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所謂「誠」,就是既不欺人更不騙己

所謂「誠」,就是既不欺人更不騙己

《傳習錄》讀書筆記

(10)

既不欺人更不騙己

宋明兩代的很多儒生,人生的終極追求就是得「道」,於是就產生了一門對後世影響很大的學問——道學(也叫理學)。而集道學之大成者,就是南宋的曠世大儒朱熹先生。道學高舉孔孟大旗,說真正的儒學自孟子後就中斷了千餘年,而道學則是孔孟儒學的正統繼承者。朱熹振臂一呼,並對儒家經典作出全新解讀,被官方認可,經久流傳,影響深遠。

所謂「道」,簡單地說,就是天下所有規律的總和,事物運行的根本法則,得到了「道」,不但能明白世間的一切,還有機會邁入「聖人」的殿堂。

既然「道」這麼神聖,自然吸引了一眾牛人前赴後繼,捨身追尋,不敢言悔。作為一個自幼就有「成聖」之志的傳統儒生,王陽明自然也不例外,但在如何得「道」這個問題上,王陽明經過長期實踐和感悟,與朱熹認為的得「道」方法產生了分歧。而朱熹的方法當時被認為是真理,是不能被懷疑的。

朱熹認為,《大學》就是如何「成聖」的指南,具體程序在其第一章都已經規定好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步一步往上走,還不能隨便越級,只要功夫深,就能「明明德」,並最終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大學》第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王陽明認為,關於如何得「道」,孔孟的學說簡單又直白,而後世儒生的解讀反而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世人被這些儒生錯誤的觀點蒙蔽,反而忘了從最初的起點尋求答案(當然,這一觀點主要是針對朱熹的)。所以,王陽明一生倡導要遵從儒學的「原教旨主義」,反對對孔孟經典進行修改和機械性解讀。他還不斷探尋簡單直接的「成聖」方法,讓人們既能理解理論,又能付諸行動。

總體來看,關於如何得「道」,朱王二人都強調格物和誠敬的重要性,只是在順序和程度有差別,朱熹更重理性,王陽明更重感性。二人的爭論點,集中體現在對《大學》一些概念的解讀上。朱熹認為,要想得「道」最基本、重要的功夫就是格物,強調向外求理,懂得理多了,自然功夫就深了。而王陽明認為《大學》闡述的中心思想是「誠意」,一方面是因為古本《大學》強調的就是「先誠意,後格物」,而朱熹在作《大學章句》時,對古本《大學》中一些概念的順序作了調整;另一方面,王陽明認為「誠意」本來就是孔孟遺書的首要觀點,他只不過是把以前聖人的觀點作了強調而已。

比如,《中庸》就說「不誠無物」「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孟子認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等等。作為孟子「性本善」觀點的忠實支持者,王陽明認為「誠」不但是德行的基礎,而且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至誠則眾德自備」。如果沒有一顆誠摯的心,讀再多的書、懂再多的道理有什麼用呢?

王陽明以「誠」為要的觀點,是他「心即理」思想萌發的起點。「理」就是「道」,「心即理」簡單地說,就是萬事萬物的道理都是人們心理活動的反應,道理存在每個人的心中,而不是存在萬事萬物之中。這是對幾百年來儒生將朱熹主張的「向外求理」奉為圭臬的一種反對,在當時被認為是異端邪說。

為了說明「心即理」,《傳習錄》中,王陽明經常舉的例子就是:孝順的道理不能到父母身上去求,忠君的道理不能到君主身上去求等等,這些道理都在我們的心裡,不會因父母去世而失去,也不會因君主的更替而改變。而且那些不識字的人,沒有讀過書的人,不也是懂得很多人生道理嗎?因此說,道理不存在於人們的心外,凡事要從內心尋求答案。

