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了「遊戲區塊鏈」,「區塊鏈遊戲」還會遠么?

有了「遊戲區塊鏈」,「區塊鏈遊戲」還會遠么?

「ICO」,「加密貨幣」「區塊鏈」,隨著比特幣價格在2017年的一路上漲,直至最高峰19500美元/枚,這些名詞成為了2018年的熱議話題。由於是新興產業缺乏監管,各種假消息,詐騙,收割韭菜事件層出不窮。在各個國家開始緊急叫停ICO,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出台一系列的監管措施之後,「幣圈」終於消停了,公眾開始將目光聚焦在「鏈圈」。從保潔阿姨到修理工,從00後到60後,從個體到大型國企,嘴裡說的念的都是區塊鏈。投資者們更是半夜三點不睡覺,聞「鏈」欲動,時刻關注者「鏈圈」的發展。

每個行業,每個公司推出的新項目都想與「區塊鏈」掛鉤,貌似「區塊鏈」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加了「區塊鏈」就可以讓項目一分鐘就變得高大上起來。2018年1月,在達沃斯論壇上,「區塊鏈」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技術革命,將顛覆所有的產業,甚至可以取代銀行,更有人堅信「區塊鏈的顛覆效應將超過人工智慧」。但是縱觀全局,這些所謂的「區塊鏈」項目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披著「區塊鏈」的外衣行發幣之實,因為「區塊鏈」的最佳應用-「比特幣」從2008年誕生到現在十年間增長了780萬倍,這個堪稱人類歷史上升值最快的貨幣讓更多人看到的是一夜暴富的神話;而另一種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公鏈和應用,因為區塊鏈的核心功能是記賬、多節點、不可篡改的特性讓他自帶金融屬性光環,能解決產品溯源、徵信、公益、保險、版權等很多領域的痛點,包括螞蟻金服在內的諸多大廠都已經開始致力於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開發。人民日報更是整版發布了三問區塊鏈文章為這個技術保駕護航。但是這些公鏈和應用大部分還處於規劃和開發階段,到真正應用到實處的道路還很長。

讓人高興的是,有一個行業已經真的把「區塊鏈」這個技術應用落地了,那就是「遊戲」。作為第九種藝術的「遊戲」一直是一個邊緣產業,圍繞著「遊戲」的話題也是爭議不斷,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遊戲」行業的發展卻一直走在互聯網技術的前沿,像2016年爆火的AR、VR技術,最早的P2P技術,都是在遊戲行業迅速發展起來的。「區塊鏈」最先也是在遊戲行業迅速發展起來的。「網路遊戲」自帶Token的天然屬性,與「區塊鏈」的token技術正好契合,所以,在2018年春節以太坊推出了首個以以太坊為基礎的區塊鏈遊戲「以太貓」後,迅速火爆了手游市場,隨後國內各大廠商紛紛效仿,「萊茨狗」,「加密兔」,「區塊貓」悉數粉墨登場,構建了「中國區塊鏈動物園」,但是總體上看都是換湯不換藥,只是在「以太貓」的基礎上換了個皮。但是不管是「以太貓」也好,其他的寵物也罷,只是將挖幣方式以電子寵物的形式展現出來,其實還是以金融為基礎,都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遊戲,只是以遊戲之名行炒幣之實。

2018年大年初一上線的以太貓

那麼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遊戲區塊鏈」呢?就在前幾天,新加坡的一個項目團隊發布了他們專門針對遊戲行業開發的底層公有鏈項目CellLink「細胞鏈」,已經開發了一年多,並徹底解決TPS(每秒交易量)過低導致遊戲應用在現有區塊鏈上交互性差的瓶頸。據項目團隊稱,CellLink的TPS可以達到上萬甚至數萬筆,可以說是目前為止速度最快及容納吞吐量最大的公有鏈。除了解決傳輸問題外,還能解決遊戲最大的兩個痛點:1.不怕盜號,因為所有的交易,產出都將在各個節點逐一記錄,無法篡改,也就不存在物品被盜,無法追回的問題。2.即使遊戲被關閉了,用戶獲得的唯一的虛擬財產也能繼續在這條公鏈上存在並進行交易。

據媒體消息,包括國內遊戲廠商九城等多家遊戲企業已經向該項目團隊拋出了橄欖枝,爭取領投的額度。不得不說,朱駿每次出手都會伴隨著話題不斷,但不可否認的是朱老闆的嗅覺確實很靈敏,總是能快人一步發現一些不一樣的商機。試想,如果這個CellLink遊戲公鏈真能達到團隊所說的實測達到上萬TPS,這個數值將遠高於目前現有各個公有鏈的速率(比特幣的TPS大約為6,以太坊的TPS約為30,EOS 實測值為數千),那麼承載遊戲應用動輒數萬甚至數百萬的同時在線人數的頻繁交易,將不再是難事,未來可能成為遊戲開發者將遊戲區塊鏈化的首選。在這個充滿著無限可能的「區塊鏈」新時代,九城很有可能憑藉這個項目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對於遊戲來說,可玩性、畫面、交互性等等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CellLink的高並發和高處理速度將是讓「區塊鏈+遊戲」實現真實可玩性的重要條件。現在「遊戲區塊鏈」已經搭建完成,如何在這個框架上開發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遊戲」,就看各遊戲開發商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桐科技 的精彩文章:

愛財集團入選艾瑞金融科技報告 揭秘中國金融科技逆襲之道

TAG:樂桐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