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老兵:父親教我的讀書法影響了我整個軍旅人生

老兵:父親教我的讀書法影響了我整個軍旅人生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彭超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父親教我的學習方法,我一直保持到現在,受益匪淺。

我出生在70年代末的一個農民家庭,童年的貧困和快樂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正是因為親身經歷了那段難忘的時光,才讓我真正懂得了知識的重要,也讓我體會到了讀書的快樂。

兒時我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牧童,每天吃過早飯小舅舅就會把我放在牛背上趕著羊群去河邊放牧,在河水衝過的沙灘上舅舅教我寫字,在青青的草地上看圖畫書。

還沒有上學的我,不認識幾個字,聽舅舅讀出圖畫書下面的字後,我才了解圖畫書中的故事。不知從何時起隱隱約約覺得識字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趣的事情,無論走到哪兒只要見到陌生字我都會問舅舅這個字念什麼,那個字念什麼?這是我第一次對文字產生興趣。

作者幼時

80年代初期,農村上學費用很少,但是一直保留著傳統的禮儀。上學前需得理髮,穿新衣服新鞋子,自帶一把小椅子。

那一天,父親帶著我先是用 5分錢剃頭,用8分錢買了本子、鉛筆和鉛筆刀,2毛錢報了名,也就是交了學費。

也許正是因為家庭貧困的原因,我一直對學習不敢有半點的放鬆。

30多年過去了,我一直對教師這一行業無比的尊敬。我的啟蒙老師是楊老師、丁老師和黃老師,這三名老師教半年級、一年級和二年級。因為沒有教室,三名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四處找房子。

夏天的時候老師手提一個小黑板,找一棵大樹,把黑板掛在樹枝上,我們坐在樹陰下,開始一天的課程。教完半年級再教一年級接著教二年級,一上午的時間三名老師要換三棵樹。

圖片來源於網路

冬天的時候,老師們帶著我們到處找廢棄房,那些房子大多是解放前的舊房,也是危房,四面透風。

我們在裡面上課,手腳冰涼,很多孩子凍得手裂出一道口子,鮮血在裂縫處一點一點的往外流。每當這個時候,慈祥的丁老師都會悄悄地流淚,而這時候楊老師會把三個年級的學生召集在一起,給學生們講古文典故,他一邊讀課文一邊講解內容。

頭懸樑錐刺骨、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等等,被他們講得有聲有色。不管外界的天氣多麼寒冷,我們都會靜靜地聽。

休息的時候,我會悄悄翻上幾頁老師的書,儘管看不太懂,但是裡面大概的意思深深吸引了我。這是我第二次對文字感興趣。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的家鄉脫貧有了初步成效,對教育事業有了明顯的重視,鄉鎮蓋了校園,學生有了讀書學習的教室。四年級時候縣教育局又給每個班級配發了桌子和凳子。上五年級的時候我用壓歲錢買了一本字典。那時候沒有六年級,上完五年級就直接升入初中。

上初一的時候,書不多,領到新書以後用牛皮紙包一層,在老師還沒有教的時候,父親領著我先學了一篇古文《兩小兒辯日》,而且父親還教了我一套學習方法。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學習文言文,我頗感興趣,但是文章讀起來詰屈聱牙。

父親陪我學完第一篇文章,看我的書還是新的一點墨水也沒有,便語重心長地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把不認識的生字通過查字典的方法標上拼音,不懂的詞語在課本的空處寫出它的意思,這樣便於下一次更好的閱讀和領會文章」。

我採取了父親說的這套學習方法,語文成績也有了很明顯的提高。

我的高中是在縣城讀的,縣城有新華書店,每個月的伙食費我都會省下來一點用來買課外書,自已看完後,再跟別的同學換著看。

這段時間,我迷戀上看散文,有一次星期六回家,我向同學借了一本朱自清的散文集,如饑似渴的挑燈夜讀,父親看到後再一次教育我:「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把書中好的句子,精美的段落摘抄下來,記在心裡為自已所用。

從此,我便學會了摘抄,每讀一本書都會摘抄一些內容。

彭超(攝於2007年)

後來我參軍到了部隊,在某師部直屬隊服役,師部有一個很大的圖書館,離我們連隊不遠。每到休息日的時候,我都會帶著自己的摘抄本去圖書館看書,晚上熄燈過後,打著手電筒在被窩看摘抄的內容,順便把一天看的書梳理一下。

有時候這些精美的段落會引起我某個細胞的共鳴,於是自己也提筆寫一些小短篇。當第一篇豆腐塊大小的文章在報紙發表的時候,我高興地不知所措,那種成就感大大增加了我對學習的興趣。

當兵第三年我順利考入了軍校。在軍校的三年里,又苦又累,但是我從來沒有放鬆讀書和摘抄的習慣。

我當排長的時候,排里的戰士大多來自農村,真正高中畢業的戰士不多。

作者彭超(攝於2007年)

通過面對面的考核全排33名戰士只有4名是真正的高中畢業生,在談心中我鼓勵他們報考軍校,並把父親教我的這一套學習方法完完全全傳授給了這4名戰士。

每天晚上,我監督他們學習到12:00。一年後,有3名戰士考上軍校,1名考上留疆幹部。

到目前為止,這4名當年的戰士已經是部隊的中流砥柱,他們一直保留著「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也都是本單位的寫作高手。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電腦、電子書、微信朋友圈等等,對書本閱讀有很大的衝擊。但是我仍然保持著從書本中獲取知識的習慣,每天堅持讀書1小時,還是用父親教我的學習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把不認識的生字標上拼音、把不懂詞語的意思寫在空白處,把精美的句子摘抄下來。

30年過去了,我的摘抄本已經有24本,每每翻開總能找到成長的足跡。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彭 超

編輯:李 響

編審:曲延濤

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空降兵戰力爆表!千人競技練兵場,誰是尖兵比比看
我牽著她的手,一起去邂逅歲月的故事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