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由精進入禪定 出三界而解脫

由精進入禪定 出三界而解脫

生命要怎樣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人生修行的典範,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道路。在第四參最後一段,彌伽大士為善財推薦下一位參訪的善知識。

「善男子!從此南方,有一聚落名為住林,彼有長者名住解脫。汝往彼問菩薩云何修集菩薩道?菩薩云何出生菩薩德?菩薩云何成就菩薩行?菩薩云何思惟菩薩法?」

這在一參的結構上告一段落,做個結論,最後一個變數。這是五十三參一個基本格式。以十波羅蜜來對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等,第四參講精進,第五參講禪定解脫。精進以後入禪定。

善財一直向南方參訪,南方,表示正確的方向。住林,林應叫功德叢林,安住在功德林里。第五參善知識表法,解脫長者主要修禪定,正定。入正定,叫三昧耶,入三昧就出三界。只要在三界內,一定在三昧外。

禪定三個定義,一、靜慮。二、思維修。三、功德叢林。靜慮就是澄心息慮,專思寂想。思維修,攝心繫念,透過思維修得。功德叢林,依於禪定能生出種種功德,不要有慾望妄想。

禪定,有共外道禪定與不共外道禪定,或分世間禪與出世間禪。活著的時候就是第一根本象限,入禪定就是轉移象限,到定外一個世界去。轉移象限發生問題要怎麼處理?要轉到正確的象限里。一進去後,有四個象限,外道禪,生天的象限;正南的象限;地獄的象限。

大部分外道禪是到天上的象限,包括兩個部分:(1)一般禪定,按小止觀,有嚴格的修行標準。六妙門,到天上去。不照標準來,停在舒服禪,叫不定聚。(2)修行過程里產生喜悅,會看病,算命,屬邪定聚。另外在禪定里摸錯了方向,培養出能力,出特異功能,入魔羅網,有的會通靈,與鬼、神道溝通,講與外面的神、佛菩薩有關。有了通,不可收錢,不可收徒弟,不可以聚眾。

入定,用識性找境界,全錯。入定,首先就要揀別,入正定沒有?要入正定,才叫解脫,要除掉不定聚、邪定聚。不入正定,不能解脫。

解脫也可有兩個定義:一、界內解脫。用識性扣住綜合法塵,入定後會在塵境里。實是外道解脫,還在三界內,但眼前煩惱除掉了。在三界中還是要輪迴,但福報會比較大。

二、界外解脫。這是佛法講的解脫,有大有小,總的是出三界。真的解脫,隨因緣乘願再來,沒煩惱,因緣到就走,沒感情。一個良好生命,能激發出生命潛能,活出燦爛,服務大眾,服務人群。生命內在不衝突,才會活得芬芳!(海雲師演華嚴,圓明筆記心要)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長者明師禮拜初學童子 敬禮的是菩提心
活在虛空的人依賴少 無逼迫感 修大福報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