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媽媽在產後最可能遇到的10種狀況

媽媽在產後最可能遇到的10種狀況

1

疼痛

身體疼痛會分成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因為子宮收縮造成的產後痛;第二個是傷口痛,如果是剖腹產,這兩種原因就會加成,痛楚會更劇烈!

2

惡露

排除惡露的時間通常會持續3至4週,如果超過8週,就一定要檢查才行,並且惡露的量也應該要持續減少,不應該突然變多,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也應該要回診。

3

流汗

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堆積在體內7到8個月的水分會在月子期間排出,所以流汗是正常的,同時也要注意水分的補充。

4

水腫

媽媽們常抱怨,水腫甚至比生產之前更嚴重,通常是因為生產過程注射點滴造成,產後水腫的消退通常需要1到2個月的時間,需要耐心等待。

5

漲奶

這通常會在產後2到3天出現,親喂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不過如果不行,也要頻繁擠出乳汁。

6

搔癢

有的媽媽會出現全身搔癢的癥狀,這和水腫消退有關,此時可以使用保濕用品、乳液等,如果還是沒有用,也可以使用藥物,大部分不會影響餵奶。

7

掉發

中醫認為與貧血有關,缺鐵可能是因素之一,建議可以嘗試補充鐵劑。

8

關節疼痛

通常發生在四肢,與水腫相關,可以多做四肢運動,加速水腫的消退。

9

小腹鬆弛

恢復身材是需要時間的,產後來說,需要4至6個月,另外,也可以在產後2個月開始運動,努力就會有效果。

10

憂鬱

與產後荷爾蒙變化有關,也與媽媽是否有獲得周圍親友的支持相關,建議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旁人也應該多給鼓勵,這樣才能協助媽媽度過艱困的時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孕媽媽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寶寶愛吃垃圾食物怎麼辦?育兒Q&A解答食物正確對待方式
媽媽想給孩子取了這個名字,爺爺知道後說不行!這個名字不吉利

TAG:好孕媽媽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