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病人危在旦夕 泰醫附院多學科上演「生死大營救」

病人危在旦夕 泰醫附院多學科上演「生死大營救」

29歲小伙遭遇嚴重擠壓傷,致「左側鎖骨骨折、左鎖骨下動靜脈斷裂、多發肋骨骨折、肺挫裂傷、左側血氣胸、頸胸部軟組織損傷、閉合性腹部損傷、創傷性休克」,生命危急,命懸一線!

危重的病情就是無聲的命令!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ICU、顯微外科、胸外科、急診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學科聯合,上演周末生死大營救,歷經7小時急症手術,最終救小夥子於危難,讓傷者轉危為安。

「我非常幸運,要不是ICU韓承河主任、顯微外科範錫海主任、胸外科紀波副主任醫師等醫護人員爭分奪秒的搶救,我可能就沒命了。」小夥子小程(化名)醒來後說。

「術中證實患者為左側鎖骨粉碎性骨折所導致的鎖骨下靜脈撕裂和左側鎖骨下動脈斷裂,斷裂的動脈血管如小手指一般粗,出血兇猛,若不是及時手術,小夥子就沒有命了。整個搶救的成功得益於泰醫附院在醫務處的大力支持下開展的多學科聯合診療,體現了醫務人員敢於擔當、協作奉獻的精神。」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ICU)主任韓承河教授說。

周末,泰醫附院上演生死大營救

事情還要從3月10日那個周六說起。

12點40分,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ICU主任韓承河教授剛剛吃完午飯,連日來的查房、會診和講課讓他著實感覺到疲憊,正準備睡一會午覺。電話突然響起,是科室的值班醫生陳紅星打來的。「韓主任,我們這邊收治一例危重病號,是一個多發外傷患者,病情變化很快,目前為失血性休克狀,並呈逐漸加重之勢,情況非常危急。小夥子太年輕了,才29歲……」獲悉消息,韓承河習慣性地穿上衣服就往醫院跑,不到五分鐘就來到科室,這種速度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

「病人多發外傷,失血貌,精神差,在急診科時血壓一度測不到,來ICU後經過補血、補液,血壓達到82/58mmHg,目前還在逐漸下降,左側胸部逐漸膨隆,逐漸出現意識模糊、四肢發涼……」韓承河邊聽著值班醫生陳紅星和李華卿的彙報,邊快速地查閱病歷,又迅速趕到病人床邊查看患者狀況。

經驗告訴韓承河,這個小夥子傷得不輕!一定有內出血,出血來自肺部或頸部的大血管;重要臟器一定有損傷,很可能是肺挫裂傷或肝脾破裂;必須多學科聯合,進行緊急手術,探查哪個血管或臟器出血,否則,小夥子極有可能死於失血性休克!

韓承河主任一邊指示陳紅星主治醫師繼續為患者補血、補液,完善相關的超聲、血液檢查以及各項術前檢查,一邊將患者的情況向醫務處作了彙報,並電話聯繫顯微外科、胸外科、麻醉科、手術室等科室準備急症手術,一場搶救性的手術迅速展開。

此時,時間就是生命!患者的病情容不得半點耽擱,一切都在邊檢查、邊會診、邊糾正失血和休克、邊備術、邊制定下一步治療策略的情況下展開的。韓承河教授一直守在床旁,不時用床旁超聲檢查觀測著病人的大血管出血情況,眼睛始終盯著顯示病人生命體征的監護儀屏幕。所有的手術專家都到位了,患者很快就被轉運至手術室。

此時此刻,所有人心裡都清楚,面對這樣複雜嚴重的外傷誰都沒把握!手術難度和手術風險都非常大,病人很有可能死在手術台上。如果勸病人轉院我們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病人幾乎可以肯定會死在轉運途中。怎麼辦?所有的會診專家一致決定:全力一搏!出了問題所有的責任我們一起承擔!

病人全麻後胸外科紀波副主任醫師首先為患者實施了胸腔閉式引流術,引流管剛一進去,血液立即快速湧出來,很快就引流血性液體1000餘毫升。就在紀波副主任醫師實施引流術的時候,顯微外科範錫海主任已經著手做手術準備。根據判斷,他要為患者實施左側鎖骨骨折內固定術和鎖骨下探查術。「打開左側鎖骨,我們看到鎖骨是從中間斷開的,牽拉鎖骨,探查鎖骨下動靜脈及臂叢神經,發現鎖骨下靜脈撕裂傷,斷端還在出血,伴臂叢神經挫傷,遂將許多靜脈小分支進行結紮,繼續探查鎖骨下動脈,發現鎖骨下動脈不僅挫傷,而且破裂!」顯微外科範錫海主任說,「鎖骨下動脈破裂,正是患者大出血的根源,這種出血非常兇險,幸虧破裂部位的出血形成血凝塊,從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出血的速度,再加上在ICU輸血輸液,為手術爭取到了時機。隨後,我們用止血夾止血,把挫傷的動脈管壁剪掉,發現動脈近端和遠端相差約5厘米,無法進行直接吻合。下一步,我們決定為患者實施大隱靜脈血管移植修復術。術中取患者右腿大隱靜脈的血管約6厘米,藉助顯微器械,將大隱靜脈移植到鎖骨下動脈缺口處,用無創線逐一對血管兩側斷端進行吻合。移植結束後又實施了鎖骨骨折內固定術,整個手術算是成功完成。」

