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君別後十五載,世上再無愚人節

自君別後十五載,世上再無愚人節

GIF

 寵愛

張國榮 

00:00/05:23

《追》

張國榮Leslie Cheung

很快又到了4月1號愚人節,伴隨響應的娛樂項目接踵而至

然而我沒有參與這惡搞節日的想法,唯一的記憶,便是哥哥

微博和知乎上偶爾看到一些和哥哥相關的視頻、歌曲和故事

曾看到有心網友評論到:千年難遇張國榮,世上再無黃家駒

若不是15年前文華東方24樓的縱身一躍,若能夠與病痛鬥爭到今天,哥哥也有60歲了。

始不及料的離開留下無盡唏噓,時光的沙漏永遠停在了那一刻。眼下想到哥哥,又怎會與兩鬢灰白滿面溝壑聯想到一塊?我們都在變老,張國榮卻永遠是銀幕和舞台上的樣子:妖冶,又從容,活潑,又溫柔。

歌聲依舊

世間沒能留住他,他也不曾被命運帶走過凝神細想,張國榮好像從未遠離,仍舊在緩緩微笑,款款低唱。

「徐徐回望,曾屬於彼此的晚上。紅紅仍是你,贈我的心中艷陽。」當張國榮在1989年的告別演唱會上唱起《千千闕歌》,全場觀眾以掌聲與歡呼應和。27年後,再想起這一幕,彷彿就是此刻,連歌詞也念茲在茲。

千千闕歌

 精彩音樂匯

張國榮 

00:00/02:26

哥哥留下太多美好的瞬間,也成了太多人心中的艷陽。斯人已逝,音樂長流。內心固然悵惘,多少也夾雜著欣慰:他唱過的每一首歌,都曾照見自己,照見世界,照見深深感動過的我和你。

張國榮的父親張活海,一度是香港知名的洋服店老闆,據稱為馬龍·白蘭度和希區柯克定製過西裝。1956年出生的張國榮,是十兄妹中的老幺。因為家境殷實,13歲時,家人將張國榮送往英國留學。

幾年之後,父親突然中風,家道中落,張國榮被迫返港,一度靠擺地攤、當文員為生。1977年,亞洲電視的前身麗的電視舉辦「亞洲業餘歌手大賽」,張國榮一心參加,卻掏不出報名費,最後是靠六姐支援二十塊錢,才有了最終的亞軍成績。

然而,世道艱辛,不過才初露端倪。

首張EP《I Like Dreaming》乏人問津,初次從影又遭人誘騙,出演風月片《紅樓春上春》。幾乎同期出道的陳百強已經呼風喚雨,張國榮卻仍舊沉寂無聲。以至香港人後來常說,連張國榮都要熬十年。

轉折出現在82年,轉投華星唱片的張國榮拜入黎小田門下,又結識了後來的經紀人陳淑芬。粵語專輯《情人箭》的口碑,算是差強人意。

83年,《風繼續吹》面世。這首翻唱自山口百惠《再見的另一方》的歌曲,也是電影《縱橫四海》的主題曲。「要將憂鬱痛苦洗去,柔情蜜意我願記取,要強忍離情淚,未許它向下垂。」既有繾綣的深情,又有英雄的豪氣,一時風靡。

翌年,張國榮趁熱打鐵,推出四白金專輯《Leslie》。主打歌《Monica》斬獲大量獎項,也開創了港樂勁歌熱舞的先河。

香港樂壇的聖地紅磡體育館,在1985年見證了一個新紀錄:香港歌手初次開唱,就一連十場,並且場場爆滿。第二年,張國榮在如日中天的「十大勁歌金曲」季選中,共有7首入選。《有誰共鳴》還擊敗了譚詠麟,獲得壓軸的「金曲金獎」。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商業邏輯主導的香港小報,自那時起,向初嘗巨星滋味的張國榮露出了獠牙。

第一個傷口,是影響深遠的「譚張爭霸」。

就在1986年「十大勁歌金曲」的頒獎現場,火藥味已逐步顯露。張國榮登台獻唱時,譚詠麟的歌迷在台下呼喚「Alan」的名字,並抱以噓聲和叫罵。為安撫情緒,司儀連續宣布了譚詠麟的兩首獲獎歌曲。

可當張國榮再度上台,唱起頗具自我隱喻的《有誰共鳴》時,台下又是一陣騷動。張國榮唱至中途,忽然說了一段:

有些人得到一點成就,需要用很短的時間。有些人要拿到一些東西,就要比較長點的時間。不過,至少我現在得到的東西,是我自己很用心去拿的。

事實上,譚詠麟和張國榮,身為80年代香港樂壇並峙的雙峰,私交尚可,並無不合。但媒體的「挑唆」和歌迷的對立,加劇了個中的尷尬。

1988年,「譚張爭霸」迎來了高潮。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上,譚詠麟榮膺全年銷量總冠軍。但他的獲獎感言卻是這樣的:

