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明昊:損人害己,特朗普為何執意發動對華貿易戰?

趙明昊:損人害己,特朗普為何執意發動對華貿易戰?

本文大概190字,讀完約4分鐘

新華社華盛頓3月22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特朗普在白宮簽字前對媒體說,涉及徵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中國商務部此前表示,中方絕不會坐視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必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根據當天簽署的備忘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15天內製定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的具體方案。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還將就相關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中國。此外,美國財政部將在60天內出台方案,限制中國企業投資併購美國企業。當天早些時候,白宮官員在吹風會上說,涉及徵稅的中國商品價值大約500億美元。

如何看待此次特朗普政府發動的對華貿易戰?為何特朗普為何執意發動對華貿易戰?對此盤古智庫學術委員、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明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當地時間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針對「中國經濟侵略」的總統備忘錄,稱將對約1300種、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特別關稅,並將對中國在美投資施加更多限制。美國打響對華貿易戰後,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大幅動蕩,國際輿論擔心特朗普政府正撕裂已然脆弱的世界貿易體制。

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領導人,特朗普毫不掩飾自己對自由貿易、全球化、多邊國際機制的惡感,以「美國優先」理念作為施政總綱,宣稱不相信「全球主義」的虛假歡歌。經貿問題是特朗普執政的核心考量,其認為中國、德國等國以「不公平貿易」手段使美國陷入巨額貿易逆差,是美國國內陷入經濟、社會困局的根源。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發布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稱,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美國需要反擊中國的「經濟侵略」。

削減貿易逆差、推動製造業迴流美國、保護美國工人就業崗位等是特朗普的競選承諾,2018年美國將迎來國會中期選舉,特朗普希望通過「貿易戰」贏取和鞏固選民支持。與此同時,過去一年來,美國經濟增長、就業等數據表現較好,特朗普政府對於開打貿易戰自然多了一些「底氣」。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政府在3月以來掀起全面的貿易攻勢,即便國際貨幣經濟組織、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等機構明確警告此舉將拉低全球經濟增長前景,而且也會令美國自身經濟遭受巨大損失。

3月初,特朗普政府以影響國家安全為由,宣布對進口鋼材徵收25%的關稅,對進口鋁材徵收10%關稅。不光中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美國盟友也成為這一貿易保護措施的受害者。歐盟委員會表示將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則對提出非常苛刻的「豁免」條件。面對美國在國際貿易政策上展現的好鬥姿態和訛詐做派,法國《費加羅報》刊文嚴詞批評道,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已經成為西方的「無恥老婦人」。

特朗普之所以在貿易戰問題上一意孤行,甚至不惜與共和黨精英的正統貿易政策決裂,與美國決策層內部的權力之爭密切相關。特朗普認為身邊的高官不願堅定施行其「美國優先」理念,他曾對白宮幕僚長凱利抱怨稱,感覺自己被周圍的「全球主義者」所阻撓。因反對特朗普的貿易攻勢,高盛公司前總裁科恩憤然辭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一職。其繼任者庫德洛被認為是一個對特朗普唯命是從、忠實踐行「美國優先」理念的總統經濟顧問。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總統顧問納瓦羅等鷹派人物越來越受到特朗普的賞識重用,而這些人對中國的態度卻極為消極和強硬。

此番美國對中國出手,也有更為深刻的政策背景。特朗普政府明確將中國視為美國的頭號「戰略競爭者」,認為中國不僅向美國傾銷廉價產品,還大量「竊取」美國的知識產權,導致美國不斷喪失技術優勢,而此次懲罰性關稅措施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電子和信息類產品。此外,美國方面還對中國市場准入、營商環境、《中國製造2025》等也抱持不滿,試圖通過開打貿易戰逼迫中國做出巨大讓步。

特朗普吹噓說,貿易戰是好事,贏起來很輕鬆。但實際上,貿易戰必然是「損人害己」。正如美國商會會長多諾霍(Thomas Donohue)所言,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高額關稅會變為「對美國消費者的損害稅」。美國商會、全國零售商聯合會、信息技術工業委員會等45家代表美國企業利益的貿易團體已經公開致信特朗普,反對對中國強征關稅,認為這一舉措將抬高美國消費品價格、減少就業崗位和衝擊金融市場,從長期看也不利於增強美國的競爭力。此外,很多美國人士擔心中國方面針對美國農產品等採取報復措施。2016年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的總額約為210億美元,如果雙方真的開打貿易戰,美國農民和農產品貿易商將遭受重大損失。

除了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額關稅,特朗普政府還計劃強化美國財政部主導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IFUS)職能,加大對中國在美投資限制。此外,特朗普政府還可能將收緊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政策。2016-2017年在美國大學註冊的110萬國際學生中,中國人約佔三分之一。特朗普政府此舉將損害美國的教育產業。

特朗普政府不管各方勸阻,執意開打「損人害己」的貿易戰。對此,中國方面展現出「奉陪到底」的堅定態度,中國有決心也有能力捍衛自身合法利益。中方明確表示,並不刻意尋求貿易順差,美國方面應該採取放寬高技術產品出口等措施而不是一味地打壓進口,應該吸引而不是阻礙中國企業在美投資。

同時也應看到,中美圍繞經貿問題的博弈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不僅涉及全球貿易治理機制的變革,而且雙方在經濟領域的較量日益與戰略安全問題相互纏繞,美國還企圖推動與歐日盟友聯手對華展開國際攻勢。因此,中國的反制舉措需要更加審慎精巧、兼顧當前和長遠利益,這將是中國在實現「強國夢」的征程上難以迴避的嚴峻考驗。

本文首發於騰訊新聞,系騰訊財經約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盤古智庫 的精彩文章:

吳心伯:特朗普執政與「兩個美國」之爭
特朗普正式打響貿易戰第一槍,中國將如何應對?

TAG:盤古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