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遠征軍養了只類人猿?被北京動物飼養員一眼看穿

中國遠征軍養了只類人猿?被北京動物飼養員一眼看穿

到了抗戰時期,它們早已離三峽遠去,但它們的子孫卻出現在了一個中國士兵的肩上,他和家鄉之間,也有著萬重高山——願他好運,能夠如李白的詩句描述那樣,在戰爭中倖存,安然地回鄉。

前篇

中國遠征軍中有一隻類人猿

▲ 在中國遠征軍的一張老照片上,發現了一隻奇怪的猿猴,它端坐在一名戰士的背包上,還緊緊地握著那支伽蘭德步槍,頗有幾分軍中吉祥物的風度

▲西方軍隊中用一隻動物充當吉祥物是一種傳統,二戰中波蘭軍隊便曾經使用過這頭名叫沃爾·傑克的熊擔任吉祥物

事實上它在戰場上還能幫助搬運炮彈,所以波軍第二十二運輸連的徽記便是一頭抱著炮彈的熊。

在中國遠征軍中是否有吉祥物的傳統,似乎沒有相應記載,但這張照片顯示,當時中國軍人的確養過一頭神秘的猿猴。

說它神秘,是因為這個傢伙的身份令人困擾。筆者最初認為它可能是一頭雲南產的金絲猴,被遠征軍的官兵捉到或當地人被作為禮物送到軍中。

但結果發現雲南的滇金絲猴是灰黑色的,與照片上的這隻「猴子」相去甚遠。真正帶有淡金黃色皮毛的金絲猴,我國只有川金絲猴一種。

▲滇金絲猴

▲川金絲猴

二者區別很明顯,事實上它們在一百六十萬年前就分家了,而且生存區域相距甚遠。在那個交通艱難的時代,假如某個遠征軍士兵從四川把一隻川金絲猴運送到雲南戰場,其難度不亞於今天把一個集裝箱從緬甸運到北極。

其實,那頭照片上的猴子,形態上與金絲猴也頗有區別,比如,我們可以看到它的鼻子,而金絲猴又名仰鼻猴,根本就沒有鼻子。

那麼,這隻「猴子」到底是不是金絲猴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請教了北京動物園的老飼養員,《與老虎做鄰居》一書的作者劉志剛先生。

▲劉志剛先生和他的妻子許艷梅女士都是北京動物園靈長類動物的優秀飼養員,是珍妮·古道爾的老朋友,和猩猩猴子打了幾十年交道

劉先生看過照片以後回復我——照片上的這隻動物,根本就不是猴子。

不是猴子……它能是什麼呢?

它是一頭長臂猿

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發現。因為,長臂猿與猴子存在著巨大的區別,雖然有些長臂猿品種的體型比金絲猴要小,但在進化的台階上卻高出猴子一籌——長臂猿是類人猿中的一種

▲類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長臂猿,它們是地球上與人類血緣最為接近的動物,已經沒有尾巴,上下肢分工十分明確,有的類人猿經過訓練甚至可以通過電腦與人交流

▲長臂猿是類人猿中最小的一種,以有著超長的手臂而著稱,而這種超長的手臂,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修長的雙「手」,這些都與照片中那隻猿猴十分相像

所以,這意味著中國遠征軍中竟然有一個成員是頭類人猿!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金絲猴和長臂猿都在滇緬地區有所生存,兩者的來歷和習性卻不大相同。金絲猴是一種橫斷山區土生土長的動物,發源於此,並向南北兩個方向遷徙發展,最終發展出今天的各個亞種。

總的來說,這是一種適合高山的耐寒動物,它們的食性比較單一,主要使用松蘿,所以,帶著它行軍絕對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而長臂猿則是一種本來分布極為廣泛的動物,只是它雖然身披長毛,卻異常怕冷,只能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叢林中,因此,隨著氣候變遷和人類開發的進展,原來分布區曾囊括長江流域的長臂猿,近代已經退縮到東南亞為主的熱帶雨林之中了。

我國有世界20種長臂猿中的6種,它們的分布區十分狹小,如今只有雲南西藏交界和海南島有它們棲息了。

▲長臂猿照片,據此可以分辨出它與照片上猿猴的相似之處

有意思的是,通過這張照片,我們還可以判斷這頭長臂猿的性別——長臂猿是有名的雌雄異色動物,也就是說公猿和母猿的顏色差異很大。長臂猿在成熟前均為黑色,而雌猿會逐漸變成淺黃色,觀之非常美麗。在我國古代傳說中經常出現的「白猿」,大體便是對雌性長臂猿的形容。這張照片上的明顯是一頭雌性成年長臂猿。

▲顏色不同,只是夫妻的審美不同,它們當然還是同一品種

照片上那名飼養長臂猿的士兵,其裝束顯示其為駐印軍,這支部隊主要在緬甸作戰。那麼,他們作戰的區域中,有長臂猿生活嗎?

恰好是有的,而且形貌非常符合照片中的這頭長臂猿的特徵,這就是同是生活在雲南和緬甸的白掌長臂猿。

▲白掌長臂猿,是長臂猿中比較小的一種,它的手臂上長有長長的淺黃色長毛,以至於陽光下被人們誤以為是白色的,因此得名

它們的體重往往只有12斤到15斤,相對來說比金絲猴要輕一些(若是從平均體重而言要輕一半),同時,長臂猿屬於雜食動物,水果、鳥蛋、小型爬行類動物等都可以吃一點,無論從重量還是從食性而言,帶著行軍都要方便一點。

對這張照片的一份標註上說明,這名士兵是中國駐印軍新編第一軍獨立炮兵團,他是在攜帶一頭受傷的「野猴」行軍。

由於不是原始標註,我無法證實這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情況,但毫無疑問,這頭長臂猿在當時的軍隊中絕對應該是惹人注目的存在。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中國人帶長臂猿行軍的刺激,一群和他們同行的美國兵利用戰鬥間隙進入叢林,開始了他們的「獵虎」行動。

▲於是,便有了這張照片

不過,美國人最後承認,他們的打獵一無所獲,後來是從獵戶那裡買來了這張虎皮,以便「有東西可以展示」,想想這也是件滿幽默的事情。

其實,我看到這隻長臂猿的圖片,心中是有另外一份感觸的。

這些中國戰士,都是遠離家鄉,在異國為了國家的命運而戰鬥著。他們中的許多人,長眠在了他鄉的土地上。

李白曾有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其中說的「猿」,便是當時依然生活在三峽的長臂猿。

到了抗戰期間,三峽的長臂猿早已遠去,但它們的子孫卻出現在了一個中國士兵的肩上,他和家鄉之間,也有著萬重高山——願他好運,能夠如李白的詩句描述那樣,在戰爭中倖存,安然地回鄉。

* 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請轉發到朋友圈

薩蘇動物系列熱文Top10

每天給你一個薩蘇故事

感知時代溫度,體味時光傳奇

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蘇 的精彩文章:

海南墜毀了一架日本飛機,日軍說是「自爆」,但真相是……

TAG:薩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