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嗯哼看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

從嗯哼看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

本文來自中傳花少

學習理論

韓禮德從功能的角度研究了兒童語言的發展,提出「元語言」說。他認為兒童最初掌握的是「元語言」,隨著兒童的逐漸長大,他們在社會環境中慢慢學會語言的意義系統,學會用語言做事和用語言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他將語言功能發展分為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0個半月開始到16個半月。用聲音而非語言表達需求。

第二階段:從16個半月至18個半月開始,到22個半月左右結束。辭彙、語法和會話能力迅速發展,向成人語言過渡。

第三個階段:從22個半月至24個月開始,進入成人語言階段。話語功能迅速發展。

我們從「嗯哼」的成長也可以發現這個規律。

根據杜江的敘述,在嗯哼小時候,餓了、渴了,只會通過「嗯哼」來表達意圖,所以就用「嗯哼」作為他的小名。可見嗯哼小時候在表達自己的需求時,用的是聲音「嗯哼「,而不是語言。

GIF

《爸爸回來了》第二季

嗯哼第一次正式出現在大眾面前是在《爸爸回來了》中,當時他剛滿一歲零八個月。那時候的嗯哼語言還不是很流暢,時常發獃、哭鬧:不想吃飯了就哭;想要讓爸爸抱,就「嗯哼」著哭。但是偶爾也可以吐出來爸爸、媽媽、妹妹等一些零碎簡單的語言辭彙,這也說明嗯哼的語言能力正處於過渡和發展階段。

GIF

《爸爸去哪兒》第五季

到了《爸爸去哪兒》,很多觀眾會發現,嗯哼已經可以產生驚人的語量,甚至一些大人的辭彙也會脫口而出(「這是女式背包」等)。這當然和嗯哼的家庭環境有關,但與他自身語言功能的發展也有很大的關係——三歲的嗯哼,會話能力正處於迅速發展階段。

或許有人會質疑,有的孩子比嗯哼會說話的時間點早得多或晚得多。其實人的大腦不僅管理語言,也管理身體部位等其他部分。因此兒童大腦的發育不僅只有語言部分,還有身體行為的部分等。當大腦在著力發展某一部分時,另一部分可能會有所緩慢,但終歸會跟上總體的發展趨勢。小編在小時候不到十個月左右就學會了走路,但遲遲不會說話。直到五歲也只會吐出「暖暖」(襖襖)「兔兔」(褲褲)這樣不標準的發音,媽媽一度以為我是一個啞巴,但現在證明自己和正常學會說話的孩子沒有什麼不同!

GIF

兒童語言功能的發展有時快有時慢,但總是在遵循韓禮德提出的三個發展階段,循序漸進,逐漸掌握語言的語法、發音、辭彙,從而達到能夠用適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與人進行正常地溝通交流。

GIF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介休電視台星生代 的精彩文章:

TAG:介休電視台星生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