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Splatoon》是任天堂Wii U主機晚年的亮點遊戲,這款遊戲2015年5月發售,同年10月獲得了第33屆金搖桿獎最佳家庭遊戲獎。2017年7月,續作《Splatoon2》正式發售。對於當時缺少大作遊戲的任天堂新主機NS來說,這款遊戲的發售可謂是雪中送炭。《Splatoon》系列體現了任天堂的電競野心,隨著日本電競熱潮的出現,《Splatoon2》的人氣也越來越高,很多日本電競賽事都將該作列為了比賽項目。

在GDC2018的會場上,任天堂《Splatoon》系列的製作人野上恆復盤了遊戲的製作過程,向同行們介紹了《Splatoon》系列遊戲的故事。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Splatoon》的誕生

野上恆說,《Splatoon》並不是先定計劃後做遊戲,而是先有做遊戲的想法後有遊戲計劃的。任天堂年輕的遊戲製作人們「不想被現有的遊戲類型束縛,想要創造全新的遊戲」,因此才有了製作《Splatoon》的計劃。

剛開始時,製作團隊提出了很多想法,我們決定投票選擇做什麼遊戲。「Splatoon」的想法令大家都覺得有趣,獲得了很高的票數。

當時的設想是「分成兩個陣營,使用黑色和白色的墨水塗在地面上擴大陣地,同時使用墨水射擊打倒敵人。」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在最早的遊戲原型里,角色和世界觀都還沒有確定,製作團隊用立方體的「豆腐」來移動射擊。野上恆稱這個原型為「豆腐原型」。雖然畫面很爛,但是這時「Splatoon」的玩法已經比較成熟了。

「攻擊時角色變成立體形態,移動時角色融入平面快速移動」,「在敵方陣營中的移動速度下降」,這些基礎設定在「豆腐原型」時就已經得到了實際應用。製作團隊發現半成品的「豆腐原型」具有很高的創新性和趣味性,於是決定將這個創意向商業化發展。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但是這時開發團隊發現有一個問題擋在我們的面前。

成品遊戲不能用「豆腐」,那麼要用什麼樣的世界觀設定和角色設定,才能使「人形態」與「融入墨水的平面形態」顯得自然呢?當時大家為此絞盡了腦汁。

「其實一開始決定使用的角色形象是兔子」,野上恆說。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可是在任天堂內部討論的時候,很多同事都向我們提出了疑問:「設定很有趣,但是為什麼是兔子?」

兔子的警覺性較高,以兔子作為角色形象並不是完全說不過去。而且初期的設定是黑兔和白兔的戰鬥,顏色區分非常明顯。因此製作團隊想在遊戲里表現出現實中兔子的特性。但是很明顯,試玩的同事們並不感冒。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發現遊戲玩法與世界觀設定存在違和感的製作團隊開始重新思考「遊戲角色兔子案」。遊戲角色的特性和遊戲玩法如果能夠實現完美結合,那麼遊戲的質量將會大幅度提高。

不過,這個問題但是難住了製作團隊一段時間。我們提出了很多角色設計案和世界觀案。

直到某一天,團隊成員們突然發現「潛入墨水中高速移動」可以看作是「在墨水中游泳」。這種想法瞬間打開了我們的設計思路。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於是烏賊角色誕生了。

「在墨水中游泳的時候是烏賊形態」,「用墨水射擊」與「烏賊吐墨」的特性也非常契合。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在確定了角色設定之後,世界觀的製作也取得很大的進展。

遊戲角色是烏賊人,那麼「Splatoon」的世界就是海洋生物的世界。開發團隊決定沿著這個方向展開設計,讓遊戲的世界觀更加豐富。

比如,烏賊戰士們戰鬥時播放的BGM是「烏賊世界的年輕人們最愛的樂隊的曲子」,美術團隊設計出了樂隊成員形象和專輯CD的封面。當然,「烏賊世界有很多樂隊組合……」,製作在製作遊戲的時候會有意識地去注意不同樂隊組合的不同音樂風格。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Splatoon」是一個全新的遊戲,但是我們決定把它的世界觀做出歷史感,就好像烏賊人的世界一直存在一樣。野上恆說,這種一邊進行遊戲製作,一邊思考新的設定的製作方式在任天堂是很常見的。

