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國時期,清華為何大師雲集

民國時期,清華為何大師雲集

民國時期,清華為何大師雲集

(1)

雕像左起依次為梁啟超、趙元任、王國維和陳寅格,原清華大學國學院教授。雕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令人不由得駐足瞻仰。銅像身後的漢白玉石上鐫刻著各位大師的語錄。

最左邊梁啟超是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在諸多的學術領域如史學、政治學和文學均有建樹。

左2是趙元任,西裝革履,精通英、法、德、日、俄等9種外語,為現代語言學之父,同時他還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音樂家,博學多才。

右2是王國維,為晚清國學大師,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方面成就卓著,著有《人間詞話》。

最右邊是陳寅恪,是中國現代最富盛名的學者,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等多個文學身份於一身,「近三百年來僅其一人」,實為集大成者,是教授之教授,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這四位大師都是我最敬重的,不僅學問高深而且人品堪為人師。

當然,清華園大師不至這四位,還有梁啟超之子梁思成——建築史家。俞平伯——「紅學」大師,吳晗——歷史學家,錢鍾書——現代著名作家,等等。

(2)

1930年的初夏,國民黨試圖將黨義嵌入教科書中,讓學生們接受馴化。時任校長羅家倫積極配合政府,試圖對清華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成立政治訓育部監管學生言論。

很快,清華學生就自發形成大規模抵制,教授們也與所有黨義課老師疏遠。

校長羅建倫被迫辭職。

結果學生們紛紛表示:「無論國父同意與否,我們皆無挽留之意。」

彼時,清華園用的是庚款辦校,就是教育部也奈何不了任何人。

隨後,政府派喬萬選接任校長,當躊躇滿志的喬萬選帶著武裝衛兵進校時,學生們單獨將他請進了禮堂,等喬萬選出來,校方已經拿到承諾,上面由喬萬選親筆寫道: 「將永不任清華校長。」

清華禮堂容不得一點專制和獨裁,清華師生寧可11個月無人管理學校,將教育部提名的校長統統拒之門外。

(3)

清華師生向教育部提出了5個條件:

1、沒有黨派色彩。

2、知識淵博。

3、要有很高的威望。

4、人格要高尚。

5、能實實在在發展清華。

在教育部經過慎重的考慮後,清華便來了一位面目清秀的校長,他就是梅貽琦。

(4)

梅貽琦像

梅貽琦出生於1889年,父親中過秀才,後淪為鹽店職員,梅貽琦懂事之初,家道已中落。

但梅貽琦自幼愛讀書,尤喜科學。1908年,他以南開學堂全校第一成績畢業,進入保定高等學堂就讀,次年便順利考取首批庚款留美生。

1928年,39歲的梅貽琦接到調令任清華大學校長。在就職演說上,梅貽琦發表了那段著名的講話:「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所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

在梅貽琦看來,大學的目的只有兩個。第一是研究學術,第二是造就人才。

這兩者的實現,全依賴於教授。

梅貽琦親自延聘教授。如留美博士趙元任,前清國學大師王國維,維新領袖梁啟超,還有歐美遊學數年卻無任何文憑的陳寅恪。

對於陳寅恪的聘任,校長曹雲祥有些猶疑,但梅貽琦力排眾議,「此導師之職位,非陳寅恪不可,雖無一紙文憑,卻是三百年來不出一個的大師。」

陳寅恪像

清華的任人唯賢,不拘一格,正是從梅貽琦這裡開始的。

還有一位大師,就是數學家華羅庚,華羅庚初中文化,自學成才,20歲時,他以一紙論文轟動數學界。清華數學系主任熊慶趕忙找到梅貽琦,「不知這個年輕人你聽過沒,這樣的才華是絕世罕見的,如果我們能讓他進清華接受教育,以後必將在數學界有偉大的建樹。」

梅貽琦看了看材料,輕聲慢語道:「既然你覺得好,那就好,我聽你的。」

華羅庚破格進入清華,又破格為助教,破格訪問劍橋,破格被直聘為清華教授。

為了給清華延聘一流教授,梅貽琦向來只看能力和品格。

正是在梅貽琦的運籌帷幄下,清華迎來了一批又一批頂級學者,這裡面有朱自清、聞一多、陳省身、錢鍾書等大師。

(5)

梅貽琦在清華力推民主制,不但在學術上尊重教授,更在管理學校的大方向上主張自治。如果他校長有什麼做法不妥,任何人可以站出來批評他。

梅貽琦無為而治,不斷削弱自己的校長權力,不斷推行教授自治。

每次學校遇到什麼問題,先讓教授們自己開會討論。學校開會,梅貽琦坐在一旁聽講,從不干涉教授們的發言。

(6)

有一個故事在清華廣為流傳,說梅貽琦在與夫人韓詠華結婚前,有人告訴韓詠華,「這個人吶,非常不愛說話,能把你悶死。」

韓詠華信口答道:「豁出去了,能說多少算多少吧。」

陳寅恪曾說:「如果一個政府的法令,可以像梅貽琦說話那樣謹嚴、那樣少,那麼這個政府就是最理想的政府。」

當時,因其沉默寡言,遇事斟酌,學生們還給他編了一首詩:

「大概或者也許是,

不過我們不敢說。

可是學校總認為,

恐怕彷彿不見得。」

(7)

