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胡希恕親述經方治癒案例十則(精華提取版)

胡希恕親述經方治癒案例十則(精華提取版)

導讀

本文的10個小故事是原書的編輯從胡希恕《傷寒論》講座的錄音裡面節選出來的,可讀性非常強。胡老臨床經驗豐富,說話擲地有聲,讓人信服,啟發很大。








1、用大青龍湯治癒自己肺炎



「我方才講了葛根湯。大青龍湯也是太陽病的一個發汗劑,這個方劑的適應證惡寒也特別厲害,所以在臨床上若

是無汗、惡寒特別厲害

的這種太陽病,對這兩個方證,要好好辨:如果癥狀

沒有煩躁,就用葛根湯

;如果

有煩躁,口舌再干,就用大青龍湯,因為大青龍湯中有石膏

。這兩個方證,都特別惡寒。




有一年,我得肺炎,就是惡寒特別重,我給自己開的方子,當時沒用大青龍湯,我用的是葛根湯加石膏,吃了這個葯熱退了,但第二天又發熱,這麼反覆了兩三天,最後還是吃大青龍湯好的,用大青龍湯麻黃葯非多擱不可。其實要是開始就吃大青龍湯,就不會像後來發作那麼重。」




編者按(原書編者,以下同):在《胡希恕老中醫應用大柴胡湯驗案》中提及一例用葛根湯合大柴胡湯加生石膏治癒自己的高熱,正可互參。




胡希恕先生83歲時,冬月發熱39.7℃,症見胸滿、惡寒、鼻塞、苔白膩、脈浮弦,因是三陽合病,故服大柴胡湯合葛根湯加生石膏,一劑而愈。




2、大青龍湯治小兒危重肺炎




「我的一個學生姓劉,他治一個小兒肺炎,這個小孩子簡直就是不行了,西醫院也治不好,他用大青龍湯一劑就救回來了。」




3、生薑瀉心湯治小兒下利,出現瞑眩




服藥後有瞑眩狀態發作,病就會迅速痊癒,這在臨床上也是常遇到的事情。

疾病如果是病程久,或者是人身體素虛,有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後世所說的戰汗,那也是一種瞑眩狀態。

所謂瞑眩就是吃藥中病後,有效驗的一種特殊反應。



我也遇到過這種事情:我給一個人吃生薑瀉心湯,這本來是治下利的葯,他吃完了反而下利無度,家屬半夜來敲我的門,一問才知道是這種情況。我說不要緊,你回去吧,再連續吃就好了,這個葯是治下利的,它不會使其更下利。來的這個人說不行,您非看看去不可。後來我就去了,正是半夜,病人是個小孩,到了那兒這個小孩子就已經好多了。後來我說把第二煎再吃了吧,他媽還不敢讓他吃,我說不要緊,吃了吧,吃完了第二天就好了。」




編者按:胡希恕先生在講到生薑瀉心湯時曾特別提到:「用此方要注意一點,容易發生眩暈,本來治嘔吐、下利的,吃此葯後反倒吐得厲害,瀉利無度,這不要怕,過後病必好。此方是半夏瀉心湯減量乾薑而加大量生薑,祛水氣的力量相當大,半夏、乾薑皆溫中祛水,半夏下氣祛飲。胃腸病有下利或大便溏,同時有傷食、吞酸,用此方有良效。服藥後有時有這種瞑眩的情況,這是藥物發揮作用而一時出現的一種特殊的有效狀態。」




4、桂枝湯速治定時發熱汗出



「《傷寒論》曰:『病人臟無它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病人定時發熱汗出,先其時者,是說

假設病人下午兩點左右發熱汗出,你在兩點鐘以前給他吃桂枝湯准好。




這個我遇到很多,一個朋友的廚子,就是這個病,到時候發熱,完了出一身汗,過去後像好人一樣。我就給他吃這個葯,吃了就好了。他高興極了,他說我這病患了二十多年了,這回可好了。這種病,患二十多年也太長了,我頭一回聽說。但是在臨床上定時發熱汗出這種情況很多。




我在農村巡療時,也遇到這麼一個老太太,每天四至五點鐘的時候,必要發熱,然後出汗,出完汗之後,也不發熱了,也不難受了。天天如此,也是有很長時間了。我給她開三劑葯,她吃了兩劑葯就好了。」



編者按:運用桂枝湯治療定時發熱汗出的關鍵在於「先其時發汗」。




附:郝萬山教授在講《傷寒論》時,有一段錄音,整理如下,可加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我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以下簡稱東直門醫院)做住院醫師的時候,有一天門診來了一個病人,年齡56 歲,是南方人,說一口南方話,很不容易聽懂。



他說,大夫,我這個病不太好治,在你們醫院治了三個月了。我說你是什麼表現啊?他說我每天下午一至三點鐘,身上一陣熱,熱完了要出一身大汗,到四點鐘汗就出完了,換了衣服還能夠繼續工作。汗要出到什麼程度呢?一件棉毛衫濕透了,一件襯衣濕透了。




