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沈括與寧國

沈括與寧國

原標題:沈括與寧國


沈括與寧國


李為民


提起沈括,大凡讀書人,該是無人不曉了。他是享譽世界的我國北宋時代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同時,他還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師、出色的軍事家和外交家。他在許多科技領域都有過十分傑出的貢獻,《宋史》稱讚沈括「博學善文、於天文、方誌、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論著。」他所著的《夢溪筆談》一書,詳細記載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古代科學的世界名著,是中國文化寶庫中極為珍貴的遺產。英國著名的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稱《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並讚譽沈括「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可以說,《夢溪筆談》是炎黃子孫智慧的象徵,沈括是中華民族的自豪。但鮮為人知的是,這樣一位極具影響力的歷史名人,曾經與寧國的歷史有過聯繫。為了更好地挖掘寧國的歷史文化底蘊,再現寧國歷史發展長河中的閃光點,有必要讓更多的寧國人了解歷史上沈括與寧國的關係。


一、沈括在寧國供過職

沈括,字存中,杭州錢塘人,生於1031年。1054年被北宋朝廷授以海州沐陽縣(今江蘇省)主薄,相當於今日的縣長助理一職。沈括在任沐陽縣主薄期間,因主管興修水利工程取得了令人稱道的政績,於1055年被朝廷調任東海縣(今江蘇省)代縣令。嘉佑六年(1061年),沈括從東海縣來到寧國工作,於1062年底離開寧國去陳州宛丘縣(今河南省淮陽縣)任縣令。



沈括為何來寧國?在寧國期間任何官職?史書記載說法不一,至今也難以考證。一種說法是:沈括於1061年在寧國擔任過縣令;而另一種說法是:沈括於1061年來寧國是協助時任寧國縣令的胞兄沈披管理治水工程的。筆者在查閱了大量文史資料的基礎上分析認為:沈括來寧國協助其兄管理治水工程比較可信。


因為,其一、南宋初年高布所編刻的《吳興三沈集》一書中,有「宣州寧國縣令沈披」之說,明代刻本《四部叢書》也同樣記有「宣州寧國縣令沈披」的條文,而提及「沈括任寧國縣令」的說法,最早源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浙江書局刊刻的《沈氏三先生集》,依據「先入為主」的原則,應該是宋、明年代的記載更為可信。其二、在沈括自己所著的《夢溪筆談》中,有「余嘉佑中,客宣州寧國縣」之說法。所謂「客」是指客居,意思是說:我於嘉佑年間,曾客居過宣州寧國縣。而在沈括所著的另一文集《沈氏良方》中,又有「余官居宛丘」的提法。可見「客居」與「官居」是有區別的,這也說明沈括不曾官居過寧國縣令。其三、沈括來寧國後的第二年,因治水有功,被宋仁宗賜職宛丘縣令。如果沈括在寧國期間就已是縣令,那麼任宛丘縣令只是平調而已,何談賜職提拔呢?所以我認為,沈括於1061年來寧國供過職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不是任職縣令,至多可能是擔任過相當於現在的常務副縣長一職吧。


二、沈括在寧國干過大事


沈括在寧國期間,干過一件彪炳青史、功德千秋的大事,即修建蕪湖萬春圩。北宋初年,一次特大的洪水沖毀了位於現今蕪湖市境內的秦家圩,在以後的幾十年里,蕪湖地區便經常發生水患,致使千項良田因水患而無法耕種。雖然修復秦家圩的建議每年都有人提出,但由於工程量大、修圩的可行性論證不足,朝廷一直猶豫不決。


嘉祐六年(1061年),時任江南東路轉運史的張顒及判官謝景溫積極上奏,主張重修秦家圩以絕江南水患。朝廷便委派時任寧國縣令的沈披前往蕪湖勘查調研,沈披便想起其胞弟沈括在沐陽縣任主薄期間,曾成功治理過沐水,有著豐富的治水經驗和才幹,便請奏朝廷要求調沈括來寧國協助其修圩治水。經朝廷准奏後,沈括便辭去了東海縣代縣令一職來到寧國,兄弟倆經過認真的實地考查,力排眾議,堅定不移地主張重修秦家圩,並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治水修圩方案。



萬春圩圖


於是,朝廷便命沈披以寧國縣令之職統宣城、南陵、當塗、蕪湖等八縣民工實施修復秦家圩工程,沈括則主持並負責具體的修圩工程。由於沈括精通水利,又有治理沐水的成功經驗,在施工中,計劃周詳、指揮有方,工程進行得既轟轟烈烈,又十分順利。經八縣萬餘民工近一年的奮戰,築成了一道底寬二十米、高四米、長達42公里的雄偉壯觀的新圩堤,堤內墾闢良田1270頃,沿堤還種植了萬千株楊柳,春來萬畝良田秧苗蔥綠,秋至無邊稻海風涌金浪。宋仁宗聞之大喜,行旨將新修建的圩堤賜名「萬春圩」,並將修圩有功的沈括升任陳州宛丘縣令。

萬春圩的修建,是北宋時期我國水利建設工程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沈括平生治水事業的最大傑作。萬春圩的建成,不僅減輕了蕪湖地區老百姓的水患之苦,還大幅度地增加了農民的糧食收入。著名詩人楊萬里曾讚頌過這一民心工程,詩曰:圩田歲歲續逢秋,圩戶家家不用愁。夾路垂楊一千里,風流國是太平州。事後,沈括及時總結了修建萬春圩的經驗,寫下了《圩田五說》和《萬春圩圖書》等科學著作。


