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50年前,當看到地上寫的一行粉筆字後,這位作家在絕望中自殺了

50年前,當看到地上寫的一行粉筆字後,這位作家在絕望中自殺了

對於年輕的讀者來說,楊朔這個名字是相當陌生的。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前期,他的散文曾風靡了祖國的大江南北。2018年,距離他逝世正好過去了50年,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位優秀作家的悲劇命運。

楊朔,1913年生,山東蓬萊人,原名楊毓瑨,字瑩叔,現當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小說家。他的父親楊清泉是清末的秀才,從小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勤奮好學,6歲被家人送進了私塾讀書,7歲念了七年制小學。在上五年級時,楊朔已寫得一手好文章,倍受師生稱讚。

50年前,當看到地上寫的一行粉筆字後,這位作家在絕望中自殺了

但小學畢業後,由於家境實在很拮据,所以無法繼續供楊朔升學了。於是,1927年他跟隨舅父去哈爾濱,在一家洋行當辦事員。因為工作要求會說英文,所以他一邊工作,一邊在哈爾濱英文學校學習英語。楊朔很有語言天賦又極為刻苦,幾年下來便能說一口流利的膠東味兒英語。

在哈爾濱工作期間,他常常與好友聚會豪飲,賦詩抒懷,把酒言歡。直到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人的炮聲驚醒了他的詩人夢。他時常睡到半夜,耳邊上響起了轟隆轟隆敵人過路的坦克聲,就像從他的胸口碾過,心頓時緊張的都快要被碾碎了。

但是他仍在苦悶中貪婪的閱讀一些進步書籍,接觸中共地下黨員。他針對日軍建立的偽滿洲國想要侵略、分裂中國的陰謀,有計劃的選擇美國作家賽珍珠描寫中國的小說《大地》部分章節,刊載於《大同日報》副刊,可不久後就被日軍新聞機關檢查勒令停載了。

50年前,當看到地上寫的一行粉筆字後,這位作家在絕望中自殺了

1937年初,他被迫離開哈爾濱遠赴上海的洋行工作,其間籌辦了北燕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的《北伐》等進步書籍。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辭去了洋行的工作,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宣傳工作中去。

同年九月去了武漢,與友人合辦了進步文藝刊物。同年末,經西安八路軍辦事處介紹奔赴延安工作。1938年春,又奔赴山西抗戰前線,後輾轉到了廣州。其間發表了反映陝北革命根據地人民抗日鬥爭的中篇小說《帕米爾高原的流脈》。同時還寫了一些通訊,集結為《潼關之夜》。

1939年,楊朔參加了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組織的作家戰地訪問團,在八路軍總部做文化宣傳工作,一路跟隨八路軍走南闖北,並先後創作了《征塵》、《火併》、《鐵騎兵》等一些反映抗日鬥爭、歌頌英雄的通訊報道。此外,還寫了不少短篇小說,均被收集到1949年出版的小說集《月黑夜》里。

1942年春,楊朔回到了延安,在延安抗日協會工作,他發表了《大旗》、《霜天》、《麥子黃時》的短篇小說。1945年1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到鐵礦體驗生活,創作了反映礦工對日寇鬥爭的中篇小說《紅石山》。

50年前,當看到地上寫的一行粉筆字後,這位作家在絕望中自殺了

1946年秋,楊朔以隨軍記者身份隨同晉察冀野戰軍轉戰於華北各地,參加清風店、石家莊和平津戰役,於戎馬倥傯中寫下了大量通訊報道和短篇小說,創作了反映華北解放戰爭的中篇小說《北線》。

建國初期,楊朔被調任為中華全國總工會文藝部長,先後到東北和華南採訪,創作反映解放軍戰士、鐵路工人搶修鐵路事迹的中篇小說《北黑線》和《錦繡山河》。

1950年12月,楊朔以《人民日報》特約記者身份奔赴抗美援朝戰場,寫出大量戰地報道,創作了反映抗美援朝生活的長篇小說《三千里江山》,榮獲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頒發的二級國旗勳章。

1954年,楊朔回國後調入了中國作家協會,擔任外國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先後到過大西北及東南沿海等地,寫出了反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西北路途散記》、《石油城》等散文和通訊。

1956年後從事外事工作,曾任駐開羅亞非人民團結組織書記處中國書記、亞非作家會議中國聯絡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多次參加國際作家會議和世界和平的國際會議。在繁忙的外事工作中創作了大量反映亞非國家面貌、人民爭取獨立、自由、解放的優秀散文作品,結集為《亞洲日出》、《海市》、《東風第一枝》、《生命泉》。

1959年楊朔於百忙中抽暇回故鄉訪問,應邀在蓬萊閣上為家鄉文化界人士作了講學報告。此後他又寫下了描寫家鄉勝景的《蓬萊仙境》、《海市》等散文,字裡行間洋溢著他對故鄉山水、故鄉人民的眷戀、熱愛之情。

50年前,當看到地上寫的一行粉筆字後,這位作家在絕望中自殺了

楊朔的創作,鮮明地體現了時代發展的軌跡。在他的散文創作中,執著於對光明和未來的讚頌,成為時代大合唱中一名紅得發紫的抒情歌手。但正是這位紅得發紫的時代歌手,仍然不可避免地被捲入了時代的漩渦。自那場特殊的革命爆發後,他被中國作協的造反派列為了重點批鬥對象。

在楊朔被批鬥期間,有一個自詡根紅苗正的勤雜工,在院子里的地上用粉筆寫了一行「打倒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楊朔」幾個大字,正巧被送進隔離室之前的楊朔看到了。

當然在這之前,他還沒有被扣上「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的帽子,這些字樣是軍代表來了之後才出現的,所以楊朔以為這是軍代表給他定的性。當他被關進隔離室之後,曾遞條子出來,要求與軍代表談話,但是軍代表沒有理會。楊朔的生命也終止在50年前的某一天,當看到地上寫的一行粉筆字後,這位作家在絕望中自殺了。

因為楊朔特別相信黨,他對當時的運動沒有任何異議,是很老實巴交的一個人。儘管如此忠誠地與領袖保持一致,但最終也沒能逃脫挨整的宿命。他雖然沒有被關進牛棚、被打,但僅在大字報上無情地批判,批鬥會上高聲吶喊已足夠中傷到這位忠誠作家的心靈了。

50年前,當看到地上寫的一行粉筆字後,這位作家在絕望中自殺了

運動開始之後,楊朔曾真誠地檢討過買房子一事。他用賺來的稿費買了幾間房子,被批判為變修的證據之一。楊朔真誠地接受了批判,他檢討說,無產階級作家怎麼能買房子呢?自己是被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了。

其實楊朔沒有特殊的歷史問題,中央也沒有點名評批判他的某一篇文章。只不過因為楊朔是領導,又是作家,在那種特殊歷史環境中必然會被揪出來。就像是在雞蛋裡挑骨頭,為批判而批判。

楊朔一生都沒有結婚,他胞弟的女兒楊渡在不滿一歲時就過繼給他當養女。楊朔去世時,楊渡僅是個十歲出頭的小姑娘,此後她跟著親生父親一直在為給楊朔平反的道路上而奔走。

50年前,當看到地上寫的一行粉筆字後,這位作家在絕望中自殺了

直到多年後,楊朔才被平反,他的散文也迎來了新一輪強勁的反彈。其實,楊朔的悲劇也代表了一代文人的悲劇,不僅僅是他自身在那場特殊革命中的遭遇,當然也包括他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