今年我拿了特別多的大獎,也令我有了特別多的是非,這些獎令我有特別大的啟示。因此,這是我最後一次在樂壇上領獎。在此之後,我不會參加任何有比賽性質的音樂活動。我想把機會讓給更多的新人。

同在現場,卻毫不知情的張國榮,沒有完成得獎歌手的上台合唱,反倒躲在後台,靠抽煙平復震驚與訝異。

譚詠麟的讓步,讓張國榮成為僅存的標靶。媒體的報道連篇累牘,甚至變本加厲。終於,1990年1月22日的紅館,告別演唱會的最後一場,《風再起時》唱罷,舞台中央升起一個支架。張國榮走上前去,將麥克風放在上邊,轉身離開,就此退出歌壇。

玻璃之情

 一切隨風

張國榮 

00:00/04:45

對於哥哥的印象,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說了,我來說說對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說。我也不曾記得是什麼時候開始聽張國榮的歌,我生於90年代,我們那個年代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是愛聽流行樂的。但當我記事開始,我發現每一個有深度的人,都喜歡張國榮的歌。

在88年之前,張國榮就已經憑藉《風繼續吹》《Monica》《不羈的風》《有誰共鳴》《當年情》《無心睡眠》等經典歌曲屢屢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榜的排名。當時已經是紅得大紅大紫的他,開始陸陸續續涉足電影圈。

第一次感動,是因為他的一首《倩女幽魂》,這是在他1987年與王祖賢拍的一部家喻戶曉的電影作品《倩女幽魂》,次年他開了演唱會。當時這首主題曲《倩女幽魂》也一併火熱,才子黃霑先生填詞,這首歌在後來可謂是一曲經典。

電影上映次年(《倩女幽魂》上映後第二年)張國榮開演唱會,把寧采臣的爛竹簍再次背上舞台,一曲《倩女幽魂》唱罷,只聽哥哥抹汗大嘆:「世界難撈啊,乜都要搬上台俾大家睇到。」(世界難混,什麼都要搬上台給大家看)

是有多麼謙卑,有多麼努力,才能成就我們熟知的張國榮。已經大紅大紫的他,竟然還能說出這樣一句話。或許這對其他人並無特別,但在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種直面內心的衝擊。

(88年演唱會倩女幽魂視頻)

王傑大家也很熟悉吧,我們看看王傑對當時媒體的評價。

當時因為媒體的報道下,但當然,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哥哥是自帶光環,就算沒有媒體,他的故事依舊值得我們記得。媒體爭相的報道,很多人都很感慨,在他最美好的年華,卻親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原因在於身在抑鬱症不能走出來,因為當時哥哥張國榮面對的壓力太大了,不光是內心,香港媒體給他的壓力也非常大。

在他得獎時,香港媒體人挖苦他一時的輝煌不代表永恆,在譚詠麟張國榮歌壇爭霸時,媒體過多的渲染他們的矛盾,導致雙方的粉絲大打出手,血雨腥風,他被堵在演唱會後廳長達6個小時,甚至陳百祥親口承認,他自己曾通過媒體痛罵過張國榮。張國榮自己主演的影片提名金馬獎最後的得票竟然是0,很尷尬啊。

但死後呢,媒體大舉讚頌,甚至在很多年後,香港媒體在4月1日都會準時的送出哥哥,想你的紀念文章。

對此,王傑早已看穿一切,他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張國榮在世的時候,香港這種社會就是這樣,把你罵到狗血淋頭,罵到你幾乎祖宗十八代都很難看,可是當他死了之後呢,又說張國榮是永遠的巨星。

也就是生前什麼都不是,死後又吹成神。

沒錯,人都是這樣的,縱觀樂壇這麼多偉大的歌手。MJ亦然,媒體現實把他吹上了天,然後抓住一點點事情就開始對一個藝人攻擊,把他狠狠摔下神壇。等到他死後,卻總因為讀者愛看,一次又一次把他推上天際。而張國榮,也是被他們這樣毀了的。人說成也蕭何敗蕭何,這是我相當討厭娛樂圈的原因,緋聞炒作,一幫可恨的娛記,憑什麼一條生命,一生前途就被他們隨意玩弄在指間?真想問問當年這些人,你們的良心就不會痛嗎?

關於哥哥的故事和經典會一直延續,他的音樂永遠會藏在我的歌單。阿瑾不再在這裡做文字的搬運機,願意看張國榮的,大家對他了解都不淺。我們都有自己的故事,都用各自的方式喜歡著哥哥。

最後奉上一首我最愛的,沒有說出的那個故事的主題曲,原唱林憶蓮,哥哥翻唱成經典。

自君別後十五載,世上再無愚人節。謝謝你風雨內,都不願退卻陪伴我

至少還有你

 Miss You Much, Leslie

張國榮 

00:00/04:26

- END -

如果你有故事

歡迎編輯內容

或者把你的截圖發送至後台

我們的每一期分享期待有你

感謝支持阿瑾,請賞我個贊吧!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是阿瑾吖 的精彩文章:

TAG:是阿瑾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