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1張圖告訴你普通家長和智慧家長的區別!您屬於哪類?

11張圖告訴你普通家長和智慧家長的區別!您屬於哪類?

父母這個職業,真是世上最簡單又最困難的。

簡單是因為準入門檻低,

幾乎人人都可以成為父母。

但一旦開始撫育新生命,

源源不斷的難關和困惑就會接踵而來,

所以,當個能搞定一切的聰明父母真是太難了。

這11組小漫畫,

一眼看穿普通家長和聰明家長的區別,

對照一下,你做得夠聰明么?

其實,家長當得夠不夠聰明,

很多都藏在與孩子相處的小細節里。

當然,每個家庭養育孩子都有自己的難關,

如果一時還找不到頭緒,

不妨就像最後一張圖裡說的,

先想做好自己,再想做好家長。

當給孩子都是好的示範時,

咱們就離一個聰明的家長不遠了。

願每一位父母都能做孩子生命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他們前行的路。

GIF

那麼如何做智慧型家長呢?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要想當好這個老師,家長一定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家長為什麼要不斷學習?你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換了那麼多老師,唯獨家長不會換,我們的家長是「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啊!家長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與孩子一起成長,才能完成教育孩子這一偉大而光榮的任務!

我想問一下在座的家長:「做駕駛員容易還是做父母容易?」大家都知道,做駕駛員容易。可是做駕駛員都得先發書學習,參加培訓,考試發證才能當。當父母的卻什麼都不用。現實社會中有很多家長不重視學習,有的人願意花幾個小時去打牌,去喝酒,你要他來參加家長會,聽家庭教育報告他都不幹。當然,今天來的家長,至少是合格的家長,你們將來還有可能成為優秀家長。有的家長說他當公務員忙,沒時間陪孩子;有的家長說他辦企業做生意沒時間來開家長會-----,我告訴大家,當公務員、當領導是為革命作貢獻,把孩子培養成人同樣是為黨和國家作貢獻!搞房地產、經商是掙大錢,把孩子培養好了,一樣是掙錢!你掙錢再多,孩子沒人管學壞了,你照樣快樂不起來!

作為21世紀的父母,我們應該學點新知識,變個新形象。調查表明,當今孩子理想中的「現代母親」形象是「懂一點電腦,化一點淡妝,少一點說教,露出一點笑容,多給一點空間,有氣質,愛學習,像個朋友一樣」。而為數不少的父母和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的形象還有著或多或少的差距。

獨生子女的惟一性,使我們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成敗帶有「下賭注」的感覺,自己承受過的苦難,轉化為強烈的補償心理和懼怕心理,對孩子的培養表現出過高的期望、過分的關心、過多的呵護。因此,21世紀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應走出以下四個誤區:

(一)丟掉補償心,找回平常心。

做父母的本應有顆平常心,因為生兒育女是最平常的事情。有平常心,就是讓子女快快樂樂地成為自己,成為「平常人」,即心地平和,能與人和諧相處的心理健康的人。你想把孩子培養成偉人,最可能的結果是孩子很平庸,連普通人也做不好;而如果你按照平常人的模式培養孩子,也許經過或長或短的歷練,孩子真能成為一個「人物」。不要把你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要讓孩子來實現你的原望。留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孩子盡情地去成長,完全地發展自我。

(二)丟掉反常心,找回正常心。

用反常的眼光看孩子,是當今父母普遍存在的問題,只要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的孩子,就懷疑自己的孩子有毛病。當父母學會用正常的眼光,發展的眼光看孩子,就會理解孩子的心理,原諒孩子的過失,看到孩子的長處,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父母對孩子多有煩惱,少有驚喜,原因在於不是去賞識自己的孩子,而是總盯著別人的孩子不放。下邊,我講一個賞識孩子的案例:

《一位母親與家長會》

一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三分鐘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教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然而,她還是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別的家長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在第二次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5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回到家裡,看到誠惶誠恐的兒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亮,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第二天上學,兒子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中學。」

高中畢業,兒子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字樣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裡,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隻信封上。

(三)丟掉虛榮心,找回責任心。

今天的父母面對孩子那麼心急氣燥,原因是虛榮。孩子考試沒考好,是讓你沒面子,批評訓斥;孩子有了點成績或考上了好的學校,是給你添了光彩,於是到處炫耀。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榮譽聯繫在一起,這就是虛榮,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很多家長把孩子當成工具,為了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一味地要求、強迫孩子,不尊重孩子,這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摧殘,導致了許多悲劇的發生。浙江金華某中學生徐力,本來是班中成績較好的學生,一次考試成績沒進入班裡前幾名,他的母親對他多次訓斥,甚至大罵他沒出息,不如別的同學。他經受不住這種長時間的心理折磨,在一次被母親訓斥後,在母親毫無防備時刻,將母親殺害……。

(四)丟掉懼怕心,找回保護心。

有些父母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每天為孩子提心弔膽。但誰也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所以要培養孩子勇敢堅強的性格,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常識。快樂和諧的家庭有快樂和諧的生活氣氛,快樂的生活氣氛要靠快樂的人去營造。家庭和諧呼喚「三個善待」。即:

