功勞並不小,可是為什麼不被承認,沒有被葬入皇陵,甚至連祖宗家廟都差點沒有

他的歷史功勞並不小,可是為什麼不被承認,沒有被葬入皇陵,甚至連祖宗家廟都差點沒有

明十三陵是中國 明朝 皇帝 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明朝自開國以來,從 明太祖 朱元璋 傳到 明思宗 朱由檢 (即 崇禎 皇帝),共傳了16位皇帝。其中除了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還有那個在靖難役中不知所蹤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 朱允炆 外,其餘14位皇帝中的 13位,就連亡國之君弔死煤山的明思宗朱由檢,都葬在了北京的明十三陵: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唯獨第七任皇帝—— 明代 宗 朱祁鈺 ,卻沒被葬入十三陵。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與明代宗和其哥哥 明英宗 之間的恩怨有關。

朱祁鈺生於宣德三年,長兄朱祁鎮即位後封其為郕王。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爆發,明英宗被瓦剌俘虜。為免主少國疑,于謙等大臣勸服孫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因此又稱景泰帝。

英宗被放回後,自然不甘心當大權旁落的太上皇。代宗為怕英宗復辟,故將其軟禁,由此兄弟倆結下了很深的仇怨。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危,在英宗朱祁鎮心腹黨羽 石亨 、 徐有貞 、 曹吉祥 等的策划下,發動 奪門之變 ,迎英宗朱祁鎮複位,改元天順,廢 景泰帝 為郕王,軟禁於西苑,殺了景泰年間的朝廷棟樑——兵部尚書于謙,重用了一批忠於朱祁鎮的舊臣。郕王薨,享年三十,葬於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山北麓景泰陵。他是明代遷都北京之後,唯一一位沒有葬於明十三陵的皇帝。。

朱祁鈺知人善任,在外依靠于謙,在內信任興安,不近聲色,使得大明江山社稷轉危為安,可謂是英明之主。

英宗重新上台後,改元天順。他對失去帝位、軟禁南宮8年的生活耿耿於懷,積恨難消,屢次下詔指斥代宗"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景帝死後,英宗廢其帝號,賜謚號為"戾",稱"郕戾王"。這是一個惡謚,表示景帝終身為惡,死不悔改。

但成化年間,一些臣僚開始為景帝鳴不平,他們認為景帝危難之時受命,削平惑亂,使老百姓安居樂業,功勞很大,卻謚以"戾",很不公平。甚至有人責問,當時若不是景帝即位,瓦刺如何能退,英宗如何能返京?

明憲宗雖然曾被景帝廢去太子地位,但對這位叔叔的功績還是相當理解。幾經周折,明憲宗下旨恢復景帝帝號,定謚號為"恭仁康定景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景帝的功績。但憲宗不太可能給景帝全面平反,所定謚號僅為5字,而明朝其他皇帝的謚號都是17字,景帝在規格上較其他皇帝低,而且景帝還沒有廟號呢。代宗還是沒能進明十三陵,成為 明成祖 朱棣遷都北京後,唯一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

直到南明弘光時期,朱祁鈺才加上廟號"代宗",並增加謚號到17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至此,景帝在禮儀規格上算是與明代其他皇帝平等了。他的歷史功績也稍稍為後人所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清流 的精彩文章:

長明燈千年不息的秘密真的存在?看看專家的新解釋
皇子們的煩惱

TAG:小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