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居正之死:張居正為何死後被鞭屍

張居正之死:張居正為何死後被鞭屍

原標題:張居正之死:張居正為何死後被鞭屍



張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湖北江陵人 ,時人又稱張江陵(今湖北荊州)。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

張居正是怎麼死的呢?


張居正於國事日以繼日地奔忙,連十九年未得見面的老父文明去世,他都未能服喪守制。萬曆九年(1581年),五十七歲的居正,終於勞累病倒。 萬曆十年六月二十日(新曆7月9日),居正病逝,捨棄了他十年始終不放的權力,十年來竭誠擁裁的皇帝,撒手人寰。


死後,神宗為之輟朝,贈上柱國,謚「文忠」。他帶著平生的抱負埋入了江陵的墓地,可他哪裡知道,自己一生為國任勞任怨的功德,換來的竟是家族子孫的大難。


張居正一切的改革著已於地主階級的長遠利益,因而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損害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自己在政策及用人上也存在一些失誤,他死後,有些人就開始了肆意的報復和攻擊。而神宗呢? 居正在位時,他不是一直尊其為師嗎?那是出於需要與無奈。他早已耿耿於居正的震主之威。據傳,一日萬曆讀書,念到「色勃如也」時,誤將「勃」讀成了「背」。

突然聽見身邊一聲大吼:「這個字應該讀『勃』!」居正這一聲大吼,讓萬曆真的有些「勃如」了。但礙於居正當權,沒有發作。但從此,居正在萬曆心裡便不是敬愛,而是敬畏了。


神宗的報復:死後被鞭屍


居正當國十年,所攬之權,是神宗的大權,這是居正效國的需要,但他的當權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權力上,居正和神宗成為對立面。居正的效忠國事,獨握大權,在神宗的心裡便是一種蔑視主上的表現。這是帝王的邏輯!居正既死,神宗這個已經成年的以享樂和追求財富積累為天性的年輕皇帝,開始尋找一種復仇的快慰。


張居正逝世後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居正生前所薦,他的下台,標明了張居正的失寵。


不久,言官把矛頭指向張居正。神宗於是下令抄居正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還差點開棺戮屍。他的家屬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復以前弊端叢生的舊觀。致使剛剛中興的明朝,又走開下坡路。整個神宗一朝,沒有人敢為居正呼冤。

然而國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啟二年(1622年),明熹宗為激勵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張居正,予以復官復蔭。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間已無張居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周瑜是個什麼樣的人
大寒是什麼意思

TAG: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