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蒙:中華文化,我們的精神家園

王蒙:中華文化,我們的精神家園

中華文化,我們的精神家園

——著名作家王蒙談文化自信

本報記者 張思思

●中華風度令人迷醉,是我們眷戀的精神家園。

●文化不是物資也不是貨幣,它是智慧更是品質,是精神能力也是精神定力,它不是花一個少一個,而是越用越發達,越用越有生命力,越用越本土化、時代化、大眾化。

●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不僅在於它的古色古香、奇葩異彩、自成經緯,更在於它生生不息的活力,它的反思能力,它在多災多難中鍛鍊出來的應變調適能力,它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精神,它的水滴石穿的堅韌性,它的接納與深思的求變精神,還有它屢敗屢戰、永不言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精神。

在前進中自信,正是傳統文化生命力所在

記者:您在《王蒙談文化自信》一書中說,「中華風度令人迷醉,是我們眷戀的精神家園」。您是如何理解「精神家園」一詞的?

王蒙:中華藝文提倡「道法自然」「造化為師」「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講究風骨、氣韻、境界、器識,並將這些美學原則寄託於生活領域的各個方面。中華文化還得益於漢語漢字的形象性、綜合性與渾一性,有它特殊的感染力、表情性與微妙性。中原文化的優勝與各兄弟民族文化的多元,推動中華文化不斷擴容、融合出新、綿延不絕。

中華文化形成了中華風度。「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相處之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擔當,高瞻遠矚,凜然大義,塑造了一代代中華民族脊樑。與此同時,中華精英也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動靜咸宜,剛柔相濟,儒道互補,樂山樂水,陰陽五行,琴棋書畫,詩書禮樂,入山入水,方圓內外,大智大勇,素心內斂,進退有道,道通為一。

還有中華詩詞、中華書畫、中華戲曲、中華故事、中華園林、中華功夫、中華烹調、中華工藝、中華文物、中華醫療養生……這些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樂生惜生,代代相傳,共同延續著中華價值觀和中華智美,也為當代生活帶來快樂,帶來趣味。它們是中國人賴以安身立命的氛圍與自珍自賞的美好心愿的對象化、具體化,也是中華文化與世界對話的特有媒介。中華文化為世界文化的豐富貢獻了重要一極,它的魅力令人迷醉。

有一年我在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的晚會上,聽到合唱曲以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為歌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在那樣的場合,想起歷史上有過的繁榮與美好,感動得熱淚盈眶。「哪怕僅僅為了欣賞辛棄疾的詩詞,下一輩子,下下輩子,仍然要做中國人。」此之謂「精神家園」是也。

記者:您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是什麼?

王蒙:我們今天所說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既有孔孟提出後被官方提倡的修齊治平、忠勇仁義;也有「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的對階級剝削壓迫的指責。而這後者,正是馬克思主義能夠在中國的山溝里成長壯大起來的理據。

我們更有新文化運動時以魯迅為代表的反思批判文化,那是知恥近乎勇的傳統,是海納百川的傳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傳統。

也正是五四運動與20世紀中國志士與人民的呼風喚雨、倒海移山,表現了中華文化「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雷霆萬鈞的革命性一面,使中華傳統文化經受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激揚歷練,使中華傳統文化得以挽救,得以激活。

還有以井岡山、長征、延安為代表的革命文化傳統,也是浸潤著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起來的。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這個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就包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許多方面。比如毛澤東提出的為人民服務、實事求是、愚公移山、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統一戰線、批評與自我批評、支部建在連上,一直到「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無不閃耀著傳統文化的光輝。

百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各界優秀人士、文化精英與廣大民眾,前仆後繼,以極大的緊迫感奮鬥圖強,力求補上科學技術、大工業製造、國防自衛、市場經濟、民主法制、改革開放的課,追上全面現代化、全面小康、全面富國富民的世界步伐。這種不甘落後的奮鬥熱潮也使中華傳統文化有了勃勃進取的空前擴容和發展創新。

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不僅在於它的古色古香、奇葩異彩、自成經緯,更在於它生生不息的活力,它的反思能力,它在多災多難中鍛鍊出來的應變調適能力,它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精神,它的水滴石穿的堅韌性,它的接納與深思的求變精神,還有它屢敗屢戰、永不言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精神。

記者:有人說,百年來,衣食住行、生產生活、科學技術、名詞觀念,我們吸取了那麼多外來文化,中國人已經「他信」勝過「自信」了。對此,您怎麼看?

王蒙:文化不是物資也不是貨幣,它是智慧更是品質,是精神能力也是精神定力,它不是花一個少一個,而是越用越發達,越用越有生命力,越用越本土化、時代化、大眾化。它有堅守的一面,更有學習發展進步的一面,學習是選擇、汲取與消化,不是照搬和全盤接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誰學到手就為誰所用,也就歸誰所有,舊有體系就必然隨之調整變化,日益得心應手。

文化也不是壟斷性山寨性的土特產,它既有地域性,更有超越性與普適性。任何一種文化都無須追求來源的單一、唯一、純粹。如果用產地定義文化傳統與文化內涵,國人吃的小麥、玉米、菠菜、土豆……最初都是舶來品,連中餐都不是絕對的「中」了。再看日本,先學中國,後學歐美,已經大大發展了日本文化。美國更是移民國家,文化土產有限,但絕不能說美國沒有自己的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樣的態度正是中華文化歷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文化一經吸收採用,必然與本土文化結合。馬克思主義到了中國,發展成為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它們當然是中華文化而不可能是什麼其他文化。孔子早就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甚至孔子宣告,他與伯夷、叔齊、柳下惠、少連等不同,叫做「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而孟子乾脆明確孔子是「集大成」者,是「聖之時者」,說明聖者也要追求現代化、當代化。

我們主張文化自信,不是說只有中華文化是優秀的。《禮記》早就告訴我們:「學然後知不足。」《尚書》的說法是:「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我們從不認為自身足夠完滿。我們對全球各國各地的文化必須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但我們必須重視、珍惜中華文化長久而又豐富的歷史存在,重視它為我們當代快速發展所奠定的基礎。越是經濟全球化,越是西歐、北美取得了人類文化某些優勢甚至主流地位,我們越要加倍珍惜自己的文化成果,越要思考為何或異其趣的中華文化對人類發展的參照作用越來越大。我常說,拒絕現代化,就是自絕於地球;而拒絕傳統,就是自絕於中華本土,自絕於中國國情,自絕於中國人民,自絕於更有作為的可能。

呼喚文化定力,懂中國懂世界

記者:您在本書中曾提到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的對接的概念,您能否詳細闡釋一下這一概念?

王蒙: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的對接,這是可能的,不要認為中國文化是一個封閉的文化、僵死的文化,是一個生硬的、呆板的文化,不是。中國文化從來不拒絕吸收外來的影響。

中國文化有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你從最古老的《易經》上看,它就給你來一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個不得了的呀,這就是中國文化能夠和現代性銜接的陽光大道。《大學》上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國還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是講改革的呀,中國人腦筋不死。

所以中國的文化是可以往現代性上走的,雖然現代性本身又帶來很多新的問題,這我另說。

中國經歷了這麼一個複雜的過程,我們看到中華文化的古老,看到中華文化的不夠用,但是我們也看到了中華文化的適應性,看到中華文化有自我調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汲取和消化外來影響的能力。因為什麼東西到了中國都要變樣,被稱之為本土化。

1998年,我被美國康州的一個大學請過去待過一個學期。那個時候我就談過這麼一個觀點,我說所有的外來影響到了中國它就要發生變化。譬如可口可樂,以大陸為例,改革開放以後,可口可樂來了,一開始不成功。何以見得不成功呢?在北京,可口可樂剛來的頭一年,出現了喝一杯可口可樂贈送一個杯子或給一個盤子的這種優惠措施,可見它賣不出去,它滯銷。現在呢,喝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是到了中國它會變樣。當時我說這話並不知道情況,我在那裡說完,回到北京,立刻就發現,北京人已經把可口可樂當成了解表的中藥。小感冒,可口可樂煮薑絲,餐館都可以提供。因為它有一點咖啡因,喝了精神會好一點。原來鼻涕邋遢的,喝完這個也覺得舒服一點。還有更偉大的發明,比如台灣的三杯雞。三杯雞是什麼呢?一杯可口可樂,一杯乾紅(把法國也消化進去了),再來一杯醬油。就這三樣煮雞,煮出來味道不錯。

它到了中國是變的。只有無可救藥的教條主義者才沒完沒了地摳那些字眼兒。

記者:「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里提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您作為一位享譽中外的作家,您認為怎樣才能講好中國故事?

王蒙:現代化新情勢的特點之一是,雖有歧義但難以阻擋的全球化;而全球化的衝擊更加提醒與激勵我們保護與弘揚民族特色與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要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二要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三要正確進行文明學習借鑒,四要科學對待文化傳統。這是我們的對外文化行為的原則,也是本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原則,還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中國精神的原則。

講好中國故事同樣需要自信,需要勇敢直率地面向世界、面向實際,不迴避、不心虛,一是一、二是二,開誠布公。中國就是中國,社會主義就是社會主義,進展就是進展,困難就是困難,共同就是共同,特色就是特色,沒什麼可含糊的。講傳統要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對接,講發展要與中國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的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精神對接,講效率要與全球化的機遇及中國式的艱苦奮鬥、從善如流精神對接,講改革開放要與中國式的兼收並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尊重他人、和而不同、批評與自我批評對接。我們還要強調我們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民主、藝術民主,以及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選擇定力。

講好中國故事,還需要懂中國、懂世界。身為中國人,懂中國是天經地義的,但卻不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同樣面臨著向自己的傳統、自己的文化學習與傾聽生活實踐的交響的任務。作為當代人,我們還必須懂世界、愛交流、善溝通。

中國的發展與更美好的未來已經不僅僅是理想,而且是正在不斷實現的景象。我們的文化復興大有希望。具有幾千年文明史、一百多年的救亡史與革命史、六十餘年的社會主義建設史與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史的中華文化,資源深厚、經驗豐富、道路寬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本報記者 張思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黨建網 的精彩文章:

黃克誠護才愛才
清華大學:七處著手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

TAG:黨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