《Splatoon》系列的運營技巧

《Splatoon》系列是以線上對戰為主的競技遊戲,這種類型當時在日本並不流行。如何讓玩家們玩下去,如何延長遊戲壽命,是運營團隊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在任天堂的遊戲作品中,具有這種問題的遊戲並不多。為了吸引玩家持續關注,運營團隊做了很多嘗試。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首先是定期推出新的武器和地圖。如果在遊戲發售的時候就直接把所有的武器和地圖都放進遊戲里,玩家可能很快就會玩膩。但是如果把這些內容分成多次定期放出,就能使玩家對遊戲保持較長時間的關注。

其次是「慶典模式」。這是《Splatoon》系列最具特點的活動模式。我們會給出類似「你喜歡蛋黃醬還是番茄醬?」之類的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讓玩家們依據自己的喜好做出選擇。然後將給出不同答案的玩家們分成兩隊讓他們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對戰。最後,通過得票率和勝率評出「蛋黃醬隊」還是「番茄醬隊」獲勝。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任天堂遊戲的主要目標是家庭用戶,因此「慶典模式」等活動都會安排在周末舉行。這些活動非常成功地吸引了玩家們定期關注《Splatoon》系列遊戲。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爭論還出現在了各種社交網站上,《Splatoon》藉此達成了加深宣傳的目的。

野上恆展示了《Splatoon》和《Splatoon2》的活躍用戶數量推移圖。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野上恆說,《Splatoon》2015年5月發售,《Splatoon2》2017年7月發售,兩作中間相隔了26個月。但是如果忽略發售時間上的差別,只從單個月份的活躍用戶數量來看,我們會發現圖上幾乎都是齒狀波動。每到周末,活躍玩家數量就會出現明顯增長,這說明周末活動很有成效。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野上恆說,《Splatoon2》在10月底至11月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活躍玩家數下降,這是因為當時任天堂發售了《超級馬里奧:奧德賽》,分流了一部分《Splatoon2》的玩家。

《Splatoon2》的成長

野上恆回顧了《Splatoon2》的開發過程。開發團隊一致認為,《Splatoon》以對戰為主的遊戲模式在同時具有家用機和掌機特性的NS平台上,可以為玩家們創造更多的樂趣。玩家們既可以在家中進行線上對戰,又可以和朋友們聚集在一起,共同進行現場遊戲。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初代《Splatoon》中探索世界觀的單機活動模式——「英雄模式」也被新作沿用。「我們認為遊戲登陸NS平台會吸引很多新的玩家,『英雄模式』作為新手教程有很強的必要性。」

《Splatoon2》的故事發生在《Splatoon》的兩年後,這與現實中兩作的間隔時間相同。為了讓《Splatoon2》的世界更有趣,我們還加入了全新的合作模式「Salmon Run」。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遊戲與現實

現在《Splatoon》系列作為一款電子競技遊戲得到了玩家們的認可。藉助NS的熱賣,這款遊戲成了超越人種、超越年齡的世界級遊戲。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Splatoon》系列中的偶像組合在現實世界也收穫了大量人氣,這些角色甚至還出現在了現實中的演唱會上。這說明烏賊世界的世界觀受到了玩家們的廣泛歡迎。製作團隊製作的不僅僅是遊戲本身,還有遊戲的世界觀,而後者受到玩家們的接受,才是最令我們感動的事情。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過去我經常和朋友們交流遊戲經驗,分享遊戲的快樂,正是這種經歷造就了今天的我。遊戲的樂趣不僅限於遊戲的本身,還有遊戲帶來的記憶和體驗。」正是因此,創造了「Splatoon世界」的開發團隊才一直充滿熱情。

從豆腐到兔子再到烏賊,《Splatoon》的成長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ZINC 的精彩文章:

3Glasses宣布原EA唐思遠擔任公司技術負責人
VR/AR音頻公司Dear Reality GmbH獲森海塞爾戰略投資

TAG:VRZ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