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哲學的終極整體與客觀 心之學的辯證法

哲學的終極整體與客觀 心之學的辯證法

王陽明「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唯心主義?!根本就是整體論嘛,老夫子們都是胡亂地解讀。

無善無噁心之體,就是物質,

有善有惡意之動,就是意識,

知善知惡是良知,就是理論,

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實踐。

所有這些就是整體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是說要把馬克思哲學用到中國的各個領域,而是馬克思的哲學,少了對人的哲學,要加上中國人的「人的哲學」才是整體。

越來越感覺到唯物主義哲學中將中國文化很多東西強加了「唯心」的標籤是多麼的錯誤,哲學本身就是學說,而中國幾千年來產生的眾多學說足以彌補馬克思主義里的不足,需要客觀地,去偽存真地解讀古人的學說,既要放在當時的語境進去理解它們,又要用現代的眼光去解讀應用它們,而關於人的主體意識的部份,有很多精彩。

「中國哲學以為,一個人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完成這個統一,就是聖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國聖人的精神成就,相當於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聖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國的聖人不是不問世務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內聖,是就其修養的成就說;外王,是就其在社會上的功用說。」「他的哲學不是用於打官腔的。他更不是塵封的陳腐的哲學家,關在書房裡,坐在靠椅中,處於人生之外。對於他,哲學從來就不只是為人類認識擺設的觀念模式,而是內在於他的行動的箴言體系;在極端的情況下,他的哲學簡直可以說是他的傳記。」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用儒、釋、道等的標籤將中國傳統哲學貼上了不發展的標籤,那究竟是害了誰,因為我們的根源於傳統哲學,我們的思維方法源於傳統哲學,我們的日常思考都源於傳統方式。要將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方法就是將古代的思考用現代的語言表述下去,將傳統哲學賦予新的內涵。古代哲學講的是內聖外王,人人皆可為聖。其實聖人也是從人先做起的。

王陽明所構成的心學恰恰也是同其古人一樣,是從個人的體悟中得到的,他所傳承的哲理有儒家、會有道家、亦會有佛家,這也是古代文人所廣為涉獵的,應該還有兵家等等,不管什麼家,其來源均為對宇宙萬事萬物所體悟,分成百家不過是人為的對各種理論的表述的角度不同而已。道家講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佛家講的是萬法歸一,儒家講的是天理人倫。其事實上都是講著「天人合一」的整體。察其之不同源於各種理論意識的不同派別,察其同源於宇宙萬事萬物而已。

所謂的雜合,正是對宇宙萬事萬物體而察歸一,不用去貼什麼理論是佛家,什麼理論是道家,又是什麼理論是儒家的,這些千萬的家,這些諸子百家不都是從實踐中的體悟而來的嗎,當然有些的表述則限於時代的、科技發展的局限有一些確實不適合現代方法但也不能全盤否定吧。

中國的哲學述說的是人格,如何為人,但事實上為人與入世做事是一個整體,雖然說的是人的立德但同時也要立行,各代先賢總想把人的道德規範確定下來,殊不知所有的道德規範都源自於當時的社會環境,這就產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道德規範。這就有了不同時期的行為道德哲學,但是哲學僅只是行為道德嗎?在這個時代,各類思維方法、各種思潮的湧現,如果還是如以前那樣從道德的角度來理解中國傳統哲學,那就會是多麼狹小範疇。西方的分析方法使自然哲學將科學與宗教分離開來,促進了思維的解放。有了哲學有了進步的意義,而現在如何仍然將東方的哲學沉醉於文化,沉醉於人文的角度,那麼又如何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將中國的傳統與現代科學相融合,如何將通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將「樸素的唯物主義」現代化呢。

同樣我們所要堅持的主義也是需要發展的,它也是屬於對宇宙萬事萬物體觀察而形成的,也是一個標籤,要領會它而不能止於一個標籤。

下面具體地說四句教的現實意義: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一看到這四句就是物質與意識、理論與實踐的表述,根本就不是什麼唯心論。不過看了一些對這四句教的解讀多從為人道德來講,但我一看到就覺得這些本身就是方法論,如何立志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人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但立志完了不能空談,就要去做事。但如何做事,古人都很少講,也很少去分析,都是要自己去體悟,才有格物致知的說法。「善、惡」一定要用為人之善與為人之惡嗎?也可以從做事如何去做對的事,防止做錯的事。對的事的標準在哪裡,錯的事標準在哪裡?

