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理財】新平台註冊

【微理財】新平台註冊

最近讀書時,看到一篇文章,很是感慨,很受啟發。文章講述的大意是:「美國洛杉磯的一所學校,有一位名叫普賴斯的女子,今年四十四歲,本來她正是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但她卻因為有超常的記憶,能記起多年前極其細小的事情,腦海里就象放電影一樣,回憶起以前的往事,一幕幕在腦海栩栩如生。如果這些記憶都是快樂的也罷,但她的記憶對以前那些不愉快的、傷心的、痛苦的事情,也一概帶來,讓她很好的心情變得很糟糕,讓她的生活變得痛苦不堪。她四處求醫,請求專家告訴她該怎麼做,結果沒有一個專家能夠給出答案。一位心理學家建議:只有逐漸地學會忘記,才能解除痛苦,不斷得到快樂和幸福。」

是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覺得不幸福,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學會忘記。

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人們常常為忘記某件事、某個人而煩惱,其實,學會有意識地忘記,同樣很重要。因為我們會因為忘記而拋棄煩惱,能夠在忘記中得到幸福。

人生如夢,歲月無情,人活著其實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都是過眼煙雲。事實上,人生在世,說穿了只有幾個字: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人,在生之面前不能選擇,在「去」之當頭無力回天。人的一生既不會風光得只有甜蜜,也不會糟糕得一塌糊塗。常常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人生有一些喜出望外和坎坷顛簸,完全是正常的,既不要得意,也不必悲傷。要勇敢地面對人生,不懈地追逐幸福。

可以說,人生下來就需要幸福,就象鳥兒需要天空,草兒需要太陽,魚兒需要大海。人生的過程就是追求幸福的過程。

幸福是個古老而常新的話題,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探索它的真諦。然而,究竟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哲學家說:幸福就是人們在為理想奮鬥過程中,以及實現了預定目標和理想時感到滿足的狀況和體驗。社會學家說:幸福就是指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活動和條件相對和諧的生活狀態。倫理學家說:幸福就是人生的目的和道德的標準。文學家說:幸福就是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馬克思主義者說:幸福就是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平常人說:幸福就是有一份好工作、有一群知心朋友、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也有人說:幸福就是高官厚祿、就是家財萬貫、就是美酒佳肴、就是金屋藏嬌、就是名揚天下等等。

其實,幸福沒有統一的標準,它只是一種美的感覺,一種精神的滿足,一種愉悅的快樂,一種「知足常樂」的境界。就象鞋子穿在腳上,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晉武帝時代的羊祜說:「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後人根據這句名言,演繹出一種人生態度,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剩下的一二自然是如意之事了,我們何不常想一二,忘記或少思八九呢?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遺憾,有太多的傷感,有太多的無奈。比如:人際間的擵擦、誤解、糾葛、恩怨,都可能成為人生的一種陰影,一種痛苦,一種憂傷。這些東西都會留在記憶里,天長日久,氣難忍、怨難消、恨難忘,必然給生活帶來重負,那就很難感受到幸福。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忘記,忘記官場上的勾心鬥角,忘記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忘記情場上的恩恩怨怨,忘記一切憂愁,忘記一切憎恨,忘記一切痛苦,忘記一切不愉快的東西。

忘記,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在很難,沒有人能夠做到那麼洒脫,也沒有人能夠做到真正完全忘記。傳說中有一種湯,人喝下去以後就會忘記一切。不過,這種湯上哪去找呢?既然沒有靈丹妙藥,那就只好學會有取捨地忘記,那就常想一二,少思八九。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應該樂觀豁達。在社會生活中,有的人樂觀,內心充滿歡悅和滿足,有的人悲觀,內心堵滿悒鬱和煩惱。其重要原因就是觀察生活的角度不同,導致生活狀態不同。生命里不如意的事畢竟占絕大部分,凡事常想一想一二成如意的事情,就會在重重烏雲中尋覓一絲曙光,在滾滾紅塵中開啟一份寧靜,在瀕臨窒息時得到一次深長的呼吸。學會用心去感謝人生中如意的十之一二,才能以堅韌化解苦難,才能讓生活充滿陽光,才能體味快樂和幸福。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應該自我減負。人生在世,喜歡的東西很多,就象恆河沙數,到手的卻寥若晨星。明明得不到的東西,又何必手推火車累斷筋呢?何況世上的名權利都是身外之物。其實,人生很多不如意的事都是自找的。比如:刻意爭一些不該爭的東西,越爭越不如意;總和這個比和那個比,越比越不如意;慾望太強又力不從心,越想越不如意。適當放棄一些身外之物,減一減太盛的名權利之心,不如意就自然減少,身心負擔就會減輕。托爾斯泰說:慾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佛家說:有求皆苦。儒家說:無欲則剛。道家說:清心寡欲方得道。現代人說:平平淡淡才是真。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應該善待自己。世界是個萬花筒,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有些人對別人還能寬容地對待,而對自己卻往往過於嚴格,過於追求完美,不甘人後,這樣勢必活得太累,把自己置於自責的誤區,嚴重者還會引發心理疾病。因此說,善待別人是一種美德,而善待自己更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素質。只要我們盡了自己的努力,就算有些事做得不完美,甚至失敗,也要寬容自己,善待自己,釋懷自己,這樣,才能有舒緩放鬆的精彩人生。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應該不追求圓滿。天下人做事,誰都希望圓滿,把事情做圓滿了,上上下下的人滿意,方方面面的關係通暢。然而,就是因為人們事事都想達到圓滿,才吃了那麼多苦,受了那麼多罪,有了那麼多的自我苛刻,有了那麼多的人生不幸。圓滿的基礎是要求自己沒有一點兒錯,要求外界沒有一點兒問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事物圓滿是無限性的,是一種人生無極的範疇。缺撼體現真實,缺撼反映個性,缺撼促人遐想,缺撼孕育希望。做人做事太圓滿了,還會失去人的味道,不是老謀深算,就是心機太重。為了達到圓滿,難免有所偽裝,說點假話,辦點違心的事。這樣的人活得很累,沒有快樂和幸福可言。相形之下,倒是那些少於心計,有著天然缺點的人活得宵遙自在。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應該寬容大度。寬容受到很多人的讚美。法國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是是非非,難遂人願。無論是夫妻、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同學、同事,還是領導、下屬,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認知水平的差異,難免出現唇與齒的磕碰,鍋與勺的撞擊,這就需要寬容。寬容是一種自身修養和良好品質,也是一種處世方法和做人原則。

寬容就是容人之短、容人之過、容人之錯。很多事情只要用寬容之心去解決,就會化干戈為玉帛。一個人不肯原諒別人就是不給自己留有餘地,因為每個人都有需要原諒的時候。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沒有寬容之心,他們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整天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結果朋友越來越少,煩惱越來越多。具有寬容之心的人,懂得換位思考,能夠替別人著想。這樣一來,就會得到別人的信任,達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心情舒暢、其樂融融、幸福無邊。

人生或許經歷了生命的痛苦與挫折,情感的相逢與離散,名利的得到與失去,才能慢慢地尋索出常想一二、少思八九的生命哲學,才能感悟出忘記也是一種快樂和幸福的真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亨匯通投資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亨匯通投資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