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家推薦 丹青有道,化真為美——曹仲生

藝術家推薦 丹青有道,化真為美——曹仲生

說起曹仲生,他並不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卻也是個真正行走在修行路上的藝客,誰都無法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他會走向哪裡,但至少他不偏不移地走在藝術的禪修之路上,他對藝術的態度是虔誠的,是報有敬畏之心的。有人會問,我憑什麼如此評論?我來說說為什麼。

他從小生長在一個優越的家庭,由於父親是國家幹部,兄弟眾多,但父親卻唯獨帶著他一個人在機關單位生活,這樣的環境養成了他與同齡人不一樣的性格。從小的優待讓他自負,張揚跋扈,愛憎分明卻又善良。受家風影響,他骨子裡崇尚的是古代士大夫的生活氣度,這種性格的形成影響了他的藝術氣質,決定了他早期畫作中多半透著大氣澎湃之感,厚重而雅氣十足。隨西方藝術之風的盛起,讓他對西方藝術產生衝動,苦練素描,學習探索油畫的藝術形態,他曾偏執地以為真正偉大的藝術該是西方而非東方藝術。可對現在的他而言這段路走得有些繞,他說繞的或許不只是他,而是整個藝術探索時代……

正如大多數選擇藝術之路的人,他的藝術之路也是略帶坎坷和無賴的,很長一段時間他為了生計,像所有追夢人一樣在深圳闖天下,在這段路上他感受最深的應該是入世文化吧,正因為這段長時間的入世體會,讓他後來想到了如何讓他的藝術邁向出世之道。創業成功後由於他對俄羅斯文學、音樂及繪畫的熱愛,長期留戀於俄羅斯,對西方藝術的深度認知和理解,可能就從這裡真正開始了。再到後來的數次歐洲之行,讓他更加深刻了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可以說他是個開過眼界,見過世面的人。也正因如此他站在西方看到了中國古代繪畫的偉大,深邃。這才放下一切,歸隱終南山。靜下心讀古典,觀藝史,他深刻感悟認知東西方藝術形態的區別時,意識到:真正藝術的出口不再是傳統的「三遠」認知,和西方的透視聚焦三維空間,而是走向平面。他說:「西方是以科技為導向的發展國家,是講科學邏輯的,再完美逼真的畫作也抵不過照片的效果。所以科學技術層面的東西,隨著時間推移終究會被科技代替,只有平面的東西才最能表現人的情感和修養,也終究無法被科技替代。正如古埃及的平面藝術形態,簡單,生動,耐看。越彌久越有它的韻味。

——丁愛玲

曹仲生是我所識中難得的、有悟性和勤奮的藝術家。他從藝術作品內在審美機制的衍化角度,把作品的美建構在作品象徵品格的繼承與超越上,這樣以來。無論他作品中的任何系列,均藉助物象用暗示象徵的方式,在主客融會、雙向同化的過程中超越客體的表象世界,傳達出他內心各種幽微難明的個人化情意。

曹仲生的作品之所以清氣朗朗,一方面來自於筆墨技法,更多則在於他有一顆只清不濁的出世之心,及從容中道的自我修為!這種從容中道的自我修為在大師的身上,都能找到實例。諸如國外的米勒、梵谷、喬托等,中國的八大、石濤等、及文學和藝術上皆有造詣的大詩人王維,他們都曾抱不濁之心而退隱田園。

中國傳統繪畫是通過畫家靈性來演繹自然靈性的藝術,繪畫之道應循自然之道,循自然寂寞變化之道。所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天地自然都有自己的變幻之道。清代笪重光也稱「山川之氣本靜,筆躁動則氣不升」。一幅作品的成功之處,往往也在於作品本身的氣韻是否能打動人心。畫家過於浮躁,氣韻則盡掃。這就要求畫家在生活中甘於孤獨,磨練靜氣和靈性,進而感悟傳統、生活、自然和創新之互變。

實際,無論古今中外,無論文學藝術,凡是大家,皆明此理。諸如國外的米勒、梵谷、喬托等,中國的八大、石濤等、還有文學和藝術上皆有造詣的大詩人王維,他們都曾退隱田園。曹仲生當然明白此種道理,決然放棄熱烈繁華的都市生活,居山林、飲甘泉,對語前賢,盡融己身於自然蒼穹之中,在大自然中孤寂的-汲取靈感。由外感而內探。最終放棄了傳統山水「三遠」構圖法,借鑒西方焦點透視講究的三維空間,以二維直接焦點,用筆墨和線條把自然山水幻化成多變的幾何圖形,用自己獨特的筆觸按照一定的規律緩流而出,使畫面平面化,這樣的畫面往往給人以更為熟悉和最能打動人心的靜謐與稚朴。我想其師張振學先生所說:「混混沌沌鋪面而來」。大概應是這樣的感覺。

可憾的是,市場機制的轉變影響了大家對價值的取向,趨利性使得部分畫家漸漸迷失,遠離了繪畫本源。而曹仲生性情使然,使得他的清醒在這樣的濁世變得如此難能可貴,他以弘一法師為恆久而強大的精神引導,淡名泊利,洗盡鉛華,呈素姿而得大自在。恰恰好應了他那幅作品中的「極高明而到中庸者得大自在」。而我也因此在他脫俗高格的自然山水中得人生之大自在。

——李凡偉

藝術家簡介

曹仲生,男,生於1965年9月21日,1988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陝西省國畫院特聘畫家,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當代國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現居終南山。2014年12月刊藝術典藏有多幅作品出版,作品《秦嶺山莊》入選西部書畫名家精品集,作品《衡山》參加西安美術館優秀青年作品展。2014年3月在天朗美術館舉辦八人展,2014年6月參加中國畫院陝西分院年度展,2014年7月參加西安美術學院舉行的全國巡迴展,並參加玄奘法師圓寂一千三百五十周年畫展。《光明日報》和《藝術典藏》均有作品發表。

作品賞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龍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一周展覽演出活動01.20-01.26
粉筆居然還能這樣用!普京大帝幗女神太驚艷

TAG:沙龍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