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和很厲害的人到底差別在哪裡?

我們和很厲害的人到底差別在哪裡?

漫漫人生,伴你成長

花生拾談第5期|文/花生大叔

【文末有福利哦】

最近,微信群看到群友分享的一張圖,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番查找,原來是出自傅盛的《認知三部曲之一:所謂成長就是認知升級》。

這是一個人認知的四種狀態,也是人的四種認知境界。他將其簡單翻譯為: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自以為是的認知狀態。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開始空杯心態,準備豐富自己的認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規律,提升了自己的認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遠保持空杯心態,認知的最高境界。

當然,能達到第四種境界的人少之又少,而我們普通人99.9%都處於前面三種認知境界。

他引出了一個盛名的理論:人和人之間的最大差別,就是認知

到底什麼是認知呢?

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我把它簡單概括為:即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認識。

那認知升級又是什麼呢?

泛指人們在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接受良好的教育,以達到提高個人的認知和能力。

其實,認知升級也是成長的一種,所以講,認知升級的曲線也可以套用在成長的曲線上。

放到企業和個人發展中去,同樣適合。

互聯網行業的對傳統行業的衝擊,恰恰也印證了人的認知升級,給互聯網+創造的無限可能。

當一個行業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其認知也在迅速疊加,跨界越來越普遍。只有保持這種「自我否定」的認知狀態,才能形成對快速變化的行業的認知。

如果我們對事物發展選擇視而不見,則會失去升級的可能性。只有持有自我否定,保持空杯心態,一個人才有可能真正成長,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實現跨越。

那麼,到底怎樣做才能實現認知升級呢?

1

學會居安思危,處變不驚

圖/ 源自網路

———「我36歲了,除了收費啥都不會!」

前段時間,來自失業收費站大姐的無奈和焦慮,再一次引發了我們對於中年危機的深思。在各行各業都在進行著快速迭代和更替的今天,很多人開始思考:假如有一天我失業了,又能去做什麼呢?

就像前央視主播張泉靈最近的一次演講中所提到的:

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沒有打不破的鐵飯碗,你今天所謂的穩定工作,或許明天就不復存在。

最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連范冰冰這麼成功有錢的人,37歲都在努力轉行做美妝博主,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原地踏步呢?

所以,不要等到生活為難你的時候,才後悔過去太安逸。

即使行業封閉,獲取新信息的渠道狹小,也不要固步自封。對變化保持敏感,保持學習,不斷豐富認知,才有處變不驚的淡定和從容。

2

不要停下學習的腳步,學會投資自己

圖/ 源自網路

前幾天,已90歲高齡的李嘉誠的一封辭職信廣為流傳。

他曾在自己的一分鐘自我介紹中,這樣介紹自己:「我是李嘉誠。12歲就開始做學徒,還不到15歲,便挑起一家人的生活的擔子,再沒有受到正規的教育。當時自己非常清楚只有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識,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我有一點錢都去買書,記在腦子裡面,才去換另外一本。到我今天來講,每個晚上在我睡覺之前,我還是一定要看書。知識並不決定你一生財富的增加,但是你的機會就更加多了。你創造機會,才是最好的途徑。」

可見,投資時間金錢去學習,雖然並不能立竿見影,但長此以往,對於提升一個人的認知境界,發現並創造機會卻有極其重要的推動因素。

騰訊帝國也不是一兩天就建成的。馬化騰通過投資形成的生態系,幫助他建立了足夠全面的行業認知。因為,當他投資了這些公司之後,他就不是在跟一個普通的產品經理聊了,而是站在行業布局的認知高度,去跟劉強東聊電商,跟王小川聊搜索,跟獵豹聊國際化。

3

多思考,多行動

圖/ 源自網路

如果認知只停留在想法,無異於紙上談兵。真正的認知需要通過行動來展現,而執行的本質是為了實踐認知。

行業領袖和新手區別在哪兒?成為天才的一萬小時都幹了些什麼?

大量的時間都是在積累,思考,放在我們極易忽視的點點滴滴的行動上。

那些行業領頭人,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摸索,掌握的信息肯定比我們多,處理信息的能力比我們強,他們的認知更不是現階段的我們所能趕得上的。

所以,小米生態鏈的形成,是來源於雷軍對行業的積累,對行業數據背後的意義和深思熟慮後立馬能想出對策,對行業生態發生變化的時候能快速布局,抓住風口裡會飛的豬。

最近,我在其他公眾號里領讀了星雲大師的《人生就要不斷精進》。這本書,告訴我們,在35歲之前,我們在職場應該做好哪些儲備,讓我們獲得持續成長,創造無限可能的人生。

但技能的差別是可量化的,技能的再多累加,也只是讓你更熟練一個工種。而認知的差別卻是本質的,是不可量化的。

正如傅盛所言,如果一個人,不斷想學習,想了解,去反思,空杯心態,放下恐懼,不拒絕改變。認知升級,其實也就是捅破那層窗戶紙。

成長如是。

-END-

下期預告: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乎工資!真的嗎?

?作者:花生大叔,一枚堅持理性生活、感性成長的80後男青年,用文字的力量伴你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第一份實習:巴黎最老甜品店Stohrer
山不知木,雲忘青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