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貿易戰」的實質

中美「貿易戰」的實質

如果不是矛盾的激化,美國是不會走到選擇貿易戰這樣比較極端的道路的,而這個矛盾來源於自中國加入WTO以來的長期貿易不平衡。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6年,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和日本的出口額分別為2659.6億美元、2309.6億美元、1157.8億美元和632.6億美元;自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的進口額分別為4628.1億美元、2941.5億美元、2780.7億美元和1322.0億美元;美國的前四大逆差來源地依次是中國、日本、德國和墨西哥,2016年逆差額分別為3470.4億美元、689.4億美元、648.7億美元和631.9億美元。而到了2017年,中美貿易總值為3.9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對美出口2.91萬億元,自美進口1.04萬億元,對美貿易順差1.87萬億元,擴大13%。

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特朗普,會有何感想?特別是當這個對象還是你的潛在主要戰略對手時,這種緊迫感和必要感與日俱增,而特朗普又是美國傳統政治圈之外的獨特存在,商人出身的他對利益的看重不是政客們可以比較的。

中國在結束了人口紅利之後,將面臨另一個紅利時代的結束,那就是貿易紅利。在WTO規則體系之下,中國充分享受了全球化貿易帶來的好處,用「世界工廠」的身份賺取了足夠多的利潤,雖然含金量不那麼高,但是總量堪稱巨大。而在全球化初期,由於歐美髮達國家掌握著產業鏈高端部分,通過獲得超額利潤來支撐對中低端產業鏈支出的覆蓋,真正處於雙贏的階段。而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我們不光滿足於低端製造業的定位,不斷往產業鏈上游滲透,對歐美高端產業鏈進行持續的競爭和替代,使得製造業空心化的歐美髮達國家的貿易赤字不斷上升,其中又以消費大國美國為甚。

因此,本質上美國發起貿易戰的實質需求,是要重構世界經濟結構,改變這種不合理的製造與消費關係,因為如果再不改變,美國的發展將走向必然的衰落,直到被中國取代全球霸主的地位。

那麼,美國具體想如何改變這種格局呢?

通過特朗普的施政方針看,主要就是通過減稅、增加關稅、加息和基建這四大策略來實現,因此這是一套組合拳,是在他上台的那一天起就確定了的,不是走一步想一步的隨意性政策。

減稅,是第一步非常重要的戰略,通過這個政策,將吸引大量分布在海外的資本和產業迴流美國,這其中以美國自己的跨國公司為主,因為他們是美國企業,只要利益上相差不是很大,都是願意回到美國的。——這屬於胡蘿蔔。

增加關稅,特別是一些對人力成本要求不那麼高的製造業和以美國市場為主要目標市場的企業,對他們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海外廉價勞動力獲得的成本優勢將被新增關稅完全吞噬,逼迫這兩類企業到美國直接投資建廠生產,一方面增加就業,另一方面將一部分製造環節的利潤留在美國本土。——這屬於大棒。

加息,主要是為了配合前兩個政策,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我們看到美國的就業是非常充分的,加上製造業逐步迴流和經濟持續增長,通脹的風險確實存在,因此加息周期會有所加快。

基建,主要也是為了配合製造業迴流和增加就業,雖然美國非常希望製造業迴流,但是由於基礎設施和產業鏈配套不完備,有些行業即使企業想來美國投資也是不具備條件的,所以大規模基建的開展是必要的,但是這個規模和進度,取決於美國經濟和稅收政策效果是否能夠達到預期。

通過這一整套組合拳,美國希望在國際貿易體系中,分回一部分的製造業利潤,以彌補在消費端的缺口,大幅度減少貿易赤字,同時也在中國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叫板美國之前,對中國進行實質性的壓制。我們看到此次關稅制裁的對象很多還是中國未來將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行業,特別是《中國製造2025》覆蓋的行業,因為中國在這些行業即將掌握的是世界頂尖技術水平,而美國這個消費大國市場是幫助我們這些產業快速發展的最大動力,現在關上貿易大門,也是想延緩中國在這些領域的前進腳步,再加上知識產權的嚴格管控和技術領域的投資併購,進一步阻止中國戰略產業的發展。

那麼作為對手方,中國該如何應對?

我覺得,作為這十多年來全球化經濟最大的受益者,中國作出一定的讓步應該是合理的,獨贏的模式註定有走到頭的那一天。但是我們也不能任人宰割,將多年的積累拱手讓人,儘力避免成為第二個日本。

首先,我們有足夠的資本與美國扳手腕,一方面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13億人口帶來的龐大內需市場是我們今後的最大資本,消費在GDP中的佔比已超六成,而各行業產業鏈完備,基本上可以做到自我需求的滿足,不像日本韓國德國這樣以出口為導向的外向型國家,他們是很難與美國討價還價的。其次,中國的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不再是中低端製造業的代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本月21日公布了2017年全球企業等申請註冊國際專利的統計數據。從各個國家的申請數量來看,美國佔據了首位,為56624項。中國較上年增加13.4%至48882項,超過日本的48208項升至第二位,並且有望在三年內超越美國。所以,美國現在即使對中國進行更嚴格的技術封閉,也很難阻擋中國的創新發展。

中國雖然已經失去了人口紅利,並即將失去貿易紅利,但是正進入「工程師紅利」時代。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美「貿易戰」沒有實質性爆發的必要,因為雙方的矛盾並非不可調和。中國可以考慮作出一些讓步,但是讓步的形式不是直接犧牲自己的利益,而是可以通過加大對美製造業的轉移投資,將一些占出口美國比例較大的行業分一部分到美國本土進行生產銷售,當然這其中很多都不是中國公司,而是日本韓國企業,中國犧牲的主要是中間加工利潤,絕對量並不大。我們常說,老大老二打架,死的傷的是老三老四,考慮到中美貿易順差的真實來源有很大一部分是日韓,可能最後中美之戰收割的對象就是他們。而像福耀玻璃這樣的中國本土優秀公司直接去美國建廠,其實也是有利的,因為能夠更加貼近美國市場,雖然利潤和就業放在了美國,但是國內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收益,富士康在國內上市而去美國建廠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有助於縮小中美貿易的不平衡。

另一方面,中國也必須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這也是美國最為關切的領域,因為這是事關美國競爭優勢的根本,他是不會和你談判的,而我們也不得不真正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我們自己也有了像華為格力這樣的研髮型大企業,保護知識產權對我們同樣有利,今後更為嚴格的法律法規必然出台。

可以這麼說,讓國內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公司們儘快走出去,到美國本土投資參與市場競爭,以及在核心高科技領域依靠自力更生的研發創新,將是我們應對中美「貿易戰」的兩大方式。中國的韜光養晦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站到國際舞檯燈光下與歐美髮達國家一爭高下將是未來幾十年的主旋律,我也相信中國在這方面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往期好文回顧 ↓ ↓ ↓

來源:雪球

版權聲明:文章不代表泰和投行圈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泰和投行圈

本公眾號擁有2000餘家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用戶,以及眾多高凈值投資者用戶,為10萬商界精英提供有思想的投行資訊服務,致力於推動和繁榮資本市場併購重組和股權投融資事業。

思想創造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和投行圈 的精彩文章:

白酒大多透明瓶,為什麼茅台酒是乳白瓶?

TAG:泰和投行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