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壞消息:中國99A坦克不足500輛 最終數量不超過四位數

壞消息:中國99A坦克不足500輛 最終數量不超過四位數

近日,《解放軍報》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該文章是官方媒體首次深入介紹中國99A主戰坦克研發攻關過程中的各種艱辛與困難,同時也為99A坦克首次戴上了"中國第一款信息化坦克"的正式名號。

而事實上,99A主戰坦克為中國坦克掀起的"革命"不只是信息化這一項而已,該車對中國坦克乃至於裝甲車輛的發展,在火力、防護、機動方面幾乎都有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圖為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外靜態展示的99A主戰坦克。

在《解放軍報》的報導當中,特別提到了99A坦克的總師毛明在東北某試驗場帶領隊伍"修"坦克傳動裝置的細節,其中"綜合傳動裝置"被多次提及。而99A主戰坦克正是採用了CH-1000綜合傳動裝置的首款坦克。

"綜合傳動裝置"說起來很玄乎,其實主要的組成部分很簡單,就是自動變速箱和液壓無機轉向機。前者能讓坦克駕駛員不至於頻繁地"踩離合-拉杆"以至於疲勞,而後者則能實現"原地轉向",在低磨損的同時駕駛員只需要轉動方向盤,能顯著降低人-機雙方的負擔。

圖為T-54/59式中型坦克的駕駛室。操縱桿是該車唯一的駕駛手段。

而相比之下,59式中型坦克要想原地調頭,前前後後駕駛員必須推-拉十幾次操縱桿,反覆踩數次油門,費時費力不說。訓練耗時的繁瑣是超過一般人想像的。

因此,相比59式、69式、79式中型坦克這些"五對輪前輩",和80式、85式、96式主戰坦克這些"二代車",99A在傳動系統上真正達成了"革命"式的跨越,而這"跨越"不是換裝多大口徑的滑膛炮,威力增長多少這些火力數值可以比擬的:VT-4外貿坦克的成功走紅,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其動力裝置對標了西方同類產品,一改中國坦克和蘇系車輛一樣"傻大黑粗"的印象。

圖為70年代引進西方技術(英法德變速箱和動力包)基礎上建造的"三液"坦克。

當然,中國軍工設計人員的眼界一向都不低,以70年代1224試驗樣車為首的"三液"車型為例,該車型系列在當時瞄準的目標是德國的豹-2系列。雖然最後成功造出了堪用的樣車,但該車的整體技術水平遠遠超過中國當時的工業水平,因此未能走向實用化。

不過在三十年後,99A主戰坦克不僅達到了豹2A7同期型號的水準,還略有超出:應用了大量99A技術的外貿坦克VT4在高端市場一炮走紅,在東南亞實打實地打敗了西方的先進車型,贏得了泰國陸軍的訂單。

圖為泰國陸軍的VT4坦克群。

但就是這一款"革命性"的主戰坦克,在中國陸軍主戰坦克的版圖中卻不會佔太大地位,其現今存量不過500輛上下,最終建造數量也不會超過四位數。

當然,這不是因為99A主戰坦克的戰鬥力不行。作為一個多種氣候類型並存,主要目標是在本土作戰的國家來說,中國的裝甲車輛裝備模式是"多種共軌"的,單一裝備99A無法適應所有地區的所有任務。

圖為海軍陸戰隊的05式兩棲突擊車。

既有三北和平原地區的99A主戰坦克,也有南方水網丘陵地區的新輕坦和96A主戰坦克,東南沿海有跨海需求的部隊就裝備兩棲突擊車,快速反應的"大八輪"部隊則有自己的大八輪突擊炮。

但有一點毋庸置疑:99A主戰坦克作為技術的"革命者",深深改變了中國陸軍對於坦克的"用法"和看法,今後身上帶有99A血統和思想的裝甲車輛只會越來越多。(利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押錯了寶:最倚重的一款巨型導彈 其實十分脆弱
美國電磁炮的最大缺點:只能打實心彈!中國已完美解決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