1、善待自己,保持好心態。如果想讓你的孩子擁有快樂的人生,你自己要先擁有快樂的人生。做父母的教給孩子的第一課應該是「喜歡自己」,讓孩子喜歡自己的一切,包括長相。心態好的人,自己活得瀟洒,孩子也會喜歡他;那些把所有煩惱都寫在臉上的父母,哪個孩子也不願接近。

2、善待孩子,成為孩子的好朋友。父母要用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孩子,體諒孩子。要尊重孩子,決不能踐踏孩子的尊嚴。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學會做人,學會自尊的;如果孩子在羞辱中生活,他將會自卑。

3、善待家人,扮演好角色。假如你不會善待家人,你就不配成家;假如你不會善待孩子,你就不配做父母;假如你不會善待老人,你就不配做兒女。

現在我送給在座的家長及你們的子女一份無價的禮物——快樂人生三句話。即:面對生活,要微笑著說:「太好了!」;面對困難,要勇敢說:「我能行!」;與人相處要主動說:「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這三句話,對於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心態將起到積極的作用。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關鍵在於勇氣。在新的競爭中,「我能行」三個字將顯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一個事業有成的人,大都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幫助別人後,心情非常愉快,幫助人越多,你也越快樂,快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們做父母的、做教師的對子女,對學生應該播光明之種,使其發智慧之芽,開理想之花,結快樂之果,把快樂作為人生最終目的。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做父母的要做智慧型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目的在於提高父母對孩子行為的辨析、判斷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父母的良好願望在孩子身上產生積極的教育影響和教育效果,使父母的好心有好報;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享受到快樂。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孩子的教育問題,正在成為我的心病,我不知該怎麼辦。一位父親也曾對我說:什麼「長」都好當,惟獨家長不好當。

作為智慧型的父母應該善於通過言傳身教,把理性的教化、愛的滋潤、美的熏陶有機的融為一體,傾注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指導孩子在做事中開智明理,讓孩子體會到愛的滋潤和美的熏陶,重視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現自己的空間,允許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與表現力,給予孩子自我,鼓勵孩子自信,相信孩子之間只有個體差異,沒有好壞之分,把孩子的夢想當作是令人欣賞的志向,當作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夢,鼓勵孩子要大膽嘗試,只要孩子努力去做,父母都應該說:「好,非常好」。因為孩子只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成人後才能在無限地空間實現飛躍。一個人連自己的能力都不相信,怎能藉助別人的力量來推動自己?

作為智慧型父母,重要是在孩子茫然的路上指路和照明,當孩子需要時給予及時地幫助,使他們感到父母是最信任的人,是最能理解他們的人,是心理上的朋友。父母和他們只有年齡上的差異,但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心靈上是相通的。對孩子來說,父母不僅僅是保護者與撫養者,父母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榜樣,一個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英雄。

正因如此,智慧型的父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以身作則。他們認為,一定要趁孩子需要時,多教養和多享受他們的童真,有了孩子,就一定要享受做父母的責任和快樂,很多事業上成功的父母都拿出一定時間陪孩子遊玩,說話溝通和交流,他們認為這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忙於自己的事業,很少與孩子溝通交流,還有的父母不善於與孩子交流,往往是吃飯時候問學習,訓斥人,弄的氣氛十分不愉快,子女生氣,飯也吃不好,最後不歡而散。特別是獨生子女在家裡缺少同齡夥伴,他們經常感到很孤獨,有什麼想法也不願向父母講。一次對500名中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有44.5%的學生認為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特點,他們說,父母的觀念和我們的觀念有很大差異,我們穿的用的他們看不慣,我們說的、唱的他們聽不慣,覺得我們變壞了,弄得我們什麼都不願對父母講。

我們必須承認,孩子與父母之間存在「代溝」這個客觀現實,兩代人之間確實存在「差異」,不然怎麼是「兩代人」呢,但是「代溝」不是不可以填充,「差異」不是不可以縮小,這需要父母的智慧,通過與孩子智慧的交流與溝通,達到相互認同,相互理解,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教育才能產生正效應。

各位家長,在新的世紀里,要想讓孩子成為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成功者,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我們可以代替孩子做事,但是代替不了孩子成長;種子是父母播撒的,成長還要靠孩子自己。我們不能滿足於準備好一切去迎接孩子,而應該讓孩子準備好一切去迎接未來!

那麼,怎樣的家長才算合格的家長呢?第一,有現代教育理念;第二,有科學的教育方法;第三,有健康的心理;第四,有良好的生活方式與平等和諧的家庭成員關係。

家長同志們,我們的目標是統一的,我們的任務是一致的,願我們攜起手來,齊心協力,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把我們的學生,您的孩子,培養成學習勤奮、品質優良、身體健康、人格健全的優秀人才,為將來升學、就業,乃至整個人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班班通教學技術 的精彩文章:

這「四座大山」壓得教師們喘不過氣來!
完整圖解:中國春節習俗,提前講給孩子們聽!

TAG:班班通教學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