三、沈括在寧國留下過詩文


沈括雖在寧國生活的時間不長,但他卻遊歷了境內的名勝景觀,寫下了讚美寧國山水的詩文。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沈括的詩文多已散失。即使是現存的《夢溪筆談》,也是後人根據殘存的一部份內容整理而成的。有關沈括描寫寧國的詩文,張賢南先生所編輯的《古代詩文話寧國》一書中收錄了僅存的三篇,分別是《寧國十松亭》、《游山門詩序》及《游山門》。



在《游山門詩序》一文中,沈括描寫道:寧國之西,有山蔚然獨起,四壁斬絕,有佛宮棲其間,不可攀而躋也。宣稱江南山川之奧,而寧國縣據其高嵦 ,山門又其尤焉。看,在沈括的眼裡,山門之山蔚巍壯觀,陡峭奇險,為江南山川中最有代表性、最值得一游的山。他還在另一首《游山門》的詩中,更加詳細地描述了山門的奇特景觀,抒發了游山門後的感受。詩的前四句為:


溪水激激山攢攢,


蒼崖腹封璧四環。


一門中嚂俯驚瀾,


造物為此良有緣。


在沈括的筆下,山門溪水湍急、青山簇擁、蒼崖矗立、絕璧相環,是一處天地造化、神工鬼斧開闢出的境地。在全詩的結尾處,沈括更是有感而發:

山川幽深適素尚,


轍蹂萬里窮躋騫。


生平所更了可記,


怪特若此殆未見。


崆峒地首久茫昧,


自此稍欲信所傳。


這意思是說:到深山大川去遊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事,我行萬里路、登臨過無數名勝山川,平生所到之處給我留下的印象仍然記憶猶新。但是,象山門這樣奇特怪異的景觀我卻從未見過,以前只聽說甘肅崆峒山是神仙最早開闢出來的景地,我一直半信半疑,今天到山門一游,總算感悟到了奇特景觀的形成確實有神工的力量存在啊。


由此可見,古代寧國縣山門的自然景觀真可謂奇秀天下,名不虛傳啊!


沈括在寧國期間,還出於對事物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遍游村野山鄉,記錄並分析了在民間所看到的一些現象。如:在《夢溪筆談》卷二十五雜誌二中,記有:「宣州寧國縣多枳首蛇,其長盈尺,黑鱗白章,兩首文彩同,但一首逆鱗耳。家庭檻間,動有數十同空,略為蚯蚓。」


這描述的便是寧國民間所說的「兩頭蛇」,也俗稱「山蚯蚓」,如今在寧國境內仍然可以見到。沈括僅用了幾十個字,便將蛇的形態、花紋、鱗片及棲身、活動等特點描寫的很具體,體現了他觀察事物時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


在《夢溪筆談》一書中,還有一處是對寧國茅栗的考證:江南有小栗,謂之「茅栗」,「茅」音草茅之茅也。以余觀之,此正所謂「芧」也,則《莊子》所謂「狙公賦芧」者,芧者音「序」,此文相近之誤也。在沈括認為:江南一帶將小栗稱為「茅栗」是錯誤的,「茅栗」就是《莊子》一書中所指的「芧」,應叫「芧」才對,是因為「茅」與「芧」字形相近而造成的誤稱。或許是沈括在寧國生活的時間不長,了解的情況不夠全面,在這個問題上,他犯了一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的小錯誤。實際上,寧國人稱小栗為「茅栗」並沒有錯,「茅栗」是指野生的小板栗,而「芧」在古書中指的是「橡實」,即寧國人稱的「橡栗子「,其不可生食,卻可製成形似豆腐的食物,在寧國叫做「橡栗子豆腐」。 「茅栗」與「芧」(橡栗)是兩種不同的果實,顯然,沈括是將「茅栗」與「橡栗」混為一談了。


在《夢溪筆談》中,沈括還記載了他在寧國期間考證民間收藏的一份史料的事。原文大意是:我於嘉佑年間曾在宣州寧國縣住居過,當時縣裡有位叫方玙的人,他的高祖方虔曾擔任過唐末吳王楊行密的守將,帶兵駐守寧國縣,以防備浙江。方虔後來被吳越人俘虜了,他的兒子方從訓便子承父職繼續帶兵駐守寧國,所以方的子孫至今都是寧國人。方玙的家中收藏有吳睿帝楊溥與方虔、方從訓交往的書信,而且至今都保管得很好。這些書信落款處的簽名均是「使」或者「吳王」的字樣,其中一信寫道:「錢鏐於本月內已經死亡。」據《五代史》記載,錢鏐是在公元932年死亡的,而楊溥卻在930年就已經篡位當了皇帝,怎麼會在932年還自稱「吳王」呢?但楊溥信中所說之事非常詳細,翰墨印記也很清晰,應該是當時的手書原件。我從方玙處得到了四張楊溥的手書,現在還保存在家中。



由此看來,沈括在寧國期間收集了不少散失在民間的文史資料,並且以求疑存真的科學研究態度對資料進行了認真的考證,可見早在寧國時,年青的沈括就已經是科學研究的有心人了。


星轉斗移,時過境遷。由於沈括所處的時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我們無法挖掘出更多的有關沈括與寧國的故事。但是,畢竟沈括曾經在寧國的土地上留下過足跡,寧國的一些山川名勝、風土民情也經沈括的文筆而流傳於後世。僅此,我們也應該為寧國的歷史而感到驕傲。

(作者系原寧國中學校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以江河為紐帶,讓眾多景點「串珠成鏈」
自然科學巨子沈括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