我看他之前的病歷,有養陰斂汗的治療方法,有益氣固表的治療方法,有清里熱的治療方法,我能想到的治療多汗的方法,前面的醫生都用到了。




特別是他上次看病的那個醫生,給他用了斂汗固表的方法。我記得藥味多,藥量也大,如麻黃根30 克,浮小麥50克,煅牡蠣50 克,分心木(就是胡桃的隔膜)20 克,金櫻子30 克。




我心想,這恐怕得有效。我問他,老先生你吃了這個方子怎麼樣啊?他說,這個方子吃了一回我不敢再吃了。我問為什麼?他說上午吃完這個葯以後,下午三點鐘我還是熱,過去我熱完了,汗出完了,換了衣服還能工作,那天下午,確實不出汗了,但我熱了一下午,一直到下班身上還是熱,熱得我心煩體躁,汗是沒有出,衣服也沒有換,但是我不敢再吃了。




一聽這話,我說老先生,既然止汗不行的話,我給你發汗。他愣住了,說,大夫,我看了這麼長時間的病,沒有一個大夫說要給我發汗的,發汗能行嗎?他看我太年輕,對我不太信任。他說要是吃了你的葯沒有效果怎麼辦?我說吃了我的葯沒有效,我帶你去找我的老師。他一聽很高興,他說那你給我開方吧。我開了三劑桂枝湯,那時候我不太會用這個方子,我也沒有告訴病人怎麼吃。




拿了三劑葯之後,第三天他來了,他說大夫,吃了你的葯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是那樣。我就帶著他去找胡希恕先生,胡希恕先生是當年我們東直門醫院特別善用經方的老前輩,那時候他不出普通的門診,只出特殊的門診給一些高級幹部看病。




我說胡老,我給您帶來了一個疑難的病人,我給他用了桂枝湯想發汗,但是他說無效。介紹病情後,他就問病人,這個方子你怎麼吃的?我發現這個病人吞吞吐吐地說,我早上吃一次,晚上吃一次。後來回想起來,他可能根本就沒有吃我開的葯,他不信任我,就等著我帶他去找老大夫看病,更不相信出汗那麼多還要再發汗。




胡希恕先生說你的方子開得好,你怎麼給他吃的?我說病人說得吞吞吐吐,我也沒有說怎麼吃。胡希恕先生跟病人說,你這樣,每天就吃一回葯,你不是下午三點鐘有烘熱、出汗嗎?那你一點半鐘左右就吃一次葯,吃完之後,多喝一些熱水,然後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稍稍坐一坐,穿的衣服稍稍厚一些,讓自己先潮潮地出一點汗,到了兩三點鐘看還熱得起來熱不起來。我記得那時候好像是秋天。




胡希恕先生就開三劑桂枝湯讓他試試,這個老先生很高興地走了。第四天他來了,特別高興,他說大夫,這發汗的方法還真不錯,我頭一天中午吃完這個葯以後,喝了點水,身上潮潮地出了一點汗,根本就不用換衣服。




到了三點鐘該發熱的時候,我就等著自己發熱,結果沒熱起來,或者是熱的勁不大,隨後出的汗不多,我只把最裡面的衣服換了。到了第二天,比頭一天的熱更輕了,我覺得衣服不換都可以了。到了第三天,根本就不用再換衣服了,這方子有效。




我就說再開三劑。他說要不要再找老大夫。我說不用了,胡希恕先生很忙。我又給他開三劑桂枝湯,後來他就好長時間沒有再來。過了三個月以後,我從門診調到病房。




有一天他來說,上次你帶我去找胡希恕先生看了病以後,我前前後後吃了六劑葯,從此以後就不再烘熱不再有汗了。可是最近我又有一點汗,這個方子還能不能再用?我說可以。我再給他開桂枝湯,原方六劑。他說郝大夫,看來你們的工作經常變動,我吃完這個葯以後不再複發,我就不再找你;再複發的話,不管你走到哪裡,我都會找到你的。你工作調動總會有軌跡的吧,總會有人知道吧。現在三十年過去了,他沒再來找我。」




5、梔子豉湯治癒食管憩室




「一個食管憩室的病人,我給他吃梔子豉湯治好了,西醫覺得很奇怪。中醫就是辨證,有這種證候,就用這種葯准行。開始我也不知道梔子豉湯還能治憩室,它之所以能治憩室,是因為憩室發生了心中懊憹、煩熱、胸中覺得滯塞這些癥狀。




食管方面的病,梔子豉湯證很多。這個「胸中」指當中間這一道,就是指著食管說的,不是指整個胸,如果指整個胸那是柴胡證了,這點很要緊。

吃這個葯也不吐(不像方後說的那樣,服藥後有吐的情況),我治的那個人,吃了那麼多梔子豉湯,他也沒吐過。他一天吃兩遍,越吃越好,吃了很長時間,後來再進行食管吞鋇X線檢查就沒有憩室了。」




