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妝容 > 三年凈利需滿1億,IPO審核從嚴門檻再提高

三年凈利需滿1億,IPO審核從嚴門檻再提高




有消息稱,新一輪IPO大檢查已於近日啟動。




據悉,IPO在審的,三年凈利潤合計沒有一個億且最後一年不足5000萬的企業,撤回申請或者接受現場檢查。對於主板企業,上述標準則提高到3年1.5個億,最近一年凈利潤需達到8000萬元。




有投行人士表示,預審員會先溝通,給機會主動撤,如果不撤的話就查。

「監管層意圖很明顯,就是通過提高標準,將具有真實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優質企業篩選出來。




經濟學家宋清輝則指出,

提高上市的財務門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上市企業的資質

,這是證券市場能夠健康發展的一個堅實的基礎。在目前退市制度還有待完善的背景下,此舉有利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這意味著,IPO申報早晚已不那麼重要了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IPO審核從按時間優先變為按質量優先,真正優秀的公司可以走IPO綠色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據統計,2月26日至3月16日期間,已連續三周無新增報會企業。宋清輝認為,

當前IPO申報企業數量驟減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從嚴審核的標準讓市場趨于謹慎,不少企業甚至主動撤回了申報材料;二是給「獨角獸」企業上市讓路,有些「清場」的意味。




亦有業內人士表示,近期證監會相繼提出多項監管新規,也影響到了IPO申報的熱情。例如,IPO企業被否決後至少應運行3年才可籌劃重組上市;重磅退市新規,明確六種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形,加大退市力度。




投行專業人士趙笏陽亦表示,「目前資本市場正處於資產荒,靠譜的項目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項目規模不夠大、質量不夠過硬,投行這邊就不太去推動了,已經在做的項目也都處在觀望階段。」




趙笏陽更是直言,在當前的審核環境之下,包括企業自身在內也不想急著申報IPO了。







「目前發審委的主要監管思路是,

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同時,確保把優質企業吸引到A股,同時把問題企業、不合規企業擋在A股門外。

」 宋清輝表示。




據交易所披露,2018年以來,截至3月16日,滬深兩市共有32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合計募資371.02億元。2017年1月至3月,滬深兩市共有135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合計募資達到696.037億元。



由此可見,與2017年相比,2018年目前完成上市企業的數量以及整體融資規模均呈現明顯下降。




中國美妝網綜合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妝網 的精彩文章:

別傻了,線下實體沒有任何的壁壘不可突破!
在進口品滲透率上,豫皖湘贛中部省份增長明顯丨報告

TAG:中國美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