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融入日常生活的太極拳練習

融入日常生活的太極拳練習

近期應酬和出差任務比較重,空餘時間變得沒有規律,碎片化嚴重。因為抵擋不住胸中那顆奔騰的太極心,我開始嘗試摸索如何將太極拳練習融入日常工作與生活。最近略有些心得,撰文供拳友們參考。

套路練習時,師父有身法要求「虛靈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等,這些要求經師父多次糾正指點,打拳時多少能做到。但是要同樣一一落實到日常的坐卧行走中,就難了。

我是從「虛靈頂勁」開始著手的,無論站、坐、走都時時提醒自己頭頂百會穴要有繩子吊著的感覺。這裡需要知道,下顎微縮是因為百會穴上頂後而自然微縮,不是強收下顎讓頭部上頂,前後順序搞錯容易造成呼吸不順暢。時刻保持「虛靈頂勁」並不容易,需要一個讓自己習慣的過程,不過這個過程並不痛苦,因為正確的「虛靈頂勁」是很舒服的。會議中經常坐著,如果保持了「虛靈頂勁」,不但注意力更集中,而且反應更靈敏,時間長了也不易疲勞。站立和行走時,如果保持了「虛靈頂勁」,除了身姿挺拔,也能站得更久,走得更遠。

當然光有「虛靈頂勁」是不夠,還需要做到「氣沉丹田」。

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要求動作做到「虛靈頂勁」可以,但是要做到「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等各項打拳時的要求就不太合適了,刻意去做還會讓別人看著彆扭,奇怪。我是從「氣沉丹田」方向去練習的。「氣沉丹田」最簡單的來說就是松沉的感覺,隨時找自己身體重心的所在(就是腰胯位置,下丹田所在位置)。「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都是為了松,為了弱化肌肉的對於我們行為動作的作用。而找自己的重心,明確感知來自腳底地面的重力反作用力,並作為自己行為動作的推力,這就是「力從足起」,而弱化肌肉的作用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去除僵力」。做到了「氣沉丹田」,那麼日程的坐、站、行走做到「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等的要求就大差不差了。

另外要強調下,「虛靈頂勁」和「氣沉丹田」同時做到才是有效的,單一作用效果都會打折扣。有頭頂的上拉,重心的下墜,才能形成「對拉勁」,再加上輕微的「卷尾閭」就是對脊椎的「撐筋拔骨」。長期以往的正確練習,脊椎這個人體的中軸線,也叫「大龍」就能得到鍛煉。這裡也有很多日常練習場景:比如坐公交車或者地鐵的時候,兩腳分開站定微曲,做到同時「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的感覺,隨著車輛移動或者顛簸,脊椎大龍上下方向垂直不彎曲,隨著顛簸前後左右調整。同樣,也可以在家看電視的時候,出差在酒店房間的時候,也可以選擇不坐著,分腳膝蓋微曲站著(兩腳可以分得比肩更寬些),「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的同時,保持中軸線垂直,前後移動重心,而且一定要堅持到一節電視看完。水磨功夫靠的主要還是時間。如果能同時手部配合練練師父教的四個單式更是絕好的日常練習。

「虛靈頂勁」「氣沉丹田」能應用到日常活動和工作的行為中,就能有效得幫助太極拳修行。另外在其他場景,比如做長途汽車或者高鐵,還可以嘗試「用意打拳」,就是「虛靈頂勁」「氣沉丹田」坐定,然後閉眼在頭腦中演練太極套路,剛開始可以用手小幅度帶著走,幾次後完全可以做到手不動而用意練拳。這有助於集中注意力,也能從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體會上來體會並改進自己的太極拳套路練習。

以上這些是本人近期因為工作繁忙又不希望自己在練拳上偷懶,而摸索出來的一些日常練拳方法。僅供拳友們參考,也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的討論區留言交流。

GIF

----------------------------------

友情推薦:GMP之家-製藥人公益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陳氏太極拳應該快練還是慢練
中國人最偉大的智慧——太極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