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曾被指戰機離機場不能超過300公里!中國空軍靠什麼扭轉困局?

曾被指戰機離機場不能超過300公里!中國空軍靠什麼扭轉困局?

3月23日,中國空軍四型軍機組成戰術編隊,再次開展飛越宮古海峽赴西太平洋的遠海訓練。從2015年3月到現在,中國空軍飛機赴遠離大陸幾百數千公里的空域進行例行性訓練已經常態化,廣大國內軍迷在備受鼓舞的同時,也開始習以為常。其實就在約10年前,相當多國家或地區的媒體在評價中國空軍實力時,提到最多的觀點就是「戰機無法在遠離機場300公里以外執行任務」。這裡說的並非是戰機作戰半徑不能超過300公里,而是指當時的中國空軍缺乏另一項極為關鍵的能力。

如今這樣的照片,隔三差五就會出現在中國空軍的官微上。

這項能力就是遠海遠空預警探測和指揮控制能力。中國空軍雖然自1992年開始引進作戰半徑超過1300公里的三代重型戰機蘇-27,2000年開始又引進了作戰半徑達1500公里的蘇-30MKK雙重任務戰鬥機,但在2007年以前,這些數量多達200多架的雙發重型戰機能執行任務的空域,距離起飛機場確實不能超過300-400公里。

因為那時中國空軍既沒有空中預警機,也沒能建立起地面對空遠程、超遠程預警指控系統。所以,要想全面掌握當面空域空情態勢,就算蘇-27、蘇-30等戰機能飛出1000多甚至2000多公里,卻無法脫離當時地面預警雷達的引導,去更遠的空域執行實際任務。資料顯示,那時中國空軍地面雷達基本依託一個個軍用機場,形成一個個並未互聯互通的,半徑不到400公里的對空警戒網。無論是航程超遠的蘇-30MKK戰機,還是相對「腿短」很多的殲-10戰機,那時的作戰半徑都難以超過400公里。

雖然確實比較「腿短」,但殲-10在服役初期的實際作戰半徑並不比蘇-27等重型戰機差。

到了2005年,中國空軍終於獲得首批2架空警-2000大型空中預警機,數量更多的「平衡木式」空警-200中型預警機也在差不多時候批量服役。到了2007年,這兩款預警機先後定型,並基本形成戰鬥力。從這時開始,中國空軍的那些蘇-27、殲-11、蘇-30MKK才真正轉為名副其實的遠程重型戰鬥機。

與數種型號空中預警機研製成功、批量服役同步取得的還有一項重要成果。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空軍於2002年-2004年之間,在我國沿海地區啟動了規模宏大的地面預警指揮控制自動化系統建設。這一系統可以實時獲取、分析和分發來自衛星、預警機、偵察機、大型戰略預警雷達、海岸線制高點觀通站等多維平台的預警探測信息。尤其到了近幾年,這一系統很可能被整合進解放軍全軍沿海防空預警指控系統,與海軍前出執勤戰艦、潛艇,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等不同軍種偵測平台實現信息實時共享。

中國海軍052D型驅逐艦是我軍重要的遠海防空預警節點。

有了空中預警平台和沿海地區遠程預警指控自動化系統,中國空軍戰機終於徹底擺脫「離開機場執行任務不能超過300公里」的困境。當然,為了與這兩大平台系統無縫對接,中國空軍殲擊機、轟炸機、電子戰飛機等均進行了專門的改進,加裝了衛星通信設備、不同等級的戰術數據鏈、衛星導航天線設備等。

在公開報道中,中國空軍首批駕駛轟-6K轟炸機赴西太平洋執行遠海訓練任務的飛行員,就曾透露過在飛越巴士海峽之後,既時刻關注本機機載雷達探測信息,也不斷通過數據鏈接收後方指揮中心發來的多平台融合的實時空情態勢信息。簡單來說,通過數據鏈接收的多平台預警信息就像在遊戲中消掉了地圖陰影,本機機載雷達則負責更精細地探測視場要小得多的前方空情態勢。

轟-6K轟炸機的數據通信能力比較強大。

中國空軍的遠程預警和指控自動化系統至今已歷經多次升級,不但能為戰機進行遠海遠洋訓練提供可靠的空情保障,還能對四代隱身飛機目標進行有效探測和預警。可以說,這一系統既是只有大國空軍才有能力建立的,也進一步提升了大國空軍的體系化作戰能力,其與國產四代隱身戰機殲-20一樣,堪稱中國空軍的「戰略級」武器裝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戰刀 的精彩文章:

空軍殲11戰機部隊換裝殲16:面向青藏高原,是金頭盔「大戶」
中國空軍盼了5年:「全能教練機」殲教10開始大批裝備

TAG:百戰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