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練太極拳如何做到心靜?

練太極拳如何做到心靜?

太極拳中的心靜、體松與調息

站樁、緾絲功與盤架子(練太極拳套路)時,要求心要靜,體要松,調息(呼吸)要自然。

一、心靜

排除雜念,意念專一,精神飽滿,情緒安祥,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拳論中說:心靜則神明,意注則神往。只有在意靜的情況下,才能使大腦皮層處於一種特有的相對平衡狀態,充分發揮「神」的自然本性,有助於調諧、恢復大腦與內臟、肢體間的正常功能相一致,從而提高全身各組織器官的協調功能,並有益於身心健康。

(一)、數息法:練功時,默數鼻端呼吸出入次數,從一到十到百,周而復始,待數至思想安靜後,保持意守丹田。

(二)、聽息法:兩耳默聽自己呼吸出入,不計次數。

(三)、外觀法:睜眼,輕視某一物體,也可輪換輕視幾種東西,待消除雜念後,再輕閉雙目意守丹田。

(四)、存想法:以自然景象為想像對象,如美麗的鮮花、綠色的草原、浩瀚的大海、蔚藍的天空、靜寂的月色、漫延的小溪等等。

二、體松

全身肌體、筋骨、內臟等都要松而不緊,消除一切拙力使身體有意識地處於一種舒適而輕鬆的狀態。體松才能氣順,才能有益於疏通經絡,運行血氣(內勁),積蓄精力、力量,提高整個機體的協調性、平衡性和靈活性,提高整體的力量、速度和耐力。松與靜是相輔相成的,互為促進。松的開才能靜的下,靜得下才能松的開。

三、調息

即調整呼吸規律、節奏和方式,不斷地體會並掌握與自身情況相適應的呼吸方法。

(一)、自然呼吸法,是一種沒有主觀意識引導的,以胸部、腹部或胸腹部起擴展、收縮為主的呼吸方法。呼吸時,胸腹部自然起伏。

1、胸式呼吸,是以胸腔擴展與收縮為主的呼吸方法。呼吸時,胸部起伏。

2、腹式呼吸,是以腹腔擴展與收縮為主的呼吸方法。呼吸時,腹部起伏。

3、混合式呼吸,是以胸部、腹部擴展與收縮為主的呼吸方法,呼吸時,胸腹部起伏。

(二)、腹式深呼吸法,是一種在意識引導下,以隔肌升降與腹部擴展、收縮為主的呼吸方法。呼吸時,腹部隨呼吸前凸或後凸。

1、腹式順呼吸法:吸氣,氣入丹田,又稱氣沉丹田,即小腹鼓起;呼氣,小腹隨之內收。

2、腹式逆呼吸法:吸氣,小腹隨之內收;呼氣,氣入丹田,小腹隨之鼓起。

總之,人體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呼吸的配合。在站樁、緾絲和盤架子時,正確地運用呼吸方法,既可以協調運動中的動作,又可以滿足身體能量的消耗,既提高整體功力,又保證了身體的健康水平。

溫馨提示:《愛練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愛練太極》微信公眾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紙上太極 漢字書法之美
1636年的春節,皇太極多次拒絕稱帝,鑄造了更穩固的大清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