既然「心即理」,也就是說人人都能得到正確答案,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壞人壞事呢?這也是很多人的疑問,王陽明的解答是:心分三種,人剛出生時的心純潔無瑕,叫做「本心」;長大的過程,就是「本心」被社會污染的過程,叫做「人心」;而人們窮其一生都應在克服「人心」的惡念和私慾上下功夫,從而達到另外一個純潔的狀態,叫做「真心」。之所以有那麼多壞人壞事,就是因為「人心」被私利和惡念所蒙蔽,從而做出了不正確的判斷,也就是說得出的「理」是不對的,用不對的「理」指導行為,自然不會得出好的結果。簡單地說,王陽明認為人的一生就是尋求「真心」的過程,找到了「真心」並一直保持下去,也就找到了「成聖」之路。

王陽明是孟子思想的忠實傳承者,「性本善」是其思想立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晚年大力倡導的「致良知」,就是這一思想的最重要體現。良知是「不學而能」的,是人人都具有的「是非之心」。王陽明相信,只要人人都能達到「良知」的境界,並且按照自己的「良知」行事,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這是王陽明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留給後世最寶貴的思想之一。雖然這一思想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無疑是異常困難的。舉例來說,人們都知道好色不對,但往往經不住美色的誘惑;人們知道不義之財不可取,但真正能夠經受住考驗的又有多少?所以說,王陽明把「誠」放在所有功夫的第一位,要求既對別人誠實,也對自己誠實,而且相比而言,他更強調的是對自己誠實,尤其在不被他人知道的情況下,也不能自己欺騙自己,這就人們常說的「君子慎獨」。否則,內心生出的愧疚,會讓人永遠無法得到安寧。

原文很精彩

【原文】

蔡希淵問:「文公《大學》新本,先『格致』而後『誠意』工夫,似與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從舊本之說,即『誠意』反在『格致』之前,於此尚未釋然。」

先生曰:「《大學》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個『誠意』,『誠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誠意』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為善去惡,無非是『誠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窮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蕩蕩,都無著落處,須用添個『敬』字,方才牽扯得向身心上來,然終是沒根源。若須用添個『敬』字,緣何孔門倒將一個最緊要的字落了,直待千餘年後要人來補出?正謂以『誠意』為主,即不須添『敬』字。所以提出個『誠意』來說,正是學問的大頭腦處。於此不察,真所謂『毫釐之差,千里之繆』。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誠身』,『誠身』之極便是『至誠』。《大學》工夫只是『誠意』,『誠意』之極便是『至善』。工夫總是一般。今說這裡補個『敬』字,那裡補個『誠』字,未免畫蛇添足。」

【譯文】

蔡希淵問:「朱熹《大學》新本,先有『格物致知』,然後才是『誠意』的功夫,似乎與《大學》首章的次序不合。如果遵從先生舊本的說法,『誠意』應當在『格物致知』之後,對此我還有點不明白。」

先生說:「《大學》的功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誠意』,『誠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如果以『誠意』為主,再去『格物致知』,功夫才有著落之處。所謂為善去惡,無非都是『誠意』的功夫。如果像朱熹新本的次序,先去窮盡事物的道理,便會空空蕩蕩,沒有著落,必須再加一個『敬』字,才能與自己的身心關聯起來,然而這終究是缺乏根源的。如果必須加一個『敬』字,為何《大學》的作者卻將這個最緊要的字落下了,等到千餘年後的人補出來?所以我才說以『誠意』為主,就不需要添加一個『敬』字。之所以提出『誠意』,正是因為這是做學問的根本宗旨。對此沒有體察,真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了。大體而言,《中庸》的功夫只是『誠身』,『誠身』的功夫做到極致就是『至誠』。《大學》的功夫只是『誠意』,『誠意』的功夫做到極致就是『至善』。功夫總是相同的。現在在這裡補一個『敬』字,那裡補一個『誠』字,未免畫蛇添足了。」

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曾國藩

覺得不錯,請點贊和轉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土木公呈 的精彩文章:

這幅書法作品拍賣價1200萬,你怎麼看?

TAG:土木公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