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是一個存在,既然存在了,就有了一個目的和任務,継續存在下去

生命是一個存在,既然存在了,就有了一個目的和任務,継續存在下去

生命的意義

李之群

曾有高校青年教師問我,「人為什麼活著?」近來老同學們在群聊中也經常涉及「該怎樣活著」。這是人類探討生命存在目的與意義的永久的哲學命題,我想談談個人淺見。

我曾說過,生命是一個存在,既然存在了,就有了一個目的和任務,継續存在下去。我們不妨說:生命的意義就是為了存在。

生命是怎樣存在的呢,歷來的宗教、哲學、世俗和科學都有很多深入的討論。

有宗教的輪迴的存在。

如婆羅門教、佛教都認為生命是因個體的宿業不同而在「天人、人、畜牲、阿修羅、餓鬼、地獄」六道輪迴中存在。古印度以「咬自己尾巴的蛇」象徵生命的輪迴與永恆。修行就是為了脫離輪迴,往生極樂。基督教不止有末曰的審判,而且有天堂的理想,更是一種不朽的存在。中國道教主張修現世,順應自然、修鍊身心以求長生。愛因斯坦甚至說:「人生最後的領域,只能在宗教中才能找到答案」。

也有哲學的多元的存在。

中國古代哲學少有生命輪迴和靈魂不滅思想,諸子百家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或言「仁者愛人,知天命而行之」,主張「天人合一」;或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張「清靜無為」;或言「承天順道、明德救世」,主張「立德、立言、立功」為三不朽;或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等。都主張通過教育繁衍讓各自的意識傳給後世而獲不朽。

西方哲學把生命意義放到意識與宇宙本源的探索中進行研究。史蒂芬.霍金認為,我們的大腦其實就是一堆嚴格按照物理規律行事的微粒。可它卻有這種能力,不只是感知現實,同時也賦予它意義。生命的意義在於你的主觀選擇。他傾向於認為,我們每個人都在賦予這個宇宙意義。正如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所說,我們其實就是宇宙的自我思考。正因為如此,生命的意義並不存在於什麼別的地方,而就在我們的腦海心頭。所以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們都是造物主。這也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存在觀念。

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的名言是「存在先於本質」。即人首先是存在著,然後通過自已的選擇去決定自己的本質。他們強調選擇的重要性,認為生命本來是沒有意義的,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礎上自我塑造、自我實現,從而擁有意義。認為應該行動起來為自己爭得生命的意義,創造自己的價值。

有世俗的種系的存在。

從世俗的角度看,人難免一死,但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通過後代的繁衍而延傳下去,使家庭、家族、家世得以存續昌盛。現在正興盛的族譜文化就是在傳承或彰顯生命及家族流傳的意義。讓族人知道「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生命的價值何在。」刷存在感似乎成了人類的共性。從整個生物學的角度看,生命的意義也是繁衍生息,發展進化。古代最重的刑罰是滅族絕種,現代對生態最大的破壞就是物種滅絕。可見種系存續的重要意義。

也有科學的多維的存在。

現代科學認為,生命的本質是宇宙大爆炸後空間運動的歷史記憶(遺傳基因)的外在表現形式。人們對基因選擇理論的研究,認為DNA的複製與存續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功能。我們總以為人只能活一輩子,其實不然。我們只是從我們的父母遺傳過來的遺傳基因DNA的表象而已。如果從DNA的角度看,我們已經活了46億年!

量子理論是超微觀世界的理論。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包括人都由量子組成,因而量子世界的規律決定所有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在量子世界裡,粒子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甚至多個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狀態。所以這些科學家推測,由量子組成的宇宙也可能不只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這就是平行宇宙的猜想。按照這個猜想,我們每個人也可能同時存在於不同的宇宙中,有著不同的生存狀態和結果。只是因為存在的維度不同,我們無法感知而已。有媒體報道,史蒂芬.霍金也認為,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分別被儲存於不同的宇宙中,現在是被儲存於我們當前所在的宇宙,而過去和將來很可能分別儲存於另外兩個平行宇宙中,只要我們能夠去到它們所在的平行宇宙,我們就有可能可以實現時間上的穿越。他還認為,黑洞極有可能是通往平行宇宙的重要通道。這是一種既符合有關科學實驗和猜想、又不可思議的宇宙與生命的存在形式。』