編者按:這是胡希恕先生在講解《傷寒論》第77條的內容時舉的一個例子。在這裡,胡希恕先生強調了梔子豉湯並非吐劑,並在後面講第393條時又進一步做了說明。第77條的方後有「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的文字,因之後世多以為梔子豉湯是吐劑,但臨床實踐證明並非如此。




6、梔子豉湯加味治急性心包炎




「用梔子豉湯治急性心包炎,我治過,是有效果的。但我不是只用梔子豉湯,是加味。我是這麼研究的,《傷寒論》第76條原文寫的是『心中懊憹』,不是心下,不是胃。根據這段,像心包炎這種情況,有是證即可用是方,再配合適證的藥物。」




編者按:

胡希恕先生在上面這兩案中對「胸中」「心中」與「胸脅」「心下」等病灶位置進行了鑒別,以說明梔子豉湯根據《傷寒論》原文,對於現代醫學的食管憩室、心包炎等疾病有用之的機會,對於臨證很有啟發意義。




7、表實證誤用補法後的救逆




表實證非攻表不可,不能用補藥

,這個我親身遇到過。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也是個挺有名的醫生,遇到一個咱們現在說就是溫病的人,那人熱得很,他給人吃的就是銀翹散這類的葯,同時加鮮生地黃。北京的醫生早先有個陋習,愛用鮮生地黃這味葯,說是解熱。




那個不行,它是補藥啊,是一種強壯性的寒性解熱葯,表實證的時候用它就不行。就這味生地黃,他用得相當重,我記得用了八錢吧。後來這個病人還是我給看好的。所以這個表實證,要攻表,補藥是用不得的。」




8、結胸證誤診手術致死見聞一則




「對這個

結胸證

,從仲景書的用藥即可看出來,它

不但有熱實,而且有水

,就是水熱結合到一起的這麼一種病。在臨床上,這個病很少見,但是我確實見到過,這個病凶得很,我們講的這條(《傷寒論》第131條),大陷胸丸證這個證候並不重,底下講的很多重證,重得不得了。




我見過一個病人得這種病,他一定要住院,等我到醫院去看他時人已死了,我不必說哪家醫院了。醫院的醫生給他診斷錯了,一看他疼成那個樣子,從

心下到肚臍硬如石

,認為裡頭長東西了。這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了,舊社會的小醫院,給人家剖腹,剖完人就撂下了(去世了)。所以結胸證是容易死人的。」




9、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治兒子疹回無汗喘昏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在肺炎初期可用,但不能頻繁用,要符合汗出而喘這種情況才可用,沒有汗也可用,但仍要辨證

,此證小兒多見。




那年我兒子出疹子,我不在家,他奶奶給他吃牛黃丸,那葯太涼了,我回來的時候他的疹子已經回了,喘而無汗,臉紅,昏迷不醒,很危險。




當時他舅舅正學醫,他來開了方子,我不同意,全是一些解表、祛熱、解毒類的套方。我說這不行吧,跟他舅舅商量,我說就吃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石膏少用點,麻黃多用一點,他吃完後腦袋慢慢見汗了,就吃這個,後來沒再吃藥就好了。




他那病也是並發肺炎,好了之後,他舅舅說,沒有汗用這個行嗎?我說沒關係,石膏清熱不一定要見有汗。這是我剛開始給人家開方子,還是給我兒子,那時我才二十六七歲,我的孩子四歲。」




10、大柴胡湯加石膏治急性痢疾




「我還記得,那一年我來北京,私人診所開業,診所就在大街上,有一個學生跟著我學習。有一次我出診了,回來問他有病人沒有?他說有呀。我問是什麼病?他說一個鬧痢疾的病人。我說你開方子了嗎?他說我開了,開的大柴胡湯加石膏。我不放心,我說帶我去看看吧。他帶著我就去了,這個病人家離我家不遠。我們到那兒時這個病人正在廁所里,他出來後我問怎麼樣?他說挺好,現在肚子也不疼了,也不發熱了,大便也漸止了……所以這個方子很好,痢疾用柴胡劑的機會很多,尤其是大柴胡湯。




痢疾這個病,開始時沒有用補法,這個大柴胡湯的瀉下作用也不大,現在我們用大黃可以用到10克。我自己鬧痢疾也吃這個葯,一瀉就好,這個病來時挺厲害,多有發高熱。」




【本文摘自《胡希恕醫論醫案》






九蒸九曬芝麻丸=補腎+烏髮+延年益壽小仙丹



排濕湯:濕氣剋星,原來這麼多病和濕氣有關


紅參氣血湯:補血天下第一方(補氣血不上火)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點擊【底部廣告】支持下小編吧,您的每次點擊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名醫祝諶予 - 降糖對藥方顯奇效
中醫人的道德與信仰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