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看完傻眼,原來台灣島上有三類中國人

看完傻眼,原來台灣島上有三類中國人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467-台灣的中國人

作者:長白山的喵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島嶼由於與大陸隔水相望,經常能保持相當的獨立性,在文化和人種上也保持自己的特色。但是隨著大陸上的人口爆炸或者技術提高,登陸島嶼並移民是一種必然趨勢。所以人們經常能看到世界上的一些島國/島嶼地區像千層餅一樣有一層一層的人口歷史。

比如斯里蘭卡?

和這些島嶼一樣,寶島台灣也是一個人口組成相當複雜的地區。台灣的族群可以分成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各自擁有聚居地和經濟文化,構成了台灣豐富多彩的社會。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順著時間的脈絡,一起來了解台灣島上的人。

原住民

五十年來渤海濱, 生番漸作熟番人。裸形跌足崩髻發,傳皇童男童女身。

—吳廷華《社蓼雜詩》

這是清朝時期描寫台灣原住民生活的詩,其中「生番」與「熟番」就是當時對原住民的稱呼。之所以有生與熟的區分,則是當時漢人對與自己親近的原住民稱為「熟番」,疏遠不往來的稱為「生番」。

原住民意指在漢人到之前就已經定居在台灣的人,所指並非單一的民族構成,而是分成若干小民族與部落。在明朝文人陳第所著的《東番記》中,將原住民稱為「東番」。古代中國的官員和民間都並沒有根據人類學的知識將其分類,這種情況一致延續到了日本殖民時期。

17世紀荷蘭殖民者描繪

目前所知最早原住民圖像

圖片來源:國立台灣博物館網站

日本殖民時期,殖民政府為了更加方便統治台灣,對原住民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分類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1898年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所提出的「4群8族11部」體系最為重要,奠定了原住民研究的基礎。後來民國政府撤退台灣,也是承接了這一時期的研究,將原住民進一步分類。

台灣原住民,拍攝於日本殖民時期

圖片來源:人民網

粗略來看,台灣的原住民分成兩大類,住在高山山區的高砂族(或高山族)和住在平地的平埔族,而這兩大類又衍生出很多亞族。高山族有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等;平鋪族有噶瑪蘭族,西拉雅組等。

現在,他們大都住在中部的山區或者東邊靠海的地方,相對於繁華的台灣中北部顯得與世隔絕。

在漢人到達之前,島上的原住民已經在島上定居了近8000年,卻很少與外界聯繫,像毛利人和印第安人一樣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

台灣複雜的山地鍛煉了這些人的山林適應能力。他們大多靠在山裡打獵過日子,可以穿梭在台灣的高山森林裡,因此大多力氣很大,跑得又非常快,是難得的體育人才。以至於後來一段時間台灣當局挑選運動員都從原住民裡面篩選。

楊傳廣

楊傳廣(1933-2007),台灣阿美族人,1960羅馬奧運會十項全能銀牌,中華台北第一面奧運獎牌,並曾經打破世界紀錄

他們擁有的獨特文化和文明世界的文化展現方式截然不同,例如紋面,即在臉上刺青,標誌著成年和成就,是一族的標誌;有一些習俗看起來很野蠻,比如出草,也就是獵首,把敵人的頭顱割下來然後舉行慶祝儀式。

穿著民族服飾及紋面的原住民

圖片來源: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這種民俗對於漢人和日本人來說,都是超越生活經驗的儀式化行為,不管是從心理上還是從道德上都很難完全接受。於是日本殖民時期,日本總督府提出禁令,禁絕了部分原住民風俗,尤其是出草這樣以殺人為本質的民俗。

出草給日本人看

電影《賽德克巴萊》,清楚描繪了原住民生活的狀態,以及和漢人與日本人的關係,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觀看一下

《賽德克巴萊》

Alin,張震岳,羅志祥,蕭敬騰都是台灣原住民族

本省人

台灣本系福建省,一半漳州一半泉。一半廣東人居住。—《渡台悲歌》

這是一首描述清朝時期漢人來到台灣辛勤開墾的詩歌。短短三句話就道出了清朝時期移民台灣的兩個族群——來自漳州/泉州的說著閩南語的閩南人和來自廣東說著客家話的客家人。兩者合在一起,統稱為本省人。

但他們並不是第一批上島的漢人,事實上漢人開墾台灣歷史久遠,早在荷蘭殖民時期之前,就有漢人定居。荷蘭殖民者僱傭他們為自己服務,卻由於過度的壓榨導致了1652年郭懷一起兵反抗事件。漢人的起義最終被殘酷的鎮壓,以失敗告終。

鄭成功畫像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為福建泉州南安人

圖片來源:國立台灣博物館

後來鄭成功收復台灣,對民眾普及教育,積極推廣儒學。鄭氏政權在首府承天府(今台南)建立台灣第一個孔廟,年滿八歲的孩子就要入學學習漢人文學歷史,對開啟台灣民智居功至偉。

