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問題為什麼在釣魚台這麼受關注?

這個問題為什麼在釣魚台這麼受關注?

在24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王一鳴、朱光耀、樓繼偉、林毅夫、楊偉民等大咖各抒己見,熱議新時代的中國。

林毅夫認為,過去40年,中國的成功來自於成功的轉型思路;楊偉民總結,新時代,可以從六個方面來觀察中國的高質量發展;王一鳴指出,可以預期,未來中國必將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王一鳴:中國必將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從「重視數量」轉向「提升質量」,從「規模擴張」轉向「結構升級」,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指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將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王一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供圖)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居民消費潛力釋放和消費升級,將為全球提供巨大的市場需求。這將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成長性最強的市場,也將推動中國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生產效率持續改善,將帶動全球生產率的提升。中國科技進步和生產效率提升,將形成強大的正外部效應,促進全球走出生產率的「低谷」。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增強防範化解風險能力,對穩定全球經濟將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將要用3年時間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強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使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範。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將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今後3年,中國將展開污染防治攻堅戰,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轉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推動全面對外開放,將成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重要力量。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將為各國擴大出口和投資創造更多機會。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可以預期,中國必將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為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也將在這個過程中與世界實現互動共贏。


樓繼偉:六方面看中國成功經驗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說,4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的歷史性轉折,開啟了強起來的歷史新征程。

樓繼偉(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供圖)

回首4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國成功經驗主要是六個方面:

第一是堅持了市場化的取向。

第二是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實施有順序的開放。

第三是選擇了正確的改革順序。從農村突破,進而拓展到輕工業,再擴展到各個行業,市場是逐步繁榮豐富,這樣的順序極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改革為自己開闢了道路。

第四是調動了地方積極性,形成了地方政府競爭的格局。

第五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處理的比較好。高度重視制度建設,重視市場管理向市場經濟職能的轉化。特別是1994年的配套改革,基本上建立了市場經濟的宏觀管理架構。

第六是對政策取向及時糾偏。


林毅夫:中國的成功來自正確的轉型思路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發言中提醒大家,中國是在過去40年時間裡,既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同時又維持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唯一沒有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

「這是跟轉型的思路有關。」

林毅夫(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供圖)

他認為,中國是從務實角度進行的。對於傳統產業,資本密集產業,規模很大的產業,在轉型時期繼續給予保護補貼。同時,開放符合中國比較優勢的產業,積極設立工業園,並完善在工業園內的基礎設施。

同時,林毅夫認為,這樣的做法促使符合自身比較優勢的產業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佔領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同時為社會積累資本,為國家形成後來者優勢。

「這種轉型升級的思路,造成中國在過去這四十年中不僅快速發展,而且避免了經濟危機。」林毅夫說。


楊偉民:六個角度看高質量發展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認為,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今後在經濟工作中,就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先的方針,不必過於在意短期經濟增長速度的起伏。

楊偉民(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供圖)

高質量發展就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可從六個角度來看:

從宏觀指標來看,就是增長、就業、價格、國際收支等比較均衡,不是高速度、高物價、進出口長期大規模失衡的發展;

從供給體系來看,就是產業體系現代化、生產方式平台化、網路化,創新力、品牌力和核心影響力比較強;

從經濟結構來看,就是農業 、工業、服務業以及實體經濟與金融,實體經濟與房地產等比例比較協調;

從空間布局來看,就是實現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空間均衡;

從收入分配來看,就是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各市場主體分配比較合理;

從要素效率來看,資本效率、勞動、土地資源能源環境效率比較高。


朱光耀: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30%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指引下,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方針,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打好防範金融風險、脫貧攻堅和污染治理三大攻堅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朱光耀(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供圖)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表示,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中國也為世界做出了貢獻。

中國脫貧事業的成功,對全球脫貧事業貢獻率達70%。中國經濟保持可持續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超過30%。

70%和30%反映了,中國經濟同全球經濟緊密融合的程度。未來,中國要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推進開放。

李揚:中國能夠應付1.5次金融危機

談及中國的債務和槓桿率問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中國的主權資產總額在2017年底達到241.4萬億,相當於35.8萬億美元,主權的債務139.6萬億人民幣,相當於20.32萬億美元,中國的主權凈資產是101.8萬億,即14.6萬億美元,據此計算,中國能夠應付1.5次金融危機。

李揚(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供圖)

關於去槓桿,李揚說,去槓桿在「十九大」之後成為首要任務之一,具體操作上有五類措施:

第一類是推進企業改革,特別是推進國企改革,特別是要處理其中的殭屍企業;

第二類是約束地方債務的增長,地方政府是債務產生的一個源泉,需要通過各種措施減少地方債務的增長;

第三類是處置不良資產,用多年積累下的資產來平複目前的債務;

第四類是嚴格管理大資管行業;

第五類是在宏觀上控制債務擴張,控制貨幣供應增長。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楊佳欣

編輯:郭凌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是直通車 的精彩文章:

川普梅姨馬克龍,和中國做生意,誰最有誠意?
中國GDP首破80萬億大關,外國媒體怎麼看?

TAG:國是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