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延最害怕的軍隊,連續慘敗16歲,最後被諸葛亮全殲,如今被複制

魏延最害怕的軍隊,連續慘敗16歲,最後被諸葛亮全殲,如今被複制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82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魏延,字文長,是荊州義陽人氏。在正史上,他驍勇善戰,於入川之戰中,屢立奇功,得到了劉備的賞識提拔;隨諸葛亮北伐時,他則曾大敗魏將郭淮,並成為了蜀漢軍中的第一人。這樣一員悍將,雖然其忠義在《三國演義》中被黑的相當慘,但是他的驍勇,卻沒有打折扣——面對關羽武藝相當的龐德,他能大戰三十回合而不敗;身長九尺,高大威猛的王雙,他能一刀斬於馬下;蜀中四將之一的泠苞,他則能兩度生擒。可是,在演義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隊,卻連續將他擊敗了十六次。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本這支部隊,並非普通士兵,他們生於南中的不毛之地,屬烏戈國。諸葛亮平定南蠻,並六擒孟獲之後,帶來洞主向孟獲獻計道:「(烏戈國國主兀突骨)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採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晒乾復浸,凡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兵。今大王可往求之。若得彼相助,擒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如此看來,這支藤甲兵的確非常厲害。那麼他們是否名實相符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們的戰績。

藤甲兵剛剛出場,就遇上了魏延的軍隊,兩軍相交之時,蜀軍不管是用刀、用槍,還是用箭,都不能傷他們分毫,他們的利刀鋼叉,卻對蜀兵傷害極大,最終威猛的魏延,敗得相當狼狽,蜀漢軍中甚至有人勸說諸葛亮放棄這次南征。可是諸葛亮並沒有聽取這些建議,率軍返回蜀漢,而是繼續讓魏延領軍出戰。那麼魏延有沒有扳回一局呢?答案是否定的,小說第九十回中寫道「魏延且戰且走,已敗十五陣,連棄七個營寨。」再加上之前的交鋒,魏延足足敗在了他們手中十六次,這類戰績,魏延終其一生,也沒有經歷過第二次。

當然了,以魏延的性格和能力,他雖然一時半會拿藤甲兵沒什麼辦法,卻也不一定會如此狼狽。他之所以連戰連敗,一路敗退,除了部曲實力的差距之外,還與諸葛亮的計謀有關。在他敗了第一陣之後,諸葛亮就下令讓他再敗十五陣,輸掉七個營寨,並最終將藤甲兵引入山洞之中,全部燒殺。而做這一點,諸葛亮看似輕輕鬆鬆,其實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那就是折損壽命。能夠大敗魏延,並讓諸葛亮折壽,藤甲兵的威力,可見一斑。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演義僅是小說罷了,藤甲兵再厲害,還不是羅貫中吹出來的?談論小說有什麼意義呢?其實,藤甲兵並非杜撰,他們雖然沒有演義中這般神奇,比如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之類的,但是以藤為甲,刀槍不入,卻是真實的,而且這類鎧甲還被當地的人們複製了出來。

在四川省安順市開發區,有一個叫歪寨村的村落,其祖先便是三國時期的藤甲兵,併流傳下了製作藤甲的方法,為了證明此事,他們還將用當地的青藤製作了一男一女兩套藤甲,穿上這樣的藤甲之後,很難被普通刀箭傷害。這一消息傳開之後,引起了國家軍事博物館的注意,這兩套藤甲也收藏。

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史料已經缺失,我們不知道諸葛亮七擒孟獲時,是否曾真的火燒數萬藤甲兵,但是我們能夠明確知道的是,這一在傳說中,曾讓大將魏延無計可施的特殊兵種,真實存在過,而且至今依有傳承。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到底是被誰坑死?真相讓人意想不到
劉備倚重趙雲,為何不加以重用?原來是因為趙雲立了四件「功勞」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