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別推薦:著名畫家袁又琦作品鑒賞

特別推薦:著名畫家袁又琦作品鑒賞

【藝術簡介】

袁又琦,1953年生於湖南省新化縣。幼從家學,先後就讀於西安美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為山水畫大家賈又福工作室訪問學者。1995年3月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研究館員。現為長沙後湖國際藝術區駐園專業山水畫家、作品多次入選省、市、國家級美術大展並獲獎,論文發表於《美術》雜誌。作品雄、渾、野、辣,充滿正大氣象,在當今山水畫壇別具逸格。

《流水演般若 大山濟慈心》138cm×34cm

專家評論

又琦對傳統經典繪畫下過非常深入的臨摹功夫,但他又不能不重視「生活」,探尋以新的方法表現自然界里的勃勃生機——如果僅僅是「臨摹型」的畫家,只能停留在「師古」階段,無法掩飾其創造力的孱弱;而過於泛濫的創造力,雖然會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在文化傳統與審美方面,卻一定大打折扣。

所以,一方面臨摹,一方面寫生,一向過去一向未知,實際上無不是一個「未知的世界」在吸引著他前行——而這可能是吸引又琦不斷超越自我的一個動力。

《空山人跡罕 野谷盪梵音》98cm×60cm

傳統山水畫孤峭、奇幻、冷淡,但在畫家面前的自然山川,卻是繁茂、豐富、生動,前者是中國山水畫千餘年來發展而出的至高審美之境,後者卻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真實而豐富的現實。近年來,又琦在自然山川里不停地跋涉、寫生、創作,他不斷地肯定自己,也不斷地否定自己。他或許將這視為「困惑」,然後在畫面上不停地深淺濃淡地調整著。我以為,這是他所以能夠保持他畫面上獨有的張力的秘密之所在!

《湘東攸縣酒仙湖》69cm×46cm

又琦對人生對畫理頗具哲思,這使他的繪畫有了另外一種味道,固然,理性思考會使畫面有漸趨「僵化」之嫌,但理性思考卻可以增加畫家的深度與高度——沒有這種理性思考,也就沒有中國畫的自覺意識;而有沒有這種自覺意識,對於畫家來說,是大不一樣的。在袁又琦的作品裡,他讓筆墨從寫生狀物中「獨立」出來,承擔他的激情與他的渴望,他並不沉溺在像西畫那樣巨細無遺的寫生中,他願意將一幅畫當作一首詩、一首音樂,甚至是一個夢想;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自覺地將國畫所特有的筆墨意識和詩情滲透在畫面上,透顯出蒼茫、深遠、豐富的意境。

劉墨北京大學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著名學者/書畫家/美術理論家

《天台山》69cm×46cm

專家評論

在看似繁榮的當代山水畫壇,文化和詩意的缺失使山水畫的人文價值大為降低。近日賞讀袁又琦的山水畫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畫家到力於東方,把傳統與現代自然與理想融合,在中國畫的精神內涵與形式語言上都獨闢蹊徑,創造了一種可以稱為「水墨樂章的視覺圖式這種圖式既有別於傳統的隱逸山水,也有別於當代的新文人和實驗水墨,構成了自己的藝術風貌,體現了21世紀中國畫從傳統文人畫向現代水墨畫發展的必然。他的山水畫與古人傳統「不下堂筵,坐窮林泉」的山水審美觀有很大距離,詩意美起了決定性的因素。禪性的清凈澄明洞徹通達,成為他超度自我生命和繪畫表達的契機,從而擺脫了從傳統到當代的各種程式的影響,別創了他自己的「水墨樂章」。

《張家界黃石寨》69cm×46cm

我喜歡袁又琦作品的雄渾樸茂、以心造境。他近期的作品,以「虛、靜」為追求,體現了山水畫的創作原則「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他講究以神造型,在有節奏意味的筆墨中求自由心境的表現,與長安畫派石魯的藝術理念一脈相承,他創造了種超越國界的、與大自然相和諧的雄渾野逸的畫風。

《靈山禪韻》68cm×68cm

日月交替、煙雲往複,展讀袁又琦的山水畫新作,孰空?孰有?孰妙?山水混沌境中隱然有靈明覺心的躍動。他的水墨樂章遂能——抖落浮華。這種幻異的夢境與今天畫壇上許多繪畫是那樣的不同,樹雖然在恣意地伸展著,雲雖然在低垂著要接近大地,但一切都有了生命的靈光。

《翠嶺無言延萬里 祥光有意暖千家》46cm×68cm

袁又琦不以古人的技法為定式,間或藉助西畫的一些方法,獨出新機,建立自己的視覺音樂符號。在他的作品中最有特色的是運用水墨描寫飄逸靈動的景緻,好像用筆墨編織一幅有節奏的音樂畫卷,它們雖有崎嶇怪異,但並不令人覺得突兀,而是在自由組織丘壑圖像中各得其所。我以為這音樂符號化的傾向是中國當代水墨畫中值得注意的特點,也是畫家率真天性的形式表現。

《千山問道》46cm×68cm

袁又琦的系列畫作,是畫家心靈情感的迸發,是畫家感知自然的心得。用心品讀就會讓人有一種神往,有一種讚歎,更有一種依戀,那種讀畫後的輕鬆愉悅,是對現實缺憾的補充,是對茫茫紅塵的片刻遊離,也是心靈沉寂後的自我發現。畫家筆下物象能激起我們「崇高」、「激蕩」、「和睦」、「寧靜」和「迷濛」的情懷,它真有一種「群山流水清風去,祥雲迷霧款款來」的感受。他的作品,源於畫家一種博大的、裝得下大千世界的胸懷,畫家儘管不能改造世界,但可以創造理想世界的境界,用生花妙筆寫就出獨具風神的水墨世界並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美術評論家 辛民

《天庭疑無路 神仙在此山》46cm×69cm

《武岡雲山飛瀑》46cm×69cm

《湘中大熊山》46cm×69cm

《湘中飛水涯》46cm×69cm

《新寧崀山》46cm×69cm

《岳陽大雲山》46cm×69cm

《雲山春意圖》46cm×68c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化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繪畫作品代替外出參展國寶文物
特別推薦:山水畫名家李呈修的繪畫藝術

TAG:中國文化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