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影視與遊戲 Hunger Game&Chicken Dinner

影視與遊戲 Hunger Game&Chicken Dinner

上世紀五十年代,電子遊戲(video games)登上了歷史舞台,這種被譽為第九藝術的形式,幾十年來也一直頻繁與不同領域互動。以影視文學作品為例,電子遊戲的元素可以幫助塑造人物形象,甚至成為世界觀本身。遊戲也為影視改編提供了無數的素材。斯皮爾伯格新作更是奉獻了遊戲與大銀幕結合的頂級製作。3月30日國內上映。建議Boss放假一天讓我去看。

從未預料到自己會從事遊戲行業,而這種體驗和cinephilia碰撞出非凡的火花,因此也有了這樣的選題——探索影視與遊戲的故事。

▼▲▼

大逃殺與飢餓遊戲

PUBG從去年一直火到現在,網易和騰訊也相繼推出此類手游,降低了遊戲門檻,讓更多人加入到「吃雞」的狂歡中。同時,大廠紛紛布局相關電競直播,力圖用觀賞性和娛樂性挖掘更多受眾,延長遊戲生命周期。

回到遊戲的玩法上,這種高自由度混戰的設定,早在十幾年前,就在電影中得到呈現。

近年的在大逃殺的題材之上,加入了更豐富的科幻元素和政治隱喻。這些電影也是從小說改編而來,被影像化後具備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已被票房驗證。而追隨這一設定的遊戲,在此基礎上還增添了玩家代入感,愈發刺激,能如此大火絲毫不奇怪。

相比,所展現的細節會引起很多遊戲/電競從業者的共鳴。The Hunger Game本身其實就是一個長達數十年的娛樂直播,造星運動。選手的生存技巧和人格魅力都會成為通向勝利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元素。

遊戲的規則相對來說是簡單粗暴的,但其中也蘊含了非常精細的設計。遊戲策劃需要設定每場比賽的出生點,設計競技場的地圖,機關,補給,以及隨機事件。電影系列第一部中,當選手在地圖上過於分散,主策下令,程序們敲代碼,放幾個野獸或者火球,把選手驅趕到一起,其實就是現在的「跑毒」。

飢餓遊戲可以算是「雙排」的設定,12個區各出一對男女選手參賽,雖然理論上來說最後勝利會結算給單人。在飢餓遊戲里,短暫的「與敵人結盟」也是非常好看且重要的一環,而部分玩家也在PUBG中有這樣的嘗試。飢餓遊戲的武器庫里冷兵器更多,槍支殺傷力過強,大大縮短了遊戲時間,而弓箭飛刀等武器,則對選手的能力是個考驗,同時提升了觀賞性。

GIF

飢餓遊戲也強調了「生存」的屬性,很多選手的死亡原因是乾渴或者傷口感染。所以生活技能比如打獵,偽裝,甚至電路製作,有時比武力更重要。另外一個設定是「贊助商」,選手在比賽時,場外因素同樣重要。在那樣嚴酷的環境中,任何補給都有可能扭轉乾坤。如何討人喜歡,manipulating people"s minds 才是更高級的玩法。所以,沿著「觀眾至上」這樣的娛樂化思路還能做出哪些嘗試?大逃殺+偶像養成元素又能碰撞出什麼?這些都值得策劃者去思考。

相比於PUBG,3月初在Steam發售的更加貼近的設定。這款遊戲融入沙盒玩法,武器主要是弓箭和斧頭。玩家可以通過砍樹製作箭頭,收集皮料來製作能夠增強屬性的衣服鞋子,如果體溫過低就需要用木頭生火取暖。更神奇的是,他們有一個Show Director模式,也就是某一人可以控制整個競技場的環境條件!比如關閉重力,縮圈,投放治療等等。這個模式非常貼近直播觀眾的需求,上帝視角+上帝的Power,讓觀眾來「導演」整場Show,不是很令人激動嗎。

To be continue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eartstring 的精彩文章:

TAG:Heartst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