梅貽琦一直受到大師們的尊敬和認可。對於每一個教授,他都坦誠相待,哪怕政見不一,觀念相左,他都尊重學術自由和思想獨立。

當時在清華,最為激進的就是聞一多。聞一多是民主鬥士,動不動就在清華課堂發表鼓動演說,滿嘴都是「過激」的言論。儘管如此,梅貽琦從不干涉。

後來清華、北大、南開合併為西南聯大,聞一多更是在廣場集會上高聲呼喊,對學校大肆批評,對教授橫加侮辱。

對此,梅貽琦很不滿,在日記中寫道:「民主自由之意義被此輩玷污矣,然學校之將來更可慮也。」

儘管如此,1944年,國民政府施壓,要求西南聯大解聘聞一多等教授,梅貽琦聽了,根本不予理會。

等到蔣介石約他來面談,他反倒說:「少數言論確有行為不當,很多同仁也都深不以為然,此數人之舉乃一時之衝動,或因其家屬眾多,時有病人,生活太困難,愁悶郁於胸中,所以才找機會發些火氣。」

蔣介石聽了連連點頭:「生活問題甚是重要。」

現在還有如此開明的校長與領導嗎?

(8)

梅貽琦始終主張:「大學教育之重,在於人格。如果一個學生沒有完善的人格,那麼走上社會也不會對社會有利。」

而現在的大學在培養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自始至終,正因為他的堅持,清華學術自由之風,教授自治之風,和學生人格培養之風盛行。

正是梅貽琦的不斷努力,清華從一個名氣大但無學術之實的高校,躍升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大學。日後從這裡走出不少譽享全球的大師

(9)

1937年,北平淪陷。清華被占,南開幾乎夷為平地。為保存中國教育的希望,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南遷,造就了中國教育史上的夢幻奇蹟——西南聯大。

真正管理聯大的人只有梅貽琦一位。清華嚴謹、北大自由、南開活潑,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學風,雖然教授之間有互相瞧不上的,但對於溫文爾雅、寡言少語的梅貽琦,無人不是尊重信服。

雲南省主席龍雲之女考聯大附中落榜,趕緊讓秘書找梅貽琦幫忙疏通。結果秘書說:「我早打聽過了,梅校長的女兒也沒被錄取。」

龍雲不甘心,親自登門拜訪。結果梅貽琦留下他一同吃晚飯,席間問道:「你看這樣好不好,我找一個教授給孩子輔導功課,不收費用,咱們明年再考?」

龍雲只得答應。

(10)

早在清華時,庚款基金非常雄厚,他卻節衣縮食,分文不取。

抗戰勝利後,大陸局勢不明。

梅貽琦選擇踏上了離開的飛機。離開大陸後,60歲梅貽琦先去了美國,在非常簡陋的辦公室管理庚款基金,自己給自己定薪300元,和庚款資助生一樣。國民政府曾要求他將薪水上調至1500元,被他堅決拒絕。

1955年,他回到台灣辦校,於新竹復立國立清華大學。

梅貽琦將畢生之心力交給清華,直到這時仍舊兩袖清風。連病後的住院費和死後的殯葬費,全都是校友們自發捐助的。

1962年5月19日,梅貽琦病逝於台大醫院。病床下有一個緊鎖的皮箱,箱子里保存的是清華庚款賬目,從17年前到現在,一筆又一筆,清清爽爽,分毫不差。

(11)

清華校史專家黃延復,在研究的過程中,一直抱著苛求心理,搜尋人們對梅貽琦的「異詞」或「謗語」,但卻迄無所獲。

「我一直在找他的缺點,可是從來就沒有找到過。」

沒有梅貽琦,就沒有清華的校格,就沒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傳承。

難怪有人在悼文中寫道: 「先生粹然君子,並世諸君子比,華若未逮,而實則過之!」

他並非擁有千秋之名的大師,卻行下功在千秋的業績。

先生一生心系清華,盡畢生之精力,為中國的學術自由,思想獨立開闢沃土,將清華帶上中國教育之巔。中國能與梅貽琦齊名的大學樣長只有北大的蔡元培。

我們回望梅貽琦先生遠去的背影,打量今時今日充滿功利、官僚氣息的教育場,難免會留下一聲長嘆。

百年過去,身形俱滅,江河萬古,滔滔不廢,世人永遠不會忘記,是誰為中國培養了那麼多大師!

而今,全國最優秀的學生雲集於此,但註定成不了大師,因為清華已經不是民國時期的清華,學生也不是民國時期的學生,教授也不是民國的教授。

(12)

何為大師?

大師一詞最早出自佛教梵文Statr,佛教徒稱佛為大師。後來,大師只是追贈死去的高僧的謚號。1992年,台灣把活著的星雲和尚尊稱為星雲大師,他是迄今為止唯一被封為大師的活著的和尚,而其他年長的和尚則稱為長老。

大師被用於學術領域,最早出現在漢代。《史記?伏生傳》記述:「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辭海》中大師的解釋是:「指有巨大成就而為人所宗仰的學者或藝術家。」

我國古代確實有過許多大師,民國更是大師雲集,而建國後沒有一個能稱得上大師。

為什麼我們大學培養不出大師來?概因教育意識形態化,學術不自由思想禁錮也。

台灣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說:「大師者,乃是通方之學,超乎各部專門之上而會通其全部之大義者是也。一個部門學術之有大師,如網之在綱,裘之有領,一提挈而全體舉。」

大師們都是博古通今學貫中西文理皆通者也,「好為人師」非大師也,專家學者非大師也,高級職稱非大師也,教授頭銜非大師也。

中午,我與幾位在清華食堂用餐,那些紅牆清水的老建築讓人感受到百年老校的歷史滄桑感和厚重感。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萊辛視野」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訊網_歷史博客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被活生生煮死的國君

TAG:和訊網_歷史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