從中午1點到晚上19點30分,范錫海主任為患者的手術整整做了6個半小時。

家中獨子,父母祈求兒子「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對於人來說,最寶貴的就是生命。

2018年3月10日的這一天,對於小程和他的父母妻女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常的日子。當醫生告訴他們,孩子失血嚴重,生命垂危,隨時有生命危險,那時小程年過五旬的父母差點就被這個消息擊倒。「醫生,我們只有這一個兒子,小孫女才1歲多,我和他爸爸都是農民,他爸爸還幹不了重活,我們全家就靠著這個兒子,你們一定要救我兒子,要想一切辦法救救我兒子……」小程的媽媽差點暈過去。

韓承河主任邊安慰他們邊將孩子病情作了告知,並說:「病情極其危重,基本上不具備轉院的時間和條件,放心,孩子我們來救,但是你們應該清楚手術是有極大風險的,你們家屬也看到了我們醫院許多外科專家都來會診了,我們也不知道現在內臟或血管哪個地方出血。如果是大血管斷裂,那種出血是很難止住的。請您們做好心理準備。如果孩子沒救過來,希望你們不要怨我;如果孩子救過來,也不必感謝我。」

就在手術開始的時候,作為ICU主任的韓承河教授也進入手術室,一直觀察著手術台上的一切變化,直到范錫海主任找到出血的根源,他才放心離開手術室回到ICU。大家明白,韓承河主任是擔心患者病情突變,如果那樣他可以挺身而出,隨時組織搶救。

3月10日晚8點左右,小程在手術成功結束後被送回ICU繼續進行監護、治療。

第二天,小程意識恢復清醒,左側上肢血運良好。

第三天,小程的氣管插管被拔除,已經可以正常進食。

第十天,小程的胸腔引流管和中心靜脈置管都已拔出,精神、睡眠、飲食基本恢復正常。

目前,小程轉回普通病房,狀況良好。

打贏生命保衛戰,彰顯醫者仁心和醫院綜合實力

為小程做手術的主刀醫生范錫海主任說,對於小程的救治,回過頭來總結一下的話,主要有以下難點:一是患者為意外傷,發病急驟,大血管斷裂,出血迅猛,病情兇險,對於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在搶救上就必須爭分奪秒,慢一點都不行;二是大動脈破裂不僅可直接導致失血性休克直至死亡,此外還可導致大的肢體缺血,因小程是左側鎖骨下動脈破裂,因此直接導致其左側上肢缺血,如不能儘快恢復血流,超過一定時限上肢就會缺血、損傷,輕者肌肉攣縮,重者壞死、致殘;三是出血部位不明確。儘管我們通過患者的表現和臨床經驗判斷患者有血管或臟器破裂,但是在沒有手術之前,都是推測,也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隔皮猜瓜」,閉合性損傷性出血患者手術風險極大,醫生承擔的責任重大,這就需要醫生敢於擔當;四是出血部位很深,手術部位顯露不好,手術操作的難度很大。

「我們常說醫者仁心,是說一個醫生必須有愛病人的心,有敬畏生命的心,有敢於擔當的心,有甘於奉獻的心,這場手術,考驗的就是我們醫者的仁心。」范錫海主任說。

「這場搶救成功的關鍵人物不是我們手術的人員,而是ICU主任韓承河教授,是他組織、主導了這場搶救和手術。而且,手術體現的是醫院的綜合實力和多學科診療水平,是ICU、顯微外科、胸外科、麻醉科、手術室、急診科等科室聯合完成了這場搶救和手術。任何一個科室不到位,都有可能讓患者在短時間內失去生命。」范錫海主任還說。

「其實我們挽救的不止是一個生命,還是一個家庭,甚至是兩個家庭的幸福,還有小程所在的公司。」韓承河主任說,「我感到特別欣慰,如果我的一個決定挽救了一個生命的話,我感到特別高興。也許這就是醫生這個職業所帶給我們的榮耀。」

目前,小程正在順利康復中。

祝小程早日恢復健康,回歸健康幸福的生活中。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通訊員 和樹芸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壹點 的精彩文章:

濟南8旬老太離家迷路步行6公里,好心人開車將其送回
雪上突破!中國軍團41人出戰冬奧會,能否奪金而歸?

TAG:齊魯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