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對中國已發起六次「301調查」 前幾次結果如何?

美對中國已發起六次「301調查」 前幾次結果如何?

原標題:美對華歷次「301調查」最後怎麼樣了?

3月23日,商務部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自此,中美貿易戰正式打響。

美國曆次對中國啟動「301調查」

1991年4月:針對中國知識產權領域

1990年,美國將中國升級為「重點觀察國家」。1991年4月,美國對中國首次發起「301調查」。經過六個月的調查,美國貿易代表的調查結論為「中國的知識產權執法行為不合理,為美國商業帶來負擔和限制」,並公布了價值28億美元的預備性報復清單,擬針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成衣、運動鞋、玩具和電子產品等,徵收高達100%的懲罰性關稅。

1992年1月,中美簽訂知識產權保護協議,中國對改進知識產權法律作出承諾。

1991年10月:針對中國市場准入問題

美國在1991年10月對中國發起了市場准入的「一般301調查」,為期12個月,主要針對中國對美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設置不公平壁壘問題,在1992年談判達成協議。

據悉,該次調查針對美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遇到的不公平壁壘問題展開了為期一年的調整。在1992年8月美國貿易辦公室公布了總價值39億美元的報復清單,並稱在10月10日前不達成協議將徵收懲罰性關稅。而在10月6日到10日最後一輪談判中,中美達成協議,中國承諾未來5年時間裡對許多美國商品取消進口壁壘,美國最終沒有發起貿易報復。

1994年6月:針對中國知識產權領域

美國將重點轉移到中國知識產權法律的實施上。還要求中國對其知識產權產品開放。在1995年2月達成第二個知識產權協議,美國要求在協議中落實。

1996年4月:針對中國知識產權領域

中國再次被美國確定為重點國家,直接啟動了制裁程序,因此中美展開第三次知識產權談判,在1996年6月達成第三個知識產權協議。

大白新聞經查了解到,在美國對中國知識產權實施一系列「301調查」後,最終以簽訂中美市場准入或知識產權備忘錄和協議告終。中美雙方在1992年、1995年、1996年簽訂知識產權方面的諒解備忘錄,中國承諾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並先後修訂了《專利法》、《商標法》,頒布《反不正當競爭法》等。

2010年9月:針對中國清潔能源補貼問題

2010年10月,奧巴馬政府宣布接受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請求,對華清潔能源有關政策和措施啟動「301調查」,並決定在不超過90天內向中國提出磋商要求。奧巴馬對華的「301調查」涵蓋了中國風能、太陽能、高效電池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154家企業,以查明美國相關企業的利益是否受到了損害。

當時作為負責中國事務的美國副助理貿易代表阿爾特巴赫說,那次「301調查」結束後,美國貿易代表向奧巴馬總統提出的政策建議是,中國的風能補貼計劃違反了世貿規則。12月,美國宣布調查最終決定並提起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磋商請求。最終中國同意修改政策中涉嫌禁止性補貼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網 的精彩文章:

留學生在德遭邪教威脅系惡作劇 涉事微博賬號被封
香港連續24年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TAG:新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