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外國人,日本這些行業將難以為繼

沒有外國人,日本這些行業將難以為繼

在東京、大阪等日本大城市的便利店、餐廳經常能夠看到外國店員,這並不稀奇,即使在日本一些偏僻的地方也有外國人在那裡工作生活。日本到底有多少外國人呢?日本政府的統計顯示,截至去年6月,在日本生活的外國人共有247萬人,與20年前相比增加了約100萬人,創下歷史新高。

在日本社會少子高齡化問題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外國人為日本社會經濟的有效運轉提供了支持。NHK日前推出了一篇主題為《依賴外國人的日本》的調查報道,報道指出,在個別行業外國勞動者所佔的比例非常高,可以說少了外國人幾乎難以為繼。

日本哪裡外國人增加最快

在日本的外國人人數一直在增加,不管是國際化的大城市還是偏遠地區,截至2017年的4年間,日本47個都道府縣的外國人人數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與2013年相比,外國人人數增加幅度最大的是位於九州地區的長崎縣,增幅到達59.65%,沖繩縣緊隨其後,為51.06%。排在第三位的宮城縣增幅也不小,為37.4%。其後依次是北海道(33.32%)、香川縣(32.37%)、熊本縣(30.93%)、福島縣(29.52%)、島根縣(28.98%)、埼玉縣(28.55%)、鹿兒島縣(27.38%)。增幅最小的山形縣也有1.59%。

從次一級的行政區情況來看,日本全國1741個市區町村中的1316個,外國人人數呈現增加態勢。與此同時,日本人本地人在減少、外國人在增加的市區町村達到1050個。其中增幅最大的前三位都位於北海道,這可能與去當地滑雪觀光的外國遊客不斷增加有關。

外國人支撐著這些行業

在日本各地的外國人中有不少是留學生,但最引人關注的是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幾乎日本所有的行業都有外國勞動者。NHK的報道結合調查對各行業外國勞動者所佔比例進行了介紹,整體來看,日本製造業中外國勞動者所佔的比例最高,約為2%,相當於50個人中有一個是外國人。

從年齡層來看,日本最缺20歲至40歲的青壯年勞動力,因此報道以這個年齡層為對象,結合2015年的政府統計數據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農業中外國青壯年勞動力所佔比例最高,為7.19%,即全行業同年齡層的14個人中有1個是外國人。漁業和製造業也比較高,分別為6.14%和4.73%,即青壯年漁業從業者中每16個人就有1個是外國人,青壯年製造業從業者中每21個人就有1個是外國人。其後分別為旅館餐飲等服務業(2.73%)、教育(2.29%)、信息通訊(2.16%)、研究技術(1.61%)、礦業(1.6%)。

報道稱,從數據上看日本的農業、漁業、製造業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依賴著外國勞動力。尤其是農業和漁業,以素有「首都圈廚房」之稱的茨城縣,農業產值位居日本第二,其農業對外國勞動力的依賴尤為明顯。該縣從事農業的20歲至40歲的青壯年中,外國勞動者佔到29.4%,相當於幾乎每3個人中有1個是外國人。在香川縣和長野県這一比例也很高,分別為19.2%和17.32%。

而在漁業方面,日本對外國勞動力的依賴度更高,同樣年齡層中,廣島縣從事漁業的外國人佔到52.64%,每2個人中有1個是外國人。排在第二、第三位的高知縣和宮崎縣分別為32.49%和24.11%。當地漁業從業者說,「沒有外國人的話,簡直沒辦法做下去」。

為了應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日本一些地方開始積極主動地引進外國人。比如島根縣出雲市2016年就制定了一項目標,要讓在該市定居的外國人佔到總數的30%以上。而鹿兒島縣的串木野市,為了吸引留學生,早在2010年就開辦了日語學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感日本 的精彩文章:

中國遊客雪山救助日本人自己反被困,日本網民竟然這樣說
新報評論:「旅行青蛙」緣何火爆中國?

TAG:動感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