另外,由於島上當時生產力仍然不高,鄭氏集團屯兵駐紮,積極種植糧食,如左營,新營,前鎮等很多地名就是這樣來的。

台南孔廟,台灣第一個孔廟

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旅遊觀光局

然而到這時期為止,只有少部分的漢人在台灣活動,畢竟1680年代整個台灣的人口也不過20萬。鄭氏對台灣的開發也僅僅限於西南部一點而已。漢人的控制地域和今天台南差不多大,大量的移居是從清朝中後期開始的。

鄭成功政權實際統治區域

可知道當時對於台灣的探索還僅僅是初級階段

台灣在漢人先進農業技術的開墾下逐漸富庶起來,這也使得沿海的閩南人和客家人更多地遷移至台灣。從17世紀末到清政府戰敗割讓台灣短短200年間,台灣人口從20萬上漲到近300萬。

爆炸的人口使得漢人不得不離開熟悉的台南老家,逐漸往北走,繞過中部的山脈,再往南,用兩百年的時間來了一場環島旅行。這場旅行並非只是旅行,而是為台灣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關鍵的,就是完成了農業的自給自足,還可以外銷,其中樟腦,砂糖和茶葉在世界都享有盛譽。

1685,1734,1875年台灣行政區域劃分

可以看出我們祖先探索台灣的過程

本省人將閩南話和客家話帶到了台灣島,許多地名都是福建人命名,透露著濃濃的閩南語氣息。他們將自己家鄉的一切複製在了這片土地上:例如漢人們多信仰道教或佛教,於是全台灣遍布著1萬多間佛道寺廟;福建人的家鄉美食也被帶到了這裡,例如滷肉飯,雞肉飯,蚵仔煎…

有名的北港朝天宮,著名的媽祖廟

外省人

喏!你說,福田村再過去就是水圍

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

—洛夫《邊界望向》

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當年數以百萬的人隨著蔣介石,抱著「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心情來到台灣,卻被歲月嘲弄,變成了回不去家鄉的孤兒。這群人,被稱為外省人。

不知何時能回家

相比較本省人屬於閩客族群相對單一,外省人的來源就要複雜得多。他們來自中國的五湖四海,職業也五花八門,有軍人,公務員,教師,學者等等。這批人的到來給台灣製造了很多社會問題等待解決。

台劇《光陰的故事》海報

講述了60年代眷村的故事,是台灣眷村文化的縮影

當年到台灣的外省人有200萬,而當時的本省人只有600萬,全島人口竟然有1/4的外來人口。住是首要的問題,為此台灣當局建了很多住宅,其中以為軍人建造的「眷村」最有特點。這種住宅區是依據軍種,職業等特徵,讓軍人和他們的家人分別群聚於一定範圍。

台灣很多重要的基礎設施

均依賴於這些軍人的付出

因為早期生活條件艱苦,鄰里相互扶持共渡難關,因此眷村都有很強的向心力,久而久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眷村文化」。對於老兵來說,眷村不僅僅是一個住所,更是老兵漂泊台灣幾十年的心靈依靠,眷村就是他們的一切,眷村就是他們的家。

四四南村,台灣第一個眷村

圖片來源:台灣「文化部」台灣深度之旅網站

據統計,台灣最多時約有886個眷村,他們分布在台灣各個城市。但是現在,因為房屋老舊,城市建設等問題,眷村被慢慢拆除,眷村文化也慢慢消失。目前僅保留一部分眷村作為文化遺產,紀錄那段時光。

清水眷村文化營區

圖片來源:台中觀光旅遊網

外省人給台灣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文化融合和語言交流問題。

在1945年之前,因為日本殖民的關係,台灣的官方語言是日語,而民間普遍說閩南語(台灣人稱為台語),客家話或者原住民語言。外省人則操著各省的方言。以至於本省人與外省人,甚至外省人之間不能很好地溝通。因此,推行國語非常重要。

1949年之後,台灣當局決定在全台灣普及國語。在往後的幾十年間,學校上課一律用國語,禁用台語。曾經的電影電視劇廣播和正式場合也禁止使用台語(現今為了保護閩南語等而做出一些改變)。在這種教育下,國語才逐漸取代閩南話成為社會和家庭的主流語言。

用於推廣國語的國語日報和國語周刊

漢字的旁邊會用台灣的注音符號標註讀音

但即使有了國語環境,能夠和當地人進行交流,老兵們也仍然日夜思念著家鄉,也懷念著家鄉的美食。

根據記憶中家鄉的味道,老兵們動手進行改良,創造出了新的台灣特色美食。具有代表性的如台灣牛肉麵,就是四川籍的老兵根據成都小吃「小碗紅湯牛肉」改良而成。再有人們熟知的永和豆漿,就由來自華北的外省人創立,隨後遍布台灣。其他的還有閩南人客家人不常吃的麵食,包括餃子包子,現在在台灣也普及了起來。

台灣牛肉麵

但隨著時光穿梭,台灣島上思念家鄉的外省人正在逐漸老去甚至過世。他們對大陸故鄉的依依思念在台灣社會的影響力,也在逐漸下降。但他們的心愿也正是全體中國人的心愿,人們都深深期待著兩岸能夠早日和平統一,共同走向明天。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去年超過1.5萬名平民死於空襲,美國和英國軍方遮掩為哪般?
南京還是蘇州,江蘇的省會為什麼這麼難選?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