「無善無噁心之體」,宇宙萬物本身是個整體,在沒有人類意識所強加於它們身上的時候是沒有善惡對錯的,沒有人類的意識加於它們就是整體,比如宇宙就是那個東西,沒有人類去區別是太陽系還是銀河系,是恆星還是黑洞,沒有這些定義,沒有對錯,沒有善惡的,太陽系、銀河系只是宇宙整體的一部分,是人類將它們分開,分別定義,恆星與黑洞是人類所定義的,即使它們是客觀存在的。吃的飯是也是整體,而不是蛋白質等的整合,是沒有對錯與善惡的。它們是獨立之體,反應於「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上面說的客觀的整體的事物,則是由於人類的意識有了對它們的反映,從而有了對這些事物有了定義,定義它們是善,是客觀的,是對的,對於不是客觀的事物,或者理解錯誤不客觀的事物就是惡,是錯的。這些善、惡都是需要人類的意識來對它們進行定義。如何對它們進行定義。就是知善知惡了。因為有了人類的意義,並將它們進行定義,而有了太陽系、銀河系,在太陽系之內的相對於太陽系就是善,是對的,太陽系之外的星系要是認為是太陽系那就是錯的,是惡的。有了定義才有了對錯,有了善惡。

所以所有的科學都是「意之動」,所有的文化也是「意之動」,所有人類社會的東西都是「意之動」,客觀外在的是「心之體」,它們是客觀存在的外在整體,是「體」,是物質,而人類的意義對客觀外在的體、物質進行定義後而成了「意之動」,是意識。科學是物質的體,意識的用。

單有外在的客觀整體,沒有人類的意識,人類的「意之動」,是沒有善沒有惡的。只有人類意識的參與,才有了「善」與「惡」的區別,才有了對與錯的區別,才有也「真理」與「繆誤」的區別。

因此事實上的物質與意識是整體,單有客觀的物質是沒有對錯的,所以科學如果有對錯,那麼都是人類的意識活動,它並不是物質的本體。所以科學不是客觀的物質的,而是主觀的意識的。

中醫與西醫都是對客觀的人與環境的研究,人與環境是物質的,是沒有對錯的。古人通過研究人與環境的整體形成了中醫理論。現代醫學則是對人這個整體進行解構研究,形成了現代醫學的理論,二者都是人類的意識活動。意識活動如何能知善知惡呢,就是要有良知。這個良知就是客觀性與整體性的綜合辯證。中醫的理論要有客觀性就需要進行實踐的檢驗,這也就是中醫億萬人體實驗的由來。西醫的理論也需要進行實踐的檢驗,否則也就不用講臨床了,三期臨床等等了。但現代醫學沒了整體,雖然是對客觀性規律性進行研究,沒有整體它的客觀性就大打折扣了,否則也不用不斷地更新否定自已,否定是對錯誤的否定,正是由於其機械的分析客觀整體。中醫有些雖然源自於整體,但沒有提練升華為規律理論,不能整體全面地應用,比如單方驗方性的經驗。因此,中西醫都需要繼續發展,源於人的意識仍然無法全面地客觀地完成對人體的整體的了解,即使中醫已經走過了幾千年,當然發展的前提是繼承,如果連整體性客觀性的意識都無法繼承的話,又何談發展了。

有了上面的物質與意識的整體,是世界觀,就需要有認識世界的方法論,那就是「知善知惡與為善去惡」

「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是正確的倫理道德體系。從科學上講就是已完備形成的正確的理論體系。古代慣從道德體系上講,就是社會與教育所傳承與人的。傳習錄里有關「良知」的詞有一百多處,其主要講述的就是良知是要用心去探求的,但不能只探求而且還要去用,真真正正去地用,才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從而得到「良知」。

《傳習錄》里的一句話原文:」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人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在《亡國》一文中被附會成封建禮教了的等級觀了。而事實上就該理解為這裡的」良知「是正確價值觀,是因為生我養我而需敬老愛才的自然天性,是正確的善。

還有」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務其良知,則自能公是非,同好惡,視人猶己,視國猶家,而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求天下無冶,不可得矣。 「在《亡國》文里成了「不可操作的理想主義,但是這是建立在每個人都是好人基礎上的空中樓閣,與實事不符,不具備可操作性!而且都是口號,缺乏思辨的分析、嚴密的論證,經不起質疑!每個人和每個人的家庭、出身、職業性格不同,怎能做到「同好惡」??不可能!!吃個飯,還有人愛吃甜的、有人愛吃酸的!同好惡是不存在的,把別人當做自己去愛,如果別人是個惡人,敵人,想殺了你搶你的錢,想侵略你的國家,殺害你同胞,你還能把他當做自己去愛嗎?!」摘自《亡國》

這也就是象前面說的,用某一否定邏輯來否定全局。難道有一些壞人壞事就不要」平等「不要愛人如愛己了,不要良善的行為了。更可惡者其文中「視國猶家,國是什麼?是朝廷嗎?是明王朝嗎?愛它像愛自己的家庭那樣?那如果朝廷欺負小家,橫徵暴斂、苛捐雜稅,你還怎麼愛?看來這個良知也沒什麼新鮮的,就是讓你順從啊,服從啊,是培養封建順民的。」這裡的言論就如同現在網路上的「我愛國但國不愛我」的同樣論調。不再展開說了,這裡有太多了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在裡面,恰恰是幾十年來的丟失了傳統文化的後果,整體社會的浮躁源自於此。同樣傳統文化里的善的觀念,不是個人與生俱來的,而是客觀來源於社會,人是社會的,良知源於社會媒體及國家機構層面等上層建築引領著社會的價值觀,這種社會的善會因總體的變化而成惡,變惡,如果引領向惡,比如價值觀的物化,則人心原本善的觀念而追求於惡。社會不向善,人心如何能善,人心不善,社會焉能善。如何為善要取得「良知」不能是口號,而是要有現實的操作與引領。

