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季乾燥防瘙癢

春季乾燥防瘙癢

春季乾燥防瘙癢

春季氣候乾燥,容易引起皮膚瘙癢、乾燥、脫屑等不適,尤以中老年人、絕經後女性、糖尿病患者、過敏體質者多見。中醫認為,引起這些癥狀的主要原因為肝腎虧虛、血虛和氣滯血瘀三種,故可根據病因分別予以滋肝補腎、養血潤燥、活血化瘀治療。

名方桂枝湯有五味葯組成,配伍有兩組,一組是辛甘化陽的葯,一組是酸甘化陰的葯。辛味的桂枝、生薑祛風散寒,配合甘味的甘草、大棗辛甘化陽,可助衛陽;酸味的芍藥,配合甘味的甘草、大棗,可以養營陰,來針對營陰外泄的自汗出,本方對皮膚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皮膚瘙癢反覆發作,約2/3 患者查不出發病原因,中醫認為多因衛表不固、汗出當風、感受風寒所致。凡慢性蕁麻疹出現皮膚風團塊,顏色淡或蒼白,遇冷水或受風受寒後加重,得暖則減輕者,均可用桂枝湯以疏風散寒,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療程以臨床癥狀而定,病久者可加用黃芪30克煎服或與玉屏風散同用。除皮膚瘙癢、乾燥、脫屑外,還有皮膚龜裂、出血、疼痛明顯,日久會出現苔蘚樣、皮革樣改變,伴面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氣短、易疲倦、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宜養血潤燥、祛風止癢,可用四物湯加減;中成藥可選擇烏蛇止癢丸,外用疤痕止癢軟化膏。

另外,有些皮膚瘙癢並非都是皮膚病的表現,頑固不除的瘙癢往往是體內潛在的疾病所致。甲狀腺功能亢進者,表現為睡眠時皮膚瘙癢加重。慢性腎功能衰竭者,腎臟受到損害,可使體內產生某些蛋白質衍生物,引起皮膚瘙癢。腦動脈硬化、神經衰弱者,常發生陣發性瘙癢。腦瘤者,當病變浸潤第四腦室底部時,常引起劇烈而持久的瘙癢,且局限於鼻孔部位。貧血前期往往有皮膚瘙癢癥狀,這主要是由於皮膚組織營養障礙,導致上皮細胞功能降低,使皮膚乾燥、皺褶、萎縮的緣故。 趙燕 / 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藥養生保健報 的精彩文章:

生悶氣時為何吃不下飯
如何減輕睡前玩手機的傷害

TAG:醫藥養生保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