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易經》金句:「成性存存,道義之門」,萬人修養,萬人難修

《易經》金句:「成性存存,道義之門」,萬人修養,萬人難修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語出《易經·繫辭傳上》,這句話直譯為:「成全萬物的本性並保護其生存,這就是通向道義的門徑」。

但是,人們對此句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或釋為成就美善的德行並不斷積存,或釋為成全萬物的本性並保護其生存。從「成性存存」的字面意義來看,這兩種理解均有一定道理,但若聯繫「道義之門」,第二種解釋似較為妥貼。

小編認為,徹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還應該聯繫上文:上文講聖人用《易》來「崇德廣業」,崇「知」高如天,執「禮」卑如地,達到以天地為本性,與《易》融為一體。就此而說,此性此體存之又存,一言一動完全合乎道義,就象一出一入過門檻那樣容易。

下面領略一下易學大家對此金句的釋義觀點:

俞琰《俞氏易集說》:「人之性渾然成天,蓋無有不善者(人之初,性本善)。更加以涵養功夫,存之又存,則無所往而非道,無所往而非義。」

王船山《周易外傳》:大哉!聖人之用《易》也。擇其精,因其中,合其妙,分以輯之,會以通之,人存而天地存,性存而位存,析乎其有條也,融乎其相得也,斯則以為「存存」也。玄者之竊《易》曰:「存存者,長生久視之樞也。」釋者之竊《易》曰:「存存者,不生不死之真也。」......其得竊文句之似以文其邪哉!

最後,智慧的友友們對此金句如何作解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周易》是不是算命的書
《周易》六十四卦推理法(第三篇)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