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塊廣告牌:一場名為「愛」的自虐

三塊廣告牌:一場名為「愛」的自虐

這大概是三月份我最期待的電影了!雖然沒有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但絕對是我心中的最佳,除了精巧設計過的劇本,演員無可挑剔的演技,畫面的質感,配樂的配合度都堪稱完美。

一位憔悴又冷酷的母親執意租下郊區的三塊廣告牌,質問警方姦殺女兒的兇手為何還沒有找到,這是這個故事的開始。

整個電影接近兩小時的時長,但卻不會讓人產生怎麼會這麼長的感覺,甚至不會有一秒是多餘的,每句對話都有作用,每個眼神都有故事,所做的事情都有理由,所有的巧合都有原因。

劇透預警

這部電影所有人都是立體的,有他們的缺點和無奈,所有人物都是多面的,好人不是好人,壞人也不完全是壞人。

作為母親的Mildred不同於其他電影中絕望而軟弱的母親形象,你看到她的第一眼,想到的詞絕對不是軟弱,看到她強硬的租下廣告牌會覺得她冷酷,但她也會幫助一個小昆蟲翻身,看到她在警長坦誠自己得了癌症時仍然堅持廣告牌的想法,會覺得她固執冷酷,但在小鹿經過身邊時仍然會透露出自己柔軟的一面。

種族歧視並且暴力愚蠢的混蛋警察Dixon,也有著對警長的忠誠,對母親的責任以及不符合年齡的天真。

似乎是個老好人的Willoughby警長似乎也在工作上不那麼值得稱讚。

Mildred那個家暴的前夫也能讓孩子很開心的給自己的父親開門,而他的那個傻白甜的女友似乎也不是妖艷又攻於心計的小三。

Mildred的總是沉默對母親也有不滿的兒子會在父親試圖傷害母親時保護她。

廣告公司的Red似乎有些無賴,但同時也是善良的。

幫助了Mildred的侏儒也會在被拒絕而傷自尊時憤怒離席,大聲說出Mildred所做過的事。

Dixon那個總愛出壞點子又愛挖苦人的媽媽也會在兒子受傷時擔心難過。

作為主人公的Mildred無疑是冷酷甚至是冷血的,在警長上門解釋為什麼抓不到兇手時,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凸顯了她的執拗,去看牙醫時將牙醫的手鑽了一個孔也表現出了母親的憤怒。自己的兒子和前夫都想放下此事,她的行為影響了前夫的經濟條件,也讓自己的兒子在學校過得很艱難。

中間我一度覺得Mildred對兒子太不公平了,從來不在乎他的感受,看到後來我明白了她為什麼如此偏執。

女兒出走是因為與Mildred吵架,而這一次出走的代價太大。我能想像到她事後有多自責,走出門前對女兒的責罵會不停的盪在腦海中「對!我希望你在路上會被強姦!」。

Mildred做的一切事情,不僅僅是想要為女兒討回公道,也有對自己的懲罰。當人們因為內疚感到痛苦時,為了緩解這種痛苦,會採取「自我懲罰」的措施,讓自己好受一些。這種懲罰可以是軀體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表現出不斷地攻擊、虐待那個糟糕、差勁的自己,來緩解、平復內疚的情緒,可以說Mildred在進行一場道德的自虐。

電影中不得不說的另一個主角,那個混蛋警察Dixon,人物性格很明顯,暴躁魯莽、種族歧視、愚蠢到甚至有些天真。

在酒吧中打撞球時,不斷靠近Red的同時說著同性戀的話題,從對話中看出他恐同,但深入想一想,或許他對Red是有一絲好感的。

Dixon都是缺點嗎?也不是,他尊重警長如同自己的父親,忠誠且服從。他變成這樣是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雖然沒有細說他的家庭到底發生了什麼,但從警長的信與母親的形象來看也不難猜出。

得知警長的死訊後他哭得像個孩子,之後暴躁的將Red從窗戶扔下。在我看來,這裡的憤怒既包含著他認為Red是一切事情的起源(酒吧中有提到),還有當Dixon發現自己對Red有非同尋常的好感後,自我認知失調,首先產生了抗拒的情緒,當這種情緒與警長的自殺聯繫在一起時產生了巨大的憤怒。

Willoughby警長是電影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他有完美的家庭,不錯的事業,在人們心中聲望很高,似乎這就是一個成功人士的模板了。

可在他所管理下的警局卻懶政,效率低下,對Dixon的混蛋行徑有包庇嫌疑。雖然我們看到警長在愧疚,在努力,但他似乎已經有心無力了,更何況他被檢查出得了癌症。

精心策划了完美的一天後,留下幾封信,就飲彈自盡。他的死是逃避還是勇敢,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無論如何,他的死或者說他留下的信改變了故事的走向。

「憤怒只會招來更大的憤怒」。Willoughby警長死後的兩場大火印證著Mildred前夫的傻白甜女友的話。

所有的事都有選擇權,憤怒,還是放下?兩場大火是憤怒,Red為Dixon倒的果汁,Mildred讓前夫對女友好一點,Dixon冷靜的拿到嫌疑犯的信息幫助Mildred,這些都是放下。

影片的最後,Mildred和Dixon相視一笑後「路上再做決定」,他們的決定是什麼也許也沒那麼重要了,雖然那個人不是殺害Mildred女兒的兇手,但他確實是個兇手,而當Mildred到了地方看見的是曾經威脅過自己的熟悉面孔後,是否認定這就是殺害女兒的兇手,是會憤怒的解決一切還是在路上決定放下,都不得而知。

Mildred這一場名為「愛」的自我懲罰之路,是會放下還是會繼續走下去,這些都等路上再做決定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goxx 的精彩文章:

TAG:go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