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衛星發射不上「牌照」,美國官方發大火了

衛星發射不上「牌照」,美國官方發大火了

整個火箭發射上天已經不是什麼罕見事,但發射火箭是必須要經過一系列手續和機構的允許的。今年初,印度發射了一枚火箭,本是一次很尋常的發射任務,卻惹火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這又是哪一出?

PSLV火箭發射

印度發射火箭,捎帶了四顆衛星

今年1月12號,印度以一箭多星的方式發射了一枚PSLV火箭,順帶送了個把衛星上去。其中主載荷是印度的一顆測圖衛星,同時還包括有其他國家的數十顆立方星,比如有行星資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為未來小行星採礦所準備的測試航天器、加拿大Telesat公司的一顆寬頻通信衛星,以及英國的對地觀測衛星 Carbonite。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還有SpaceBee-1、2、3 和 4這四顆衛星。

印度國家航天機構_ISRO給出的搭載載荷清單


這四顆衛星是幹啥的呢?

這四顆衛星是由矽谷的一家創業公司Swarm Technologies製造的,他們想要打造一套完整的天基物聯網通信網路,用以改善全球的網路環境。時至今日,依舊有很多偏遠地區沒有網路,部分地區的衛星通話的高額收費也令人咋舌。於是他們就把目光放到了發展天基物聯網星座上。按照計劃,Swarm需要先建立由四顆衛星和兩個地面站組成的測試群組,再做後續推進,而這幾顆衛星正是這次事件的四顆衛星。

Swarm規劃的衛星物聯網圖

聽上去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啊,怎麼就惹著FCC了呢?


FCC發火:這事兒我沒批准啊?

發射衛星畢竟是件大事,在美國發射衛星是需要經過FCC許可的。FCC會從多個角度對衛星做出全面分析後,再決定是否批准衛星的發射。關於這四顆衛星的發射,Swarm已經提交過兩次申請,第一次於去年12月被駁回申請了。拒絕依據也是十分充足的:

一是衛星體積太小,每顆衛星只有 10 厘米 x10 厘米 x2.8 厘米大小, 大約是標準的立方星(10 立方厘米, 或者是 1U)的四分之一。因為很難判斷軌道上的兩顆衛星是否是保持著相連的狀態。在軌道上高速移動的對於衛星來講都將會是災難性的。一隻鳥撞上飛機都會造成嚴重危險,何況是個小衛星呢?

二是雷達反射器只在一定頻帶內運行,並不能被美國的地面空間監視網路完全覆蓋到。即使衛星有GPS裝置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只有在衛星處於工作狀態的時候才能使用。

在將這四顆立方星的體積和雷達反射器做出調整後,Swarm在今年1月份又向FCC提交了第二次申請,這次審批倒是快,幾個星期就通過了。按照計劃,這四顆衛星本應在今年4月於紐西蘭發射。然而就在這空擋,FCC發現Swarm已經在1月份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這四顆衛星發射上天了。

置FCC的權威、規定與太空航天器的安全於不顧,直接發射了這四顆衛星。FCC能不火大嗎?

一怒之下,FCC 在上周三給Swarm發了一封警告信,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懲罰,不僅撤銷了對其下個月即將發射的四顆衛星的授權,兩家與Swarm有業務往來的《財富》100 強公司也被捲入了漩渦之中,恐將受到牽連。

FCC 還強硬表態,「如果Swarm不能對此次違規發射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那麼這家公司將再也見不到他們規劃中的衛星網路從構想變為現實了。」

漏網之魚恐無法杜絕

有網友說,這事不能全怪人家私人衛星發射公司啊,發射機構也要為自己的堅守不嚴受到處罰,發射衛星這麼大的事你們都不檢查仔細的嗎?

其實這還真的不好檢查,根據今年 1月30日SpaceWorks 公司發布的《2018 年微納衛星市場預測報告》顯示,2017年有超過300顆微納衛星發射升空,未來5年內將發射2600顆微納衛星,而這些衛星絕大部分都將採取「搭順風車」的形式升空。面對如此龐大的體量,無論是火箭發射機構還是對客戶一一審核,檢查每一個客戶是否都拿到了FCC的許可證。

2018年微納衛星增長預測

另一方面,從事微小衛星研製的創業者們也並不完全懂得這其中的一些規範,有些新公司甚至都不知道要先拿到FCC的審批。這樣一來就可能會有大量未經過審批的微小衛星在太空遊盪,它們可能佔用重要軌道與其他衛星發生碰撞,產生太空垃圾,甚至可能撞上正在作業的宇航員,任何一種後果都是難以想像的。

看來還是得加強相關立法和知識的普及才是眼下最抓緊要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嘟嘟嘟佔線中 的精彩文章:

隱世繁華的驛站小院,忙碌都市人的歡聚之所

TAG:嘟嘟嘟佔線中 |