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前期要不要吃藥?改變生活方式,也能告別糖尿病!

糖前期要不要吃藥?改變生活方式,也能告別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展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也就是說發展到第三階段才是嚴格意義上的糖尿病。但在我國,糖尿病的知曉率僅為36.1%,且有很大部分群體處於糖尿病前期,如何扼住要點,逆轉糖尿病的發展?

若空腹血糖≥7mmol/L,餐後血糖≥11mmol/L,即為糖尿病,很難完全逆轉,而且併發症多、注意事項多,會直接影響生活。

但如果空腹及餐後血糖在糖尿病及正常值之間,屬於糖尿病前期(也叫糖調節受損),干預得當,完全可以逆轉,所以一定要抓住這個能擺脫糖尿病的機會。

糖代謝狀態分類

糖前期的分類

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期間,但餐後血糖正常,稱為空腹血糖異常(IFG);

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期間,稱為糖耐量受損(IGT);

如果是空腹血糖異常和糖耐量受損兩種情況並存,即為空腹血糖異常+糖耐量受損。

不論是空腹血糖異常還是糖耐量受損,都屬於糖前期,它是2型糖尿病的必經之路。如果處於糖前期,不加以干預,每年至少有10%的人會發展為糖尿病。因此,糖前期患者也被稱為糖尿病的後備軍。

糖前期雖然血糖水平偏高,但幾乎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不僅容易被忽視,還會給人體帶來不小的傷害。

1神經系統受損

長期血葡萄糖過高,會損害神經系統。傷到植物神經系統時,常表現為四肢麻木、手腳冰涼、有疼痛感、有螞蟻爬行感,甚至可能出現腹瀉、便秘等症;若為顱神經病變,可出現眼瞼下垂、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症。

2脂代謝異常

糖代謝紊亂時,過多的糖分會轉化為脂肪,導致脂代謝紊亂,可引起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謝疾病。有時候還會伴隨蛋白質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升高。

3心腦血管疾病

人體血管遍布全身,高血糖往往會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減緩,處於高凝狀態,易引起動脈斑塊,甚至血管狹窄,導致心梗、腦梗等危險疾病,也會影響心臟等全身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

研究發現,糖前期會增加冠心病、動脈硬化、腦卒中等大血管病變風險,發病率可高達40%。

因此,積極干預糖前期的血糖水平,不僅可以逆轉高血糖,阻止糖尿病的發生,還能減少更多的併發症。

高血糖,發現得越早,治癒率越高,但我國糖尿病的知曉率低,糖前期的癥狀更是隱蔽。那麼,哪些人是糖前期的高危人群?

1 年齡

我國主要以2型糖尿病為主,佔到總患者的90%,雖然年輕化趨勢明顯,但大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且隨著年輕的增長,胰島β細胞功能會逐漸減退,也會增加胰島素抵抗風險,從而增加糖尿病發病率。

2 肥胖

很多人都不把肥胖當回事,但得記住:過於肥胖,其實是一種病態,不僅與乳腺癌、腸癌、肝癌等多種癌症有關,還會增加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而且肥胖會引起代謝紊亂,包括糖代謝,也能造成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風險。當BMI大於25,風險增加1.2倍。

3 高血壓、高血脂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統稱為「三高」,屬於同源性疾病,無論是病因還是危害上都存在共通性,不僅能互相影響,還能合併發作,大幅增加血管病變等危害。

因此,不論是高血壓還是高血脂,都會增加高血糖風險。其中高血壓患者,血壓每升高10mmhg,高血糖風險會增加28%;高血脂患者,甘油三酯每升高50mg,高血糖風險增加68%。

4 家族史

糖尿病有非常明顯的遺傳性,尤其是1型糖尿病,如果有其它高危因素或是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更易發生糖尿病。

如果家族史中一方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遺傳糖尿病的可能性約有20%;父母親都患有糖尿病,遺傳的可能性增加到30-40%。

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萬一自己或者身邊的人血糖偏高,屬於糖前期,怎麼辦?

既然糖前期可以逆轉糖尿病,怎麼進行干預會比較好,需不需要吃藥?

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

目前對糖前期的干預主要以生活干預為主,但如果病情發展過快也要及時用藥,如:胰島β細胞衰減的比較快時。具體應遵醫囑。

多項研究顯示,糖前期進行適當的生活干預,可以延緩或終止2型糖尿病的發生。我國大慶研究發現:對糖前期人群的生活干預6年,之後14年的糖尿病發病風險可下降43%;美國研究發現:生活方式干預3年, 糖尿病風險下降58%。

要注意的是:糖前期雖然血糖不是太高,但一定要及時檢測血糖值,包括餐前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同時每3個月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如果血糖超出了指標,也要開始藥物治療。

生活方式干預,主要指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科學運動、健康體重等方面。

1、飲食干預

限制飲食的總熱量和脂肪攝入,避免熱量過剩或肥胖。其中,油脂類食物的熱量應低於食物總熱量的30%,其中飽和脂肪(壞脂肪)應少於10%,如:黃油、動物油等,也要少吃甜品、動物內臟等;

適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蔬菜、水果、豆類等。

2、運動干預

長期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瑜伽等,每周運動時間不少於150分鐘,每天運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

每日至少鍛煉30分鐘,每周不少於5日。運動貴在堅持,切忌三天打漁兩天晒網。

此外,應避免長時間久坐,尤其是辦公室人員,一定要適時活動,也可以站立、走動一下。

3、體重干預

有資料顯示,若在成年時期能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可使2型糖尿病發生率降低50%以上。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對健康非常有利,將BMI值達到或接近24 kg/㎡(主頁回復「BMI」即可獲取計算方式),或體重至少下降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TV養生堂 的精彩文章:

容易被忽視的出血可能是惡性腫瘤!一滴尿竟能篩查出致命癌症?
我國首個糖尿病膳食指南發布!做到這幾點,降糖控糖,科學又高效!

TAG:BTV養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