有自然物質的存在,也有精神與道義的存在。

生命的存在包括物質的身體與意識兩個方面。身體是物質的這好理解,有人認為意識也是物質的。史蒂芬.霍金說:「因為大腦是由一些基本的自然力控制,比如說電磁力,所以思維本身最終還是要歸結於物理反應。」物理反映中有一種量子糾纏現象,是說兩個糾纏的量子不管相距多遠,當你對一個量子進行測量時,另一個量子居然也可以被人知道它的狀態,可以被關聯地測量。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認為:「這樣一個現象既然存在於客觀世界,我相信它會無處不在,包括存在於我們的人體里」。因為人實質上就是一堆量子。施一公據此推斷,人的第六感觀是存在的。

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會的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的精神道義便是人們意識活動的偉大成果,也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人類文明發展的軸心時代(公元前8OO年至公元前2OO年)以前,人的自然性、動物性多於人性。我國西周末年有「禮崩樂壞」「春秋無義戰」之說,古希臘神話中,國王將女兒獻祭,妻子為女報仇而殺死丈夫,兒子又為父報仇殺死母親成為一種格式化的故亊。人們崇尚武力、英雄和戰鬥的神。族群敵對、殺戮、野蠻、血腥是人間常態。

而後人類文明進入「軸心時代」,西亞、印度、中國、希臘先後誕生了以色列的先知、釋迦牟尼、孔子、老子、蘇格拉底、柏拉圖等聖哲,他們創立宗教和思想體系,提倡慈悲、仁愛、泛愛眾等觀念,共同構成了影響至今的人類文明的精神基礎。社會才出現了系統的精神層面的秩序、公義、道德、節操等。這種意識形態不會因人身體的消失而消失,而會通過言傳身教、文化形態流傳後世而永續存在,這就是精神不死。所以莎士比亞說,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後世。毛澤東所言「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為人民服務」就是一種祟高的道義。我們632班抱病在身的「古稀傳奇」李寶元同學微信說:「生命在於等待,就是等辦完這件亊,弄就那件事,等這個孩子上中學,那個上小學,幫這個做點事,幫那個搞點啥。」說:「632同學群的人情還不完,走也難。」這也是一種忘我、無私、鍾情、奉獻的精神道義的表現,可歌可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這樣認為:

存在是個體的,也是群體的。對每個人,存在是個體現象。但我們又存在於家族、人群、社會與時代之中,因而存在又是群體的。

存在是短暫的,也是永恆的。個體生命有限,但我們又存在於群體與遺傳的鏈條之中,且精神不死,作為宇宙的一份子,存在又是永恆的。

存在是適應的,也是創造的。我們的存在適應了自然及社會的環境與進步。同時按照史蒂芬.霍金的觀點,作為宇宙的自我思考與自我實現,我們又創造了生命的過程、實績與不朽的精神財富。

存在是已知的,也是末知的。有校友在微信中說,退休了,老了,知道自己是誰了。因為此生大局已定,所以存在是已知的。但我們作為一堆量子的組成物,在平行宇宙和第六感觀的猜想中,生命存在的本質又是未知的。我們的生命包括意識都是物質的,而以物質來認識物質,以生命來認識生命,以意識來認識意識,沒有更高的維度是不可想像、難以實現的。因而對生命本質的探討,將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不斷地深入下去。

存在是積極的,但也有消極的。積極的存在是一種正能量,促進人、社會、自然有秩序的、和諧地延續發展。消極的存在是一種負能量,對人、社會、自然秩序起離散或破壞作用。

話說回來,作為我們632班的同學、老四屆的校友,回首平生,我們存在的狀況如何,生命的價值怎樣呢?可以毫不含糊地說,我們的生命絕對是有意義且值得驕傲的。

我們的一生無愧於心。在那個特定的年代,我們接受了優秀的傳統思想熏陶,我們存在了、努力了、奉獻了,實現了自我,也對得起他人,還共同創造了不朽的「老三屆精神」(我校六九屆是老三屆高中學段之尾,初中學段之首)。

我們的生命了無遺憾。我們享受了人生的苦樂艱辛、承受了社會的風雲變幻、留下了世間的足跡印痕、經歷了時代的滄海桑田。我們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平安的進入了老年。尤其是去年的重陽之聚,我們又煥發了青春,淡化了老態,彷彿抓住了青澀的當年,進入了又一個生命的輪迴之間。

同學們,校友們,兄弟姐妹們!過去的存在已成過往,將來的存在說不明白。管它哩!讓我們看淡生死、超脫俗念、愉悅身心、群扶群勉,繼續履行生命的意義,且明白且糊塗、從容淡定地存在下去吧。

2018年3月2O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孝師武漢校友 的精彩文章:

TAG:孝師武漢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