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潤啤酒銷量維持微弱增長 啤酒行業新周期巨頭走向何方

華潤啤酒銷量維持微弱增長 啤酒行業新周期巨頭走向何方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編輯 姚治宇

3月21日午間,華潤啤酒(00291,HK)披露2017年年度業績,2017年綜合營業額和公司股東應占綜合溢利分別上漲3.6%和86.8%。股東應占溢利的上漲主要是源於其對於華潤雪花啤酒的利潤並表由51%上升至100%。

在啤酒行業低迷多年的情況下,巨頭華潤啤酒的銷量也僅維持微弱增長。如何在新的行業周期中進一步提升業績,成為巨頭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華潤啤酒也在年報中表示,「預計行業競爭持續激烈」。

適度提價+國際化

3月21日,華潤啤酒披露的2017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其2017年綜合營業額為297.32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3.6%,公司股東應占綜合溢利約11.75億元,較上年同期上漲86.8%。

公開資料顯示,華潤啤酒2015年剝離非啤酒業務,2016年將華潤雪花啤酒納為全資附屬公司。華潤啤酒2017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雪花Snow」啤酒銷量占集團總銷量的90%。

根據2017年度業績報告,華潤啤酒主要營業額仍然來自於東區,約為156.05億元,佔比51.22%。華潤啤酒的啤酒銷量繼2016年再獲微弱提升,公告顯示,其2017年度的啤酒銷量較2016年上升0.9%至約1181.9萬千升,而2016年度啤酒銷量較2015年上升0.3%至約1171.5萬千升。

日前,多家媒體報道稱,華潤啤酒就收購喜力啤酒中國業務進行談判,但華潤啤酒至今未正面回應該事件。3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聯繫華潤雪花啤酒方面獲得進一步消息,但未能接通。

值得注意的是,3月9日,華潤啤酒就其股價和成交量異常波動公告稱,「本公司及本公司控股股東經常探索和進行有關潛在交易的商業和戰略商談,而其等的共同目標是為本公司股東的整體利益擴大和釋放價值」。

對於備受關注的啤酒價格上調問題,華潤啤酒在2017年業績報告中表示,2018年,原材料、包裝物、人工成本及其他成本上漲,公司除精益化經營、適時儲備原材料、積極開展部分工序電子化和自動化外,在一些區域對部分產品也會適度調整價格,以舒緩成本的壓力。

「佔地為王」玩法過時?

啤酒行業銷量已連續多年下滑。中泰證券研報分析稱,2013年國內的銷量達到歷史高點之後,行業進入了四年的銷量下滑期,2016~2017年下滑量收窄。

經過多年發展,國內啤酒形成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啤酒、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並列為五大龍頭的競爭格局。「我們將2012~2017年的競爭稱之為啤酒行業的終極一戰,對後市影響深遠。」中泰證券研報分析認為,目前競爭格局逐步明朗,再打價格戰效用不明顯,行業量增長比較困難,價格增長空間較大。另外,在消費升級的年代,低價產品可能會被消費者拋棄,新一輪的成長周期已經開啟。

上述觀點已是行業共識。據《證券時報》報道,華潤啤酒首席執行官侯孝海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消費端的變化造成品牌競爭更加強勁,以前佔地為王、購併圈佔市場的玩法已經不是主要手段。

「中國的啤酒市場銷量經歷一段低迷時間後正逐漸穩固,消費者亦更加青睞中高檔啤酒產品,相信市場仍有可觀增長空間。」華潤啤酒在2017年度業績報告中表示,將積極透過自然增長及把握併購或合作機遇進一步發展壯大,而產品組合高端化是本集團驅動增長的其中一個重要戰略方向。

一方面提出佔地為王玩法不再相宜,另一方面仍在2017年業績報告中表達了併購的意願,華潤啤酒的算盤是怎麼打的?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啤酒行業巨頭通過「頂層創新」的方式,利用資本、通過併購快速實現擴張,前幾年已通過併購手段在國內市場形成了各自的勢力範圍。隨著供需端的變化,目前開始在夯實基礎上進行重構;隨著消費升級,對產品進行結構升級成為新的課題。不過,在國際啤酒市場上,行業巨頭仍有整合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CDN市場大打價格戰 網宿科技2017年凈利同比降34%
四成百萬富翁來自這九國,歐洲國家保持「小而富」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