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醞釀與開壇 三月里的那些藝術大獎

醞釀與開壇 三月里的那些藝術大獎

記者 鄭成航

近日,2018年普利茲克建築獎揭曉,90歲的建築大師巴克里希納·多西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印度建築師。在娛樂圈「奧斯卡」熱力四射的3月,藝術界又有哪些大獎大賽在驚艷世人呢?

建築獎:普利茲克獎最接地氣

談起印度建築,我們最先想到就是典雅的泰姬陵,除此之外則知之甚少。即便同處亞洲,我們對這片南亞次大陸的廣闊土地似乎總是懷有種若有若無的神秘幻想。作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印度建築師,巴克里希納·多西獲得的評語是「憑著對印度建築深厚傳統的理解和鑒賞,他將預製件和本土工藝相結合,發展出了一種與其祖國印度的歷史、文化、本土傳統和時代變遷相和諧的建築辭彙。」

考取了本次大賽「頭名狀元」的多西,其實在十多年前就曾擔任普利茲克獎評委。巴克里希納·多西用自己的真實經歷演繹著:「不想當建築師的規劃師不是好教育家」。

巴克里希納建築作品

兒時的多西曾經在祖父的木工坊看到一個因為貧窮而將痛苦訴諸酒精與暴力的木匠,並深受震動。這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體現為:對人民生活質量與弱勢群體的持續關注。在他的創作中,我們能品味出一種充滿溫情的人文關懷。比如多西的承重牆設計上往往厚重而樸素,更能適應印度炎熱的氣候。他設立的Vastu-Shilpa環境設計基金會,更是因低價住宅項目在印度備受好評。

面對此次獲獎,多西表示:「我滿懷謙遜和感激,由衷感謝普利茲克評審團對我的工作給予如此感人且至深無上的肯定。」因為這又一次堅定了他的信念:「當生活方式和建築融為一體時,生命才能開始慶祝。」

繪畫獎:約翰·莫爾獎不設獎金

今年,約翰·莫爾繪畫獎在中國迎來了它的第五屆賽事。據悉,本屆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有效報名者共3319人,評委們首先在倫敦通過影像進行初評,共有199位進入複評;然後在上海美術學院面對原作進行評審,最終評出1名約翰·莫爾一等獎及4名約翰·莫爾優秀獎。包括它們在內的103件入圍作品將於4月10日在上海民生當代藝術館以展覽的形式亮相。名單由國際化的評委團隊在上海評選產生。

延續著獎項選舉「匿名」、對參賽者不設限、專業評委非固定的原則的約翰·莫爾繪畫獎,有著獨特的開闊性。這種開闊包含著前瞻性與本質性,對參賽者不設置年齡、地域、專業的要求,對繪畫作品不設置主題與技法要求。這種看似撇開一切條框的做法實際上是讓繪畫者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眼前的繪畫作品之上,一切外在符號都不能成為影響因素之時,作品便是唯一的情感出口。

與眾不同的是,約翰·莫爾繪畫獎不設置獎金。但獲獎的5位藝術家的作品將在利物浦雙年展期間同英國獲獎藝術家共同舉行群展,獲得一等獎的1位藝術家還將在次年在英國舉行個展,主辦方也會在此之後繼續關注和扶持獲獎者的創作。以往幾屆的獲獎者也會稱約翰·莫爾繪畫獎為一個「大家庭」。

書法展:「大字展」震撼主辦方

3月上旬,全國第二屆「大字書法藝術展」正式截稿,評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本屆「大字展」的展出和評審都設在鎮江焦山碑刻博物館,也有其特殊的意義。在焦山西麓斷崖石上,有一片著名的摩崖刻石——《瘞鶴銘》,是古代高士埋葬自己豢養的仙鶴後寫刻的紀念文字。《瘞鶴銘》曾遭雷擊崩落長江中,經過數百年的打撈方才「重出江湖」。

此刻石年代眾說不一,而其點畫靈動,字形開張。北宋書法大家黃山谷稱之為「大字之祖」,「大字無過《瘞鶴銘》」之句。而「大字展」在《瘞鶴銘》側畔舉行,也有一種觀照古今的意味。

既然是「大字展」,展覽要求單字直徑不小於15厘米,整幅作品尺寸在整張八尺宣紙內(248cm×129cm),比一張標準單人床還大。可以想見,展覽現場將是一派金剛怒目的恢宏氣象。在震撼觀眾之前,一件件作品已經震撼了主辦方:截稿之時,已經有15000件的作品彙集到了焦山碑刻博物館,已然堆積如山。

據悉,展覽將在3月底前初選結束。4月份完成評選,5、6月份開展對相關作品的拍照、出版、裝裱等工作,預計在7月份左右舉辦入選作品展覽。15000件作品中,僅有260件左右可以入展。

編輯 孫樂怡

—— END ——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後台聯繫

杭州日報藝術典藏周刊出品

掃一掃,帶你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日報藝術典藏 的精彩文章:

張守慶:「藝術即自由 越分享越多」
王自力:徜徉書道 感悟快意人生

TAG:杭州日報藝術典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