良知也可以理解為正確的標準,我的理解就是整體與客觀的綜合。用它來恆量科學理論是否正確之善,錯誤之惡。就如同中醫與西醫的關係,具體的有《說中醫》十一篇。

「為善去惡是格物」。有人說這些說法是我個人對古人的歪曲,古人說的就是道德,其實真的可笑,你是古人嗎?你又怎麼知道古人一定說的是為人之道德,而不是做事之方法?恰恰 是現代人對古人的理解都囿於文字上的解釋,將古人的哲學,將古人的體會簡單化了。古人做的事與我們現代人做的事沒有什麼不同,生活工作學習,差異的只是內容,而不是方法。自古方法都源於做事,所以才有格物致知。格物不能理解去格個物件,格每個物件,這也是王陽明格過的,也是當時的他從字面上去理解了比他更古的學者的結論,才會傻傻地去格竹子好多天。格物致知,就是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去格物,不去做實踐,那麼你學到的知,僅僅是學到的知而已,而無法達到「知行合一」而獲得「良知」,所以才要「致良知」。就好比老師講了一堆的定律,這些理論,你不去做題目,如何能理解這些定律的變化,如何能做對題目而成為自己的」良知「,只有每道題過,每道題求得正確,才能」致良知「,而真正的懂到了定律、公式的意義,而「知行合一」。而不能說因為做錯了題,所以」知行合一「的道理是錯的,做錯的原因恰恰是因為他們知行不能合一。

這才是真正的四句教哲理,而不僅是做人,更是做事,要有正確的世界觀,知道世界是外面的無善無惡的,有也人的意識才是有善有惡的,人的意識對客觀世界的總結而成各類的科學的、哲學的理論。做人就要先從理論中學習,在實踐中領會,同時要存天理、去人慾,把握規範於客觀的外在,克服臆想式主觀的內在,才能取得具體的知識與能力的創造性的運用,而達到「知行合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哲理,使文明傳承穩定,四大古文明只有中國碩果僅存,而且在遭受外族的入侵後依然能保持連續性,維持中華文明長久生命力的,它不僅在於對自身的不斷糾錯,同時還能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強化於自身,因為整體是客觀存在而發展的,就象中醫就是這文化樣式,歷經百代而不止,正是在於承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道統。即使有所浮沉,但站在道的高度上,就可以看清最遠的發展方向,是中國夢的方向,需要整合中國傳統心學的人的學問。

看到當代哲學過於使用西方哲學分析,簡單粗暴地隨意解讀傳統文化,然後拿來貶低傳統:比如」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 就是說因為我們心動了,風、幡才動!我的心這個主觀的意識決定了風、幡這些客觀的物體,也是主觀決定客觀,精神決定物質!本意真是如此嗎?本來應該是人的心不能被外界的事物所牽動的意思,怎麼到所謂的唯物主義者嘴裡變成了主觀意識決定了風的動了呢。本來是克己修身的好句子,切成為了主觀唯心主義的論調 了。為了強化某個主義而貶低傳統。

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是意識的活動,外界的物質是沒有善惡對錯的,只有人的意識活動後才有善惡對錯的,近年來講科學普及,傳播的科學知識都是人類對宇宙世界的認識,它們是客觀的體,主觀的用。即然是主觀的用,那麼就需要用科學的方法論來分析評價,但在這方面卻非常薄弱,以至於連科學的定義都是各作解釋。傳統文化中的好的優秀的哲理與原本辯證法的一些觀點是相同的卻被互相攻擊,思維混亂。

客觀外在的的物質,需要人的意識去感悟,去體察,去升華,這個過程是心學的整體。沒有意識的參與,是無善無惡,無對無錯的。太多人只知去學,而不知道去用所學的,只會機械地接受,沒有融合,不懂內在的聯繫也同樣無法知善知惡,沒有實踐就無法為善去惡,而會混亂對錯。

再一次想起了「道德是有傳承的,他是有根有源的,你這個源頭都沒有了,我自己另起爐灶,最後的結果是個悲劇啊」,都已被實踐所驗證了的,離開中國化的主義是沒有根基的。

客觀在的的物質,需要人的意識去感悟,去體察,去升華,這個過程是心學的整體。沒有意識的參與,是無善無惡,無對無錯的。太多人只知去學,而不知道去用所學的,只會機械地接受,沒有融合,不懂內在的聯繫也同樣無法知善知惡,沒有實踐就無法為善去惡,而會混亂對錯。所以才需要知道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同樣知道知行合一,要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也不是一句口號,如果只是口號那也不是知行合一了。

哲學的終極是客觀整體,是知行合一,是心之學的辯證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黃道心 的精彩文章:

「此花不在汝心外「,哲學的整體與客觀

TAG:岐黃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