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生最舒服的境界——進退皆宜

人生最舒服的境界——進退皆宜

人生最舒服的境界——進退皆宜

本文摘錄自 《易經雜說》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到了第四爻,很妙。從整個卦看起來,內外兩卦分得很清楚,成為兩節,這表示一條龍或一尾魚在深水裡跳出來,無咎,沒有毛病,要出頭了。但要注意「或躍在淵」的「或」字,這一爻真好,操諸在我。譬如一個人,事業到了頂點,如再進一步,或者跳一步,或者不跳,都是好的。九四是外卦的初爻卦,與內卦的初爻相應,都有無比的價值。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易經》講了半天講到極點,只教你把握一個時間、空間,時間不屬於自己,任你怎樣努力,也沒有用;時間到後來被變作運氣,運不來,輪不到那個時間,再轉亦沒有用。但是要注意,看歷史就知道,有些人時間到了自己的前面,卻又讓時間輕輕溜過去了。但「或躍在淵,無咎。」這句九四爻的爻辭說的是什麼呢?前面說過,這句爻辭的「或」字,等於一個人站在門中間,一腳在里一腳在外,進出都可以,所以孔子這裡說「上下無常,非為邪也」。要上去或要下來都可以,但並不是滑頭,當然滑頭也可以做到這樣,這中間就在各人的內心了。再進一步解說,一個人處世,或者進一步,或者退一步,也沒有辦法固定,但是始終不是為個人,只為社會,為國家,要有貢獻,並不是滑頭,但為什麼要這樣?因為這樣站在中間,是等待時機,所以這是無咎的。當然人生做到第四爻,那是最舒服的。歷史上有些人可以做到這樣,舉例來說,道家所標榜南北朝時候的陶弘景,有名的所謂山中宰相,南北朝幾個皇帝,大事都要請教他,但他永遠不出來,不做誰的官。像這一類人,所謂上下無常,進退無恆的人,中國歷史上蠻多,可是他的情感,對於社會、國家的貢獻,並沒有忘記,並不是專門為私。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文化視角:流傳千古的諺語,記住的不是知識,是智慧!
文化視角:蘇東坡與佛印的對話,意義